特殊的治理结构成为悬在OpenAI头上的一把剑。
从今年OpenAI透露的各种信息来看,它会在商业化上继续跑步前进,而且需要的资金量非常庞大。
在产品方面,OpenAI今年已经更新了其GPT模型,推出GPT-4o,GPT-5也已经在路上。还未正式发布的文生视频模型Sora,依靠演示视频就已经造成了行业内竞争者的争相动作。
在战略计划方面,《华尔街日报》曝出奥特曼有一个7万亿美元“芯片帝国”计划,也就是说,奥特曼想要筹建数万亿美元,彻底改造全球半导体行业。要知道,去年全球的半导体芯片市场总规模也不过5270亿美元,麦肯锡估计到2030年这个规模也不会达到1万亿美元。
在该消息之后,奥特曼只否认了7万亿美元这一数额,但没有否认芯片帝国野心本身。他表示“事实的关键是,我们认为世界将需要更多(芯片)用于人工智能计算”,以及“这将需要全球大量的投入,超出我们的想象。我们现在还没有一个具体数字”。
除此之外,今年3月The Information报道,微软和OpenAI正计划建设一个名为“星际之门(Stargate)”的特殊数据中心,以满足OpenAI的算力需求,微软高层计划最快在2028年启动该项目。
就在本月,TechInsights的最新爆料称,OpenAI的自研芯片计划已经取得显著进展,并计划将目前仅有数人的芯片团队扩展至数十人。
另外,据The Information,奥特曼最近告诉员工,过去六个月里,OpenAI的年化营收翻了一番,达到34亿美元。年化营收是以上个月的收入乘以12,去年夏天,OpenAI的年化营收约为10亿美元,去年末达到16亿美元。以此来看,OpenAI的营收能力正在迅速增长,收入的来源主要是ChatGPT的订阅服务和API访问。
治理结构的改变,将是对奥特曼的进一步松绑。
不持有OpenAI的股份,年薪仅有6.5万美元,奥特曼曾对此颇为自豪。去年5月,当奥特曼出席美国国会听证会提及此事时,笑称“做这份工作只是因为热爱”。
然而,随着奥特曼手中的投资版图被挖出,人们这才发现,以OpenAI为圆心,奥特曼的投资触角早已在科技界蔓延。
据《华尔街日报》近期的一篇深度报道《不透明的投资让OpenAI的山姆·奥特曼富有》,奥特曼投资了超过400家公司,所持股份价值至少有28亿美元。
而且(重点来了),奥特曼投资的很多公司,其与OpenAI有直接相关。比如奥特曼向其投资了3.75亿美元并出任董事长的核能创业公司,正在和OpenAI谈合作,若达成协议将向后者出售大量电力,为数据中心供电。再比如奥特曼持有7.6%股份且曾于2014年短暂担任过其CEO的Reddit,最近也才和OpenAI牵手,后者会付费使用Reddit上的内容训练模型。而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也就是说,奥特曼此前声称不持股份、薪水“只够买保险”或许为真,但这不意味他没有因OpenAI获利。
在这次The Information关于OpenAI有可能组建纯营利公司的报道中就提到,有投资人私下表示,他们倒是希望OpenAI能转型,而且最好上市,并且希望奥特曼能够改变目前不持股的做法。
毕竟如果奥特曼能够通过OpenAI直接获利,就“不会有那么大的动力去关注其他项目以及对其他人工智能公司的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