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分析认为到2021年,人们每年花在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上的费用总额将高达1080亿美元,其中AR将占四分之三。AR以数据呈现“加强版”现实世界,目前已经有了不同的工业应用场景。但从谷歌眼镜到Hololens, AR能否在消费品领域迎来iPhone那样的革命性突破还很难说。
从微软、谷歌等巨头,到Magic Leap和Meta这样的创业公司,增强现实(AR)是科技界瞩目的下一个飞跃。AR是虚拟现实(VR)的近亲,但二者对“现实”一词的阐释几乎相反。VR的目标是把用户放进一个人造的“真实”世界,而AR在真实世界上叠加电脑生成的数据——可能是一张加注了方向的地图、或一个会议提醒——从而对其做出补充。近来VR备受关注,但人们在“真正的现实”中花费的时间往往要多得多。所以,技术达人们对一个巨大的AR新市场望眼欲穿。加州分析公司Digi-Capital预计,到2021年,每年花在VR和AR上的费用总额将高达1080亿美元,其中AR将占到四分之三。
AR实际上早已存在,只是在计算机变得足够小、而且足够强大后,它才能走入日常生活。去年,一款名为精灵宝可梦Go(Pokémon Go)的手机AR游戏让全世界疯狂,虚拟的小精灵被叠加在手机摄像头捕捉到的现实场景里。另一个例子是Snapchat大热的“虚拟动物面具”。当然也有更严肃的应用,比如谷歌Translate,当智能手机的摄像头对准餐单上的选项和路标时,计算机视觉和自动翻译技术便开始翻译捕捉到的文字。Snapchat和谷歌Translate这类应用的核心都是机器视觉算法。
但智能手机制造商的计划还不止于此。去年底,谷歌和中国制造商联想发布了Phab 2 Pro手机。这是首款可运行谷歌Tango技术的手机:给手机安装一套额外的传感器,让它能够识别周遭环境的形状。运用来自红外探测器、广角镜头以及“飞行时间”摄像头的信息,Tango能描绘出周围物体的三维图像。装载了Tango的手机可以给一栋房子、一间办公室或任何其他空间都建立模型,而后在模型上添加东西。但这项技术仍处于初期阶段,手机作为AR的载体常常在电池、数据和移动支持等方面捉襟见肘。有些AR爱好者认为,只有当智能眼镜成为主流时,这项技术才会真正腾飞。
现阶段关于AR的设想比现实更美好,VR“雷声大雨点小”的市场现状也可能会给人们的热情静泼上冷水。欢迎订阅商论App,阅读三月刊文章《比真实更好》(一键切换,双语阅读)阅读,了解更多:
智能眼镜目前的主要应用场景是工作场所,例如在仓库里,将虚拟指示屏幕和追踪工人及包裹位置的技术相结合
也有公司认真地尝试为个人消费者提供这种技术,但不太成功。谷歌在2013年推出的“谷歌眼镜”就是一例
有些公司正在研制强大得多的显示器,它们计划创造三维而非二维的AR影像,比如微软的HoloLens头戴设备
微软研发高端AR头戴设备的竞争对手包括加州创业公司Meta和旧金山的ODG,还有名气更大的Magic Leap:它已从谷歌和阿里巴巴等公司融资14亿美元
Facebook老板扎克伯格希望“同时实现虚拟和增强现实的体验”,而其他人还想走得更远,比如三星和苹果正在探索AR隐形眼镜
AD - 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
互动有礼
你认为AR市场能否起飞?
欢迎在下方“写留言”参与评论
经济学人集团将为每周留言收到点赞最多的三位读者
送出商论订制笔记本
Get ahead and stay ahead,从阅读《经济学人·商论》开始
即日起至3月31日,订阅全年《经济学人·商论》
即可获赠3个月阅读邀约码
并免费加入经济学人学习社区
点击“阅读原文”浏览商论文章《比真实更好》,一键切换双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