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倪叔的思考暗时间
倪叔,科技商业观察者,电商一线老兵。分享个人思考,电商洞见,快速学习技巧。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亿恩  ·  又一跨境大卖冲击IPO! ·  昨天  
蛋先生工作室  ·  2024年12月7日鸡蛋收盘价 ·  4 天前  
Carbon Research  ·  Carbon Research | ... ·  5 天前  
Carbon Research  ·  Carbon Research | ...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倪叔的思考暗时间

是时候重新定义内容与出版了!因为有了募读

倪叔的思考暗时间  · 公众号  · 电商 科技自媒体  · 2016-11-28 19:39

正文

近日,罗辑思维从papi酱项目撤股的新闻甚嚣尘上,除开先捧后贬大反转剧情的八卦眼球之外,值得关于的是:罗振宇敢如此做的底气在于,其主打内容付费的项目得到App”的成功。

 

此前“得到”App上,著名媒体人李翔,以199/年的价格推出了自己的付费专栏《李翔商业内参》,推出当天的订阅数就达到了1.4万,累计订阅达到8万,积累成交额已经接近1600万元,正式打响了内容付费在大众层面的第一枪;

 

紧随李翔之后,马东团队在喜马拉雅上推出了付费产品《好好说话》,吴晓波频道推出了付费产品《每天听见吴晓波》,均吸引了大量用户付费订阅——而有了这些成功前列们的示范,内容付费这件事正变得愈演愈烈;

 

而在数年之前的中国,这是不可想象的,连罗振宇自己都在2013年斩钉截铁的说:在中国想靠版权生存是做梦!但很快他就发现气候变了:智能手机的普及,手机支付的便利性及安全性的极大提升,让内容付费变得越来越容易;

 

而这种变化的核心在于:互联网效应在不断去中介化,从而引发产业结构的简化,只留下内容的源头与内容的受众及连接两者的平台;受这股新气象的推动,所有的内容产业正在面临新的结构变化,这便是内容付费的前夜。

 

而站在内容付费的前夜,倪叔认为:是时候,重新定义内容与出版生态了!


出版众筹,当老行遇上新方法,本质正在回归


倪叔曾在2010年任职于吴晓波旗下的出版机构,于2011年离开,加入是因为喜好文艺,离开是因为产业的凋敝;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在越来越多新一代读者的心中:纸张之间的墨香似乎已不再诱人,各种智能终端才是文字未来的归宿。面对数字浪潮冲击,传统出版机构也在寻求变革。恰在此时,弥漫在互联网上的众筹之风刮到了出版业,为这门古老的行当带去了更多想象空间。

 

在人类的知识机构里,出版行业像一层筛子,决定了:哪些人类知识可以通过出版成一本书的方式进入社会,这是无比高尚且极具价值的事业,但真实的情况是:决定哪些知识能通过这层筛子的是出版商基于经济考虑的市场判断,而非知识本身的社会价值或真实的读者需求;

 

过去漫长的岁月里,对一本书的市场判断几乎都来自出版人基于过往经验的想象,但在愈发被不确定性充斥的图书市场,准确预估销量的难度更为加强了。出版社面对一个新人或者新话题会很纠结,不知印多少。过去想知道答案需用最传统方式去征订,费时费力,且因征订的人群是渠道商,对于新话题和新人并无感知,会造成很大误判,而无法准确预估销量,就会为出版人们带来一个无法负荷之重:库存负荷。

 

于是,很多有价值的书难以问世,出版业本身也因无法准确预测市场,因高库存与高退货而深陷财务危机,无暇践行它应有的内容筛选使命。

 

而众筹的横空出世与知识付费的普及,让老问题有了新解法:

 

通过众筹出版模式,出版得以回归到“连接内容与读者”的本质,不再把传统经验作为判断的依据,而是将选择权交给读者,由读者来决定哪一本书需要出版;而出版社退回到平台与服务的角色上,就不必再承担因“先印刷后销售”产生的经营风险,只需要帮助读者发现他们所喜欢的书籍即可

 

众筹模式与出版业态,既放大了它的社会价值:让更多的内容得以进入社会视角,又降低自身的经营风险,这是众筹模式对出版产业的重新定义。

 

众筹出版平台,这必然是一个有未来的模式,虽然目前在国内它还要面临:概念普及,培养作者及用户的接受度、关注度、与传统出版争夺版权等一系列落地问题,但均属于变革发生前的阵痛;

 

众筹出版平台的核心的问题在于:是否可以借助互联网工具真正完成模式的转型,始终以用户众筹为方式帮助更多优质内容面世,而非仅仅成为一种预售工具,成为优化出版社经营问题的解决方案;

 

在大力引进原本无法出版的优质内容,尤其是国外内容这件事上,一家名为募读的众筹出版平台,做的份外出色。




读书爱好者的福音:募读,专注于外文内容引入的众筹出版平台


打开募读app的第一瞬间,你就能感受它的不同;


你会发现:李安新电影《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的原著小说《漫长的中场休息》及东野奎吾出道30年作品《人鱼沉睡之家》正在火热众筹之中


按照传统的做法,先行引入版权再做翻译后出版上市,整个流程可能需要一年半之久。显然,这样长的时限,必将导致当它面世时早已经错过了最火热的行情,而募读采用版权引入与翻译同步进行的方式,可以将流程快速压缩至3个月之内。而且通过众筹的方式可完成提前预售,得以完美承接当下火热的行情;

 

《漫长的中场休息》的出版众筹,早于电影播放的时间上线,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这本书在“募读”平台上获得了2000名用户的参与,顺利的众筹到了8万多人民币,超出“募读”创始人王化舆的三倍预期;

 

而《人鱼沉睡之家》,作为在国内拥有大量拥趸的推理小说家东野奎吾的出道三十年纪念作品,虽然已经于2015年在日本出版,但因为各种原因,时至今日依然没有登陆国内市场,募读的出现加快了它和期待已久的读者见面的速度。

 

而在倪叔看来,相比于主做国内内容为主的赞赏平台,募读的做法更具前沿性和探索性——因为它选择了内容最遥远,样本最广阔,流程最繁复的国外译文图书领域进行精细化改造,这是最能发挥改造价值的极点,一旦成功,它所塑造出来就是另外一种商业模型;

 

要知道,外文图书是传统出版环节最为繁复的品类

 

首先,大多外文图书版权要价不菲,出版商在无法预测市场情况的前提,引入外文版权本身就是一个艰难的决定;而及时以合适的价格引入了有市场潜力的外文版权,是否能找到一个高水平的译者也成为了另外一大难题,这涉及到:国内译者水平参次不齐,薪资待遇多年不获提升等相关历史问题。因而在传统的模式下要产出一个好的译文图书作品当真需要具备天时地利人和才有可能,这也是导致目前国内外文出版行业数量与质量底下的主要原因。

 

缺乏了高质量的外文作品,自然也在国内的读者群中缺乏群众基础,而两者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而募读的出现,则试图在改变这个循环:

 

首先,募读从众筹模式入手,版权采购能够依据预售情况预先了解市场反映,大幅度降低了版权购买的风险,从而进一步提高了书籍版权的交易效率;

 

其次,募读通过读者数据了解读者喜好,与募读合作的国内外出版社,可第一手获得募读平台的大数据资料,包括阅读喜好、读者画像等,作为书籍的选择依据,并提供最佳营销方式;

 

最后,募读背靠国内领先的语言服务商传神语联网,通过组织优秀的译者资源保证译作的内容质量;

 

在募读模式之下,能够将传统出版行业版权引进的一年到一年半周期,缩短到三个月到半年。

 

而更重要的是在于:当版权采购获得了数据指引,并解决了译者质量问题之后,募读模式影响的将不光是行业效率,更会深入推动好内容的产出,只要陆续有内容上乘的作品通过募读模式制作出来,并流通到市场俘获大量用户之后,循环就开始向恶性循环转而走向良性循环;

 

而这种变化之中,蕴藏着大IP的机会!

 

要知道,做平台的正确路径就是:看到新的机会→培养新的能力→培养成新的能力→又会有空间看到更新的机会……一路螺旋式上升;

 

而这种螺旋上升的力量,就是以《蓝海战略》颠覆原有商业模式的道路所在。

 

显然,专注于引进外文图书众筹的募读,已经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那一条道路。

 

剩下来的,就是保持努力,等待雪球越滚越大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