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仰观阁
一只接地气的宏观研究猿,致力于宏观金融和大宗产业研究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能源电力说  ·  两大电网大模型接入Deepseek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仰观阁

黑色周报:理论是灰色的,行情之树常青

仰观阁  · 公众号  ·  · 2017-08-05 16:41

正文

听说昨晚空军又爆仓了。记得 4 月份第一次在周报发文章的时候,螺纹 1705 合约是在 2700-2800 元左右,包括本人供职机构 2017 年报、半年报以及这半年多以来的宏观周报,观点一直是商品下跌空间有限,上不言顶,但当时大部分机构和观点都是极力地唱空螺纹和商品,极力地唱空宏观经济,而现在上半年宏观增速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螺纹更是站上 3900 、剑指 4000 。理论是灰色的,行情之树长青,在这不到半年的时间里面,市场不断有各种各样的逻辑和声音出来,但到底是什么因素在真正影响着价格的走势, 为什么有人能够在螺纹 2800 、焦炭 1300 就进场持有到现在,为什么有人一路做空、一路爆仓, 我想无论是对于有志于宏观研究、商品研究还是期货交易的伙伴们来说,都是极好的学习材料。

价格的核心在于供需,但是供需两面并不容易把握,很多人看见需求就忘记了供给, 以为只要需求弱价格就一定跌,就像二季度一样。 即使能够兼顾供需,往往也难以把这两者完全看清楚。 比如供给问题,目前公开的数据包括钢材产量、钢材库存,但知道这些数据并不意味着真的能把握住供给情况,比如去年以来钢材产量增速出现回升的趋势,但这个产量数据能够代表真实的增长趋势吗?由于过去钢材的各种灰色违规产能占比较大,因此过去钢材的产量数据是失真的,而今年以来逐渐清除地条钢和各种违规产能, 所以虽然你看到今年产量是增长的,但实际上它是下降的。

从需求的角度来讲,能够准确把握的人更少,从去年 3 季度、 4 季度开始,有多少所谓的宏观大佬在唱空经济、唱空房地产投资?有多少人一直被打脸?你把这些大机构过去的研究报告找出来,一抓一个准。房地产调控、商品房销量和房地产投资,这是三个不同的概念,他们之间也不是必然的联系,有人说房地产调控了,商品房销售就会下降,于是乎房地产投资也下来了,这是无脑推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商品房销售下降了吗?房地产投资下降了吗?关于这三者的关系,我在《 认知缺陷与非理性博弈:对近期黑色品种的反思 》这篇文章中 已经讨论过了,不再赘述。

还有一个是绝对数量和相对增长的区别,我们看宏观增长、看房地产投资,是看同比增速,而不是看同比增量和绝对量,但是看商品的库存是看绝对量,这样问题就来了,很多人说投资增速下降了需求就减少了,到底是需求增速减少还是需求量减少? 你怎么能拿房地产同比增速和商品的同比增量与绝对库存做对比呢? 即使房地产投资增速回落了,它出现负增长了吗?它的绝对量下降了吗?而钢材的产量却是下降的(计入地条钢和违规产能),一增一减,到底价格是涨是跌,一目了然。真正出现房地产开工减少的,是从 2013 年进入 2014 2015 年,房屋新开工面积连年下降,与此同时钢材产量依旧在增加(这个数据没有计入地条钢,如果计入增加更多),这才是商品的熊市时期,而从 2016 年到今年的房地产开工量,毫无疑问是在增加的。


另外,价格的涨跌永远是供需的反映,是交易的结果,有主动成交就有被动接受,有一家喜自然就有一家愁,所以当螺纹一路高歌的时候,总会有人亏损,于是各种唱空声音出来了,先是唱空需求派,然后唱空利润派,现在已经发展到唱空供给侧改革派,什么国进民退,什么计划经济倒退都出来了,我不知道这些人里面有哪些是心怀叵测的公知借机煽风点火的,有哪些是做空期货亏了钱开始骂政府怨社会的,还有哪些是被别人带着走的。

对于第一种人,没什么好说的,这些人里面,有很多是昨天还在诟病中国的金融风险、产能过剩,抱怨环境污染,今天又开始骂政府供给侧改革,对这些人就没有解释的必要,他们骂得再多都无法改变我们的国家和社会一直在进步和改变的事实;

对于第二种人,我只能说 市场不是证明谁对谁错的地方,交易不是意气之争,市场是挣钱的场所,交易是挣钱的手段, 做空亏钱了,反向做多不就行了,为什么一定要和趋势作对,为什么一定要让自己输得倾家荡产?如果一定要证明自己是对的,应该去做学术研究,即使你说错了,也不会有丝毫的损失,照样有一群人拜倒在你脚下,听你在纸上指点江山挥斥方遒。但市场不是,你这一秒的决定是不是对的,下一秒就能知道;


对于第三种人,必须说清楚,什么叫国进民退,什么叫计划经济,清除违法违规的地条钢企业,让一些大量排放污染物的企业停产整改,这就叫国进民退了?煤炭钢厂的利润多一点,下游的成本高一点,这就叫国进民退了?别说钢材价格现在还只是在 2007-2012 年的低点, 难道下游的企业这么些年没有享受过钢材煤炭价格下跌的好处吗?之前这些商品价格暴跌,企业大量亏损倒闭,政府出来不让价格跌了吗?那时候为什么没有人说国退民进呢? 难道你没有看到这些年国家简政放权、放开垄断行业、推广 PPP 项目与民企分蛋糕、财政支出持续增长、居民收入稳定增加吗?说计划经济的,应该搞清楚,什么是产能过剩,什么是产能不足,什么是供需平衡,什么是供需不平衡,产能不足是一种不平衡,产能过剩同样也是一种不平衡,而 从产能过剩的不平衡走向供需平衡,本身就是一个价格上涨的过程, 并不是说价格上涨一定是产能不足,如果产能不足,你不会看到有库存,更不会看到库存的增加,而今年大部分时间钢材库存与去年相比依然是增长的。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