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课程,所得一二,共享之。
刘博士课程提到“战略的核心思想是不败,而战术制定上要做到必胜”, 诚哉斯言!古人云“未算胜先算败”,确保不败,才有进得更加稳健;明者远见于未萌,智者避危于未形;决定战略的核心拙见可用四个字简而言之“时·势·人·地”。
“时”时机、时点、中长期、择机也;“势”内外部环境,行业发展、新技术发展状况及预测;“人”人才及组织架构、体系力量;“地”我们的位置、未来要开拓的地盘、领域,市占率要达几何。
昔朱重八起于微末,打下江宁(南京),小有根基,然陈友谅、张士诚皆拥兵数十万之巨,地盘比朱元璋大得多,进退踌躇彷徨无措、患得患失“为之奈何”之时,问计于谋士,枫林先生朱升建言“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称王是战略方向,是要全部的地盘,然时机上暂不可,需缓缓图之,他人势大,需要做好防御保存自己,同时要发展生产有吃有穿养好人、练好兵、壮大队伍;王是要做的,但战略是“缓”,而高筑墙、广积粮、巩固根基是实现称王的战术布置,即方策、实现路径,真乃“九字国策定江山”。
在面临不可避免的危机到来时,如何决策,是固守地盘、拼个人马俱损?还是不计一城一池得失,保留力量?这是战略决策问题,红军长征是毛泽东领导的共产党人在洞悉时局风云变化,做出的伟大而深远的决策。 时,已不是四次反围剿期间,而是五次反围剿失败;势,在博古等人军事冒险主义错误领导下,深陷敌阵重围;人,革命队伍突破封锁圈损失泰半;地,原有成片根据地已不复存在。是在敌人包围圈建立根据地,还是拉上队伍跳出去保存力量,取舍之时,新的共产党人核心管理者做出了最英明的决策,“弃地留人”,古人云“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放弃抢占势不可为的地盘,保留革命的火种、革命武装,进行艰苦卓越的长征,改变局促形势,跳出敌人的势力范围,遂有荡气回肠、名垂千古的二万五千里长征,闪闪红星最终普照神州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