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mi Display 编译/ 2月25日,从OLED-Info获悉,来自芬兰图尔库大学(University of Turku)和美国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个理论模型,表明通过利用极化激元(polaritons),可以提高OLED设备的亮度。
(图尔库大学和康奈尔大学的极化激元OLED模型 图片来源:OLED-Info)
该新模型将OLED设备置于两面半透明镜子之间,从而将OLED发射体与受限光耦合,创造出一种新的光与物质的混合态——极化激元。
虽然之前已经研究过极化激元,但这是首次提交一个研究性能提升边界的理论。研究人员表示,他们仔细研究了在不同情况下极化激元的最佳点(sweet spot)在哪里,并发现OLED性能中极化激元效应的强度取决于耦合分子的数量——耦合分子越少,效果越好。
研究人员称,在他们研究的一种分子中,暗态到亮态的转换率增加了1千万倍。但当研究大量分子时,极化激元效应变得微不足道。因此,在当前的研究状态下,仅通过为OLED设备配备半透明镜子,无法简单地增强其实用转换率。研究人员目前的目标是开发能够实现单分子强耦合的可行架构,或者发明为极化激元OLED定制的新分子,从而针对实际的OLED设备开展研究。
声明:本文系根据相关网络内容编辑整理所得,我方转载仅为分享与讨论,不代表我方赞成或认同,如有异议,侵权欢迎联系我们更正、删除!
Researchers from Torku and Cornell shed more light on how polaritons can enhance the performance of OLEDs
https://www.oled-info.com/researchers-torku-and-cornell-shed-more-light-how-polaritons-can-enh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