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物流沙龙
中国物流行业大型知识社区,致力于推动中国物流发展,并为中国物流与供应链从业者提供交流、学习、讨论的专业型知识社区。影响行业超过40万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销售与市场  ·  酒业正从涨价狂欢转向控货觉醒? ·  4 小时前  
阿昆的科研日常  ·  我被导师PUA了?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物流沙龙

韩雪峰:网络直营 VS 网络加盟——未来网络模式大探讨

物流沙龙  · 公众号  ·  · 2017-05-30 21:50

正文

网络的集合力量是强大的 共享运输网络是必然的!


上个章节(详情: 韩雪峰:什么样的物流网络模式才是最优的? )提到网络的扩展与网络协同的重要性,本章节将继续为大家阐述不成熟的浅析:


1、网络是经营的主打产品,更是整体运营能力的体验


今天的网络路由已经开始 数据化 智能化 系统化 、已经开始从大DC、大分拨到 小前端 小平台 快速的集网 快速的落地配送 ,实现 就近辐射


数据化从最初的趋势变成了实践,实现路由订单的 自动在途分单 ,算法与传统的相结合成为当下火爆的话题。


为什么网络会成为当下最为火爆的?为什么所有的不论老的还是新的、跨界的都要搞网络加盟会或是推介会?网络不仅是一种 实力的体现 ,更主要的是 它就是产品 ,就是 卖点 ,就是 生存的利器


没有一个足够强大的网络支撑 ,提供的网络产品就会单一;就会无法形成产品的集聚;就会无法形成产业链条产品的延伸;就更无法实现数据的沉淀;剩下所谓网络智能优化都是空话。


只有当网络成为产品 ,成为大家愿意采购的产品,形成数据的流量与有效性,形成方向销售的沉淀,数据的分享价值才能体现,智能化的、动态化的网络路由才能在系统内完成,算法才有计算的空间。


在网络的对流量中,对于 路径的智能化 ,很多的企业做法非常的简单直接。以单线的满载率为底线,以占据主线的方向为侧重点,其他为辅,进行网络路由的设计。当一个线路的货量在75%左右时进行分拆,当市场需求旺盛时,进行网络延展,当布局需要时,进行网络支点的搭建。


当我们能够 实现 前端订单数据的集聚 时,其实我们就能在第一时间完成“预计划”的模式,实现预计划;就能实现智能的资源优化调配;实现装车的预清单;系统内的后端就能实现预在途分单的过程。


所以 在数据的前端 显得 至关重要 ,相关的资源调配进行预阶段,支线与城际与仓储做好协同;网络路由的设计与成本、资源、时效也就能实现动态化的重组。


网络路由, 未来的“预”过程很重要 。今天的“预”过程还只是存在少数的企业中,并没有实现共享的价值。 网络的共享 价值将是未来的一个 主流 ,更是 建设的驱动力。 如果没有形成网络的共享,产品的价值就没有意义。“预”的过程,将网络实现了智能化。


2、网络是扩展的利器,也是消亡的助推剂


其实这几年,应该说近五年, 网络的模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由最初的直营自建到合作融合,短短的五年,网络的概念就彻底的被颠覆。尤其是 当快递系集体登录资本市场以后 对于网络模式更是加快了其颠覆的速度 。跑马圈地的蛮荒时代已经结束了,靠着自己打天下的独斗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网络的扩展 成为了当下诸多模式的 首要任务。 直营网络系统放开 ,网络的模式就完全的彻底的开放了,更加趋向 与融合联动 。尤其是 互联网+ 雨后春笋般的出现以后,网络真正彻底的成为了 扩展的利器 ,互联网 成为了利器的助推工具 。一夜之间,很多跨界者涌入,就可以轻而易举的宣布网络规模。


但是 最为致命 的就是 线上的扩展不等于线下的融合 矛盾爆发点聚集在线下 。线上的扩展与线下的网络衔接、运营体现、产品服务矛盾一旦不能实现有效的撮合,问题随之而来。


线下的网络布局和线下网络的质量如果不能对于线上形成一个强力的支撑,就会变成一个包袱,一个消耗的载体,就会拖累整体的快速扩展。 线上的扩展会非常的容易 ,但是 线下网络的集聚才是真正考验网络本身能力的硬件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发展是它,拖累也是它,这是一把锋利无比的 双刃剑 ,更是 消亡的助推剂 互联网+物流 的网络犹如雨后春笋, 来得快 ,但是 消亡的也快 ,尤其是 当线下的网络集聚发生重大拖累的时候


3、 网络模式的争议


网络模式的争议 一直在,是直营下沉,还是合作下沉,当我们惊喜的发现 下沉到一定的程度时 ,我们就不在是一家网络企业了,已经慢慢的 走上了一家 网络平台企业 走上了共享网络的平台建设上。


共享网络 主要特征 就是足够的 开放与协同 ,具有 非常庞大的受众群体。 犹如淘宝的小卖家的聚集,承担非内部物流为主体的运输网络,一视同仁、用合理的优化成本,用高效的操作,秉承包容、集合、将分散的资源通过网络的方式进行集聚。


共享已经 成为当下最为主要的 关键点。 当我们还在耕耘城市物流的时候,乡村物流已经开始走上台面,如何快速的衔接和搭建成为了我们下一个面对的话题。当我们还在纠结如何保障网络直营和加盟的一致性时,商流的发展已经逼着物流模式尤其是网络模式快速的转型升级成为关键,不进则退。


其实在这个网络的建设体系中,行业内有诸多的典型代表,目前如果从单一的结果来定论调,其实蛮难的。但是就像行业内的某位大咖说的那样:价值,不是成为首富了,就有价值。所以这种 网络的争论 在一定的时间内和范围内,场景还会 长期的存在争论


网络平台化 将是一个 未来 运输网络共享 将是一个 趋势 借网 一定会 长期存在。 包括一向都强大的京东与顺丰,在某些区域的下沉中,也一定会借船出海。如果加上细分领域,比如生鲜冷链网络,借月生辉就显得更加重要了。 “借”讲究方式与方法 ,是否具有 强大的控制力 粘性 这是借的 最高境界


网络直营 网络加盟 ,这将是一个 持续争论的话题。 不论哪种方式聚网,其实 每一个聚网的模式的起源 前提都是 基于一个新的模式或是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一个撮合或是整合 ,当下 融合 成为 关键词 模式的组织是否紧密 成为关键中的 决定因素


从目前的个人浅薄的理解,如果单一的以自我为中心来衡量聚网的模式带来的体验 (估计严重的不准确,只是个人的感知,没有任何的数据支撑和诋毁) 对于目前的态势 分成三种个人理解角度


第一:从自身服务体验 直营体系 或者说是 控制力更强的 绝对的优势 ,无论从标准化服务还是标准化的体验,都是占据了一定的决定性优势,比如,在时效的掌控力,在末端服务的控制力;


第二:从数字看规模扩展速度 借船出海 借月生辉 成为了 主流。 但是“借”的 前提 拥有自身价值的控制基础 ,并且在融合的过程中,优胜劣汰,严格的准入规则和标准,从行为上进行控制,最终完成价值的重塑 (借助社会资源,快速的织网)


第三:从网络操作厚度和实现难易度 借网 在速度上,在成本控制上,在资源集聚上,在控制范围上都要 快于自身的织网 。这种“借”有着多种的借的方式,当下很多优秀的企业都给我们做了诠释。


只不过有些初衷是美好的,但是现实是骨干的。有些“借”走到最后,规模很快容易做起来,但是网络的综合症在后期容易爆发出来,这种爆发就是破坏性,甚至具有毁灭性。


物流行业 走到今天, 网络已经成为了关键中的决定因素 ,这不仅仅是 产值的主要收入点 ,更是 衡量一个企业控制力和布局能力的 ,更是一种 格局的体现 。因为最终我们会惊喜的发现,无论今天的直营体系还是借的模式, 最终衡量的标准 就是简单两个字: “体验” 一切用服务说话


网络与产品 成为 竞争的关键 ,也是 发展的决定因素。 网络的能力决定了产品的卖点,网络的衔接决定了产品的稳定,网络的运营决定了产品的本质,网络已经成为物流企业产品的关键性节点。


网络的集合力量是强大的 共享运输网络是必然的 未来相信今天的格局会发生一场巨大颠覆。


顺丰收购百度外卖,网络末端会不会共享? 京东物流体系独立,就是在网络相对成熟后的共享运输网络,京东与一号店的品规与仓与干线与末端会不会共享网络?


阿里推出物流平台,推出新能源汽车会不会共享商品库存与仓布局与运输网络?阿里控股联华超市18%的股份,是不是借助联华超市在全国接近4000家的线下超市载体,实现零售的共享网络?


这种共享貌似与马老师在智慧物流日的讲话有些铺垫, 共享库存,优化库存,消灭库存 。这些都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共享案例,想想都睡不着觉

作者 | 韩雪峰

此文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物流沙龙立场

— END —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