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陈小捌
首先,肥胖病人由于体重的增加
(主要是瘦体重增加与实际体重的增加不成正比)
,导致血容量增加,心输出量增加以及局部血流量的变化,影响了药物的表观分布容积、血浆浓度及清除率等。
其次,肥胖病人因咽部和胸廓脂肪堆积,若药物使用不当,容易出现上呼吸道梗阻等并发症。
因此,肥胖病人在用药时应有别于正常体重病人。
还记得这篇病例报告吗?
一个特别胖的病人(260斤),股骨干骨折,拟行手术治疗,又因处于牛皮癣进展期,给我们麻醉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好在我们的老师,用耐心和技术很好地完成了该病例。
在这个病例中,我们采用的麻醉方法是神经刺激仪引导下的腰丛和坐骨神经阻滞。
可是,如果类似这样的病态肥胖患者必须要行全身麻醉的话,麻醉药该如何使用?按130公斤的体重给药吗?这显然不太合理!
肥胖的定义
肥胖(Obesity):是指体脂肪累积过多而对健康造成负面影响的身体状态,可导致寿命减短及各种健康问题。---- 维基百科
肥胖的标准常使用身体质量指数(BMI)来衡量,即以体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
BMI 能直接反映绝大部分成人体内的脂肪的百分比,但也有人认为 BMI 过分简单,主要是一些特殊人群,如肌肉非常发达的健美爱好者或者孕妇之类的。
我国制定的标准:BMI ≥ 28 为肥胖。24-27.9 为超重。
此外,研究证实腹部或者内脏脂肪与心血管疾病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因此,腰臀比的意义也十分重大。
亚洲男性腰臀比平均为0.81,亚洲女性平均为0.73;男性腰臀比大于0.9,女性大于0.8,可诊断为向心性肥胖。
也就是说,相对于全身都是肉的病人,四肢纤细但拥有啤酒肚的病人更危险。
那么麻醉药呢?
虽说上文提到按廋体重给药是最理想的,但不同的药物仍有所不同。
丙泊酚
丙泊酚是目前最常用的诱导药物,具有高脂溶性的特点,能够快速从效应室再分布至血浆进而转运至外周组织。因此,心输出量对单次注射后血浆峰浓度的影响巨大。
当持续输注丙泊酚时,随着实际体重的增加,其表观分布容积和清除率也随之增加。
基于上述两点,研究建议
在持续输注丙泊酚时,按照实际体重计算药物用量。而在诱导时则依据瘦体重给药。诱导时按瘦体重给药和实际体重给药
,
病人意识消失的时间无差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