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币圈邦德
区块链秘密,只告诉你——币圈邦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深蓝财经  ·  币圈出现史上最大盗窃案,背后竟是朝鲜黑客 ·  18 小时前  
深蓝财经  ·  币圈出现史上最大盗窃案,背后竟是朝鲜黑客 ·  18 小时前  
白话区块链  ·  突发:Bybit平台15亿美金资产被盗,7大 ... ·  21 小时前  
白话区块链  ·  Meme退潮、大额解锁,祸不单行的Solan ... ·  2 天前  
疯狂区块链  ·  为什么王兴兴说顶尖学校不过如此?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币圈邦德

对话CEO:币必多-台湾第一家法币挖矿交易所

币圈邦德  · 公众号  · 区块链  · 2018-08-12 20:25

正文

关注 “ 币圈邦德 ” 获取专业区块链资讯及服务!



前两月在厦门的一次meetup上,我们关注到台湾地区的创业家们正如火如荼地计划着进入区块链领域的各个细分市场。


作为现阶段区块链领域最为重要的流量入口之一,数字资产交易所是不容忽视的一方力量,因此我们有幸请到了即将上线的台湾第一家法币挖矿交易所币必多的CEO 杨俊书,来聊聊他对区块链和台湾市场的理解,希望让更多的大陆人深入了解到台湾这一新兴市场。



嘉宾介绍


Nick 杨俊书 : 台湾大学理工科专业研究生学历,在台大就学期间接触编程技术,研究生阶段跟从导师学习数据挖掘。毕业后,以理工科专业背景进入到金融行业,任职于台湾最大的金控集团,担任证券投资分析师,拥有出色的行业判断力和前瞻性。2015年初开始关注金融科技与区块链领域的发展,并投身其中,开始着手建立台湾新一代的数字资产交易所。


图为台湾区块链行业先行者 币必多CEO Nick 杨俊书



币必多对话邦德


邦德:

还有差不多一周时间,在8月18日币必多就准备正式上线。在这之前,很多用户都存在一些的问题和疑虑,因此我们请来了币必多的CEO Nick来为大家做一次对话访 谈,让大家更了解这家近在对岸的数字资产交易所,以及宝岛的区块链行业发展现状。


欢迎Nick,非常辛苦专程从台湾赶过来做这次访谈。当下谈到金融科技其实离不开对区块链技术的讨论,我们也看到一些行动力更强的金融人士开始踏入区块链领域,非常欣慰地看到正规军的入场能够给区块链行业带来更高的严谨性。从个体出发,你是如何考虑从传统金融圈进入到创业圈,并计划去开一家数字资产交易所的?



Nick:

这个过程其实很自然。在我的证券投资生涯中,我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科学认知,基于此建立起了自己的一套财务模型、量化模型,并运用这套判断模式开始了一段时间的交易生涯。


后来在Fintech圈听到一句话“不久的将来可以看到Fintech行业并购银行”。我相信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何不利用我对传统金融行业作业流程的熟悉程度,在区块链行业搭建一个更成熟的交易平台和撮合系统?这个想法深深吸引了我,并决定进入区块链领域,开始从0到1的创业。



邦德:

也就是一个从交易者身份向服务者身份的转变。我其实一直有个问题,大家知道现在在亚洲地区,日本已经正式将数字货币合法化,香港、韩国和新加坡也对区块链领域的金融创新持开放的态度,作为曾经亚洲四小龙之一的台湾似乎这方面的讯息比较少,能否给我们讲讲台湾地区对数字货币持怎样的一种态度?



Nick:

我觉得这个问题其实可以分成三个层次去进行说明,分别是政府、资本,还有民间。


现在这个阶段来说,政府对数字货币的态度是呈中性的,这体现在政府推出的政策、法律法规上。目前的话台湾政府没有对数字货币做太多的约束,当然,做交易这一块要符合金融的合规性。


相比较来说,资本在这一块前瞻性更强一些,举个简单的事例就是,现在在台湾做ICO募资速度很快,资本对这一块的敏感性更强,嗅到了商机。再说到民间,台湾民众相比大陆对数字货币的态度更积极一些,认为这是一项科技创新,但是关注的民众数量还比较有限。


如何让更多的普通台湾民众参与进来,共同分享区块链的发展红利是我们的发展目标,这也是为什么我们选择采取“交易挖矿”这个方式的原缘由。



邦德:

台湾现在有多少家交易所了?像在大陆,虽然九四以后交易所都已经出海,但是三大交易所基本上相当大头的用户还是集中在国内用户,有初步统计,大陆的数字货币交易用户量有两三百万。我比较好奇台湾市场目前发展的现状怎么样?



Nick:

目前台湾大概是有四五家交易所,整体上来看的话活跃度和三大交易所的差距还比较大。从人口和用户量的角度来看,台湾还是一个比较大的蓝海市场,比如现在台湾的人口大概是南韩的二分之一,但是数字资产用户量只有南韩的百分之一,所以潜力很大。目前我们已知的包括大陆在内的一些资本都对台湾市场抱有很浓的兴趣。



邦德:

的确,交易所这块现在是个风口,我们在互联网领域总喜欢谈入口,数字资产交易所实际上就是通证经济最为重要的入口之一。与此同时,交易所的竞争也非常激烈,像coinmarketcap上收录的交易所就有一千多家,你怎么看待这种竞争格局,或者换句话说币必多有什么独特的优势?



Nick:

实际上目前交易所总量已经是5位数了,CMC上收录的大概是总量的十分之一左右。我认为CMC上收录的这么多交易所真正在朝着发展目标去的也就只有两成,这还是在整个全球范围内的数量,所以实际上竞争也没有想象中那么激烈,因为真正构成竞争的交易所就那么一些,币必多有信心成为那两成中的上游交易所之一。


从自身的角度,我们立足台湾市场,也已经在东南亚开始建立自己的子品牌,我本身是做金融交易出身,对交易这块的理解也有足够的沉淀,技术团队都是业内顶尖的人才组成的,因此不论从市场、经验还是团队的角度去分析,我们都有足够的自信。



图为币必多CEO Nick 与币圈邦德CEO 沙劲刚 会谈交流



邦德:

看到你们的业务介绍上还包括了台币交易,这一块业务会不会有什么风险?



Nick:

首先的话,法币入口是非常重要的购买数字资产的通道,目前台湾对这块没有做限制,但是也需要符合金融监管的规定,比如,需要申请到信托对法币资产进行托管。在美国有一家coinbase的交易所影响力很大,原因之一就是它是美国唯一一家申请到法币交易牌照的公司。



邦德:

我一直认为,作为数字资产交易所,安全性应该是首要考虑的因素,数字货币发展历史上有很多次由于交易所事故造成的动荡。币必多如何保障用户的资产安全和数据安全?



Nick:

从技术角度来看,我们的技术团队规格很高,对于这套交易系统我们已经开发了很长的一段时间,有一定的技术积累,也已经对外做过好几次的技术方案输出,这其实足以证明我们的技术实力。


另外我们也已经和行业内权威的机构组织达成了合作协议,由专业的第三方团队来做我们的代码审计。这是技术上的,在业务上我们非常重视用户的隐私数据安全,比如kyc这个流程很重要,为了降低黑金的风险,我们专门购买了汤森路透的World-Check这类金融业最专业的风险控制系统,目的就是为了保障用户的财产安全。



邦德:

自从今年年初以来,市场已经慢慢回归理性,随之而来的是各类数字货币破发的现象频出。有数据统计,几家知名交易所的破发率达到了70%以上,虽然可能有市场的因素在里面,但我们看到更多的是上币审查工作的不严谨,导致空气项目也能上交易所。所以我很关心币必多的上币流程是如何规划的?



Nick:

针对上币其实我们有一整套规划好的流程,包括商业逻辑判断,团队审核、技术审核等。


对于商业逻辑判断,我们有一个专业的团队,行使类似于孵化器投资人的角色,由他们来对上币项目做一个初步的审核,躲开偷换概念、发行空气币的项目。


我们对于项目方团队也会做一定的身份调查,并且要求项目方缴纳足够的保证金,制定足够的力度的惩罚制度。


最后是技术代码的审计,我们不希望由于项目方团队的技术漏洞造成用户的损失,因此除了内部团队审计之外,还会请第三方技术团队来进行代码的审核,根本上规避低级技术漏洞。



邦德:

我有了解到币必多也是采用了交易挖矿这种模式来激励用户,从FCoin上线至今两个多月已经出现了大大小小各类的交易挖矿模式的交易所,但是老实说大部分的成绩都不好看,甚至可以用惨淡来形容最后的结局,请问你们是如何看待这种模式的?



Nick:

我非常看好交易挖矿的这种模式,在传统的金融市场交易,金融机构一般也会给予做市商一定的优惠,因此数字货币交易挖矿本质上是在鼓励普通用户也参与到做市场,把平台的发展红利让利给用户,我们希望用户能理性看待这种模式。


从平台自身的角度,我们的目标就是快速发展平台,提升交易量,这样最终受惠的一定是用户。


除了手续费分红外,我们也在规划给我们的平台币BBD持有者赋予更多的优惠政策,例如孵化器项目的优先私募权,另外我们未来在东南亚的子品牌成立后也会回馈BBD的持有者,总之做到将平台的发展红利让与投资者,共享发展红利。


另外还想补充一点我对于两岸市场的看法。大陆由于政策的原因,导致了现在应该是形成了一个存量博弈的形势。这种形势下挖矿交易所就会碰到比较大的难题,那就是如何去争抢存量用户。


比如资金一旦选择了三大交易所,那么FCoin和CoinEx只能受限于做一个带有短时投机目的交易所,如何争取和保留住存量用户变成了首要问题。


相对来说,台湾是一个新兴市场、增量市场,无论是现有的区块链资本还是传统资本都在积极布局台湾市场,从这一点上出发,我对BBD的未来发展也持乐观的态度。



邦德:

数字货币资产交易所作为整个通证经济流动性的核心,随着区块链技术的迭代升级,未来势必伴随着演变,最近CZ就发布了一段Binance Chain的Demo视频,还收购了Trust Wallet,请问币必多是如何应对这种发展趋势的?



Nick:

我认为去中心化交易所未来一定是趋势,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目前的区块链底层技术还没有一套比较完美的解决方案,公链性能尚不能满足大规模交易的需求。另外呢,未来去中心化交易所和中心化交易所一定是并存的,中心化交易所会起到一个法币入场,类似于网关的作用。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