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三峡小微
中国三峡为您奉献清洁能源,邀您共建美好家园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三峡小微  ·  三峡新青年丨黄俊:十余载海底探路 ... ·  13 小时前  
三峡小微  ·  三峡集团多项科研成果捷报频传 ·  昨天  
三峡小微  ·  聚焦建设美丽中国 助力绿色低碳发展 ·  昨天  
三峡小微  ·  金银花开金银来 ·  2 天前  
三峡小微  ·  “绿电”来到可可西里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三峡小微

金银花开金银来

三峡小微  · 公众号  · 三峡  · 2024-10-20 14:42

正文


9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省天水市考察时指出,乡村振兴要靠产业,各地要各展其长,走适合自己的振兴道路。

三峡集团自2012年进驻甘肃省开展新能源业务以来,始终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紧密结合地区实际,聚焦产业发展,立足地方特色,累计实施帮扶项目20余项,助力当地打赢脱贫攻坚战,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

朵朵金银花 绿了山乡富了农

每年6、7月间,是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金银花采收时节,在长沟村金银花种植基地内,一垄垄金银花迎风摇曳,淡淡的花香弥漫在空气中,沁人心脾。

▲ 丰收时节,村民们在田里采收金银花。

“金银花耐旱,对土壤要求也不高,一年能采四五次花,收入比以前种庄稼、果树都强。”长沟村党支部书记田中录说。
2020年,在三峡集团的援助下,清水县依托立足区域气候优势,引进中药材种植项目,因地制宜发展金银花产业。
“长沟村共种植金银花500多亩。近三年来,村里金银花产业的净收益达到了年均20万元,同时带动种植户户均年收入增长1万元左右。”田中录介绍道。
为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解决后期储存、销售问题,三峡集团投入帮扶资金,在金银花集中连片种植区建设了烘干车间、购置了烘干设备,进行深加工和市场拓展。

▲ 村民在烘干车间对金银花进行初加工

现在的长沟村,从苗木培育,到鲜花采收,再到干花加工,最后销售给各地客商,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一朵小小的金银花,为村民铺设了一条产业致富路。“今年没有外出务工,闲余时间在村里的合作社务工,一年下来收入有1万多元。”长沟村村民田永贤说。
在示范项目的带动下,清水县的金银花种植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23年底,全县金银花种植面积达2.2万亩,金银花正逐步成为当地群众增产增收的致富之花。

致富“金耳朵” 一片木耳富一方人 

9月,在清水县山门村,一年一季的木耳种植进入尾声,木耳种植户们正在把最后一轮收获的新鲜木耳晾晒、打包,等待出售。

“今年是我们村种植木耳的第三年。过去两年,因为缺少技术,村里种植木耳的效益并不好。今年在三峡集团的帮扶下,木耳的种植模式升级改造,由‘地摆’改造成‘挂棒’,一层变四层,立体种植技术让木耳产量大大增加。今年全村共收获干木耳约3600斤,产值近20万元,村集体收入增加8万余元。”山门村党支部书记李子龙说。

▲ “地摆”改“挂棒”,助力清水县木耳种植产业发展。

山门镇地处清水县东部,森林覆盖率达64.5%,属典型林缘区乡镇,温度较低、空气湿度大,高寒阴湿的气候特别适宜菌类生长。2024年,三峡集团按照“因地制宜、集中连片、规模发展”的帮扶思路,投入帮扶资金,在山门镇的山门、刘崖、关山、白河、大集、史沟、旺兴等村建设9个黑木耳生产基地,新建、改造木耳种植大棚7000多平方米,配套建设木耳晾晒连栋大棚、蓄水池及供水水泵设备等附属工程。
“今年,在三峡集团的援助下,刘崖村打造木耳种植基地,共搭建木耳种植大棚23个,晾晒大棚20个。其中9个木耳种植大棚已投入使用。今年共产出干木耳7000余斤,产值30多万元,带动本村村民务工50多人次。”刘崖村党支部书记刘玉秀说。

▲ 三峡集团在清水县援建的木耳种植基地

看着自家门口的木耳基地建起来了,刘崖村村民发展木耳产业也有了信心。今年年初,村民刘爱锋从村里领取了290个菌棒,在自家庭院尝试进行种植。
“借助三峡集团在村里打造的木耳种植基地,我们村给部分农户提供了菌棒,鼓励农户在自家院子里种植。既能增加收入,还能帮助大家学习木耳种植技术。”刘玉秀说,刘崖村今年共带动10户群众种植庭院地摆木耳五千棒,村里负责提供菌棒和技术指导、统一收购销售,解决了种植户的后顾之忧。
“在三峡集团的助力下,山门镇木耳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生产规模、产品质量和市场影响力都取得了显著成效,成为了当地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目前山门镇已建成食用菌种植基地9处,制菌基地1处,有6个村集体自主种植,两家企业带动6个村集体入股种植,全镇年种植菌棒120万棒左右,年产值约500万元。”山门镇镇长刘斌说。

西瓜变“金瓜” 科技赋能“甜蜜”产业

走进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扎子塬村,村庄干净整洁,新建的一排排西瓜育种大棚规划整齐、错落有致。

▲ 会宁县扎子塬村西瓜育种大棚

扎子塬村地处会宁县最大的西瓜生产基地——郭城驿镇,每年种植面积在2万亩以上。但长期以来,因缺乏自己的育苗基地,扎子塬村西瓜产业发展和农民收入受到限制。
“西瓜育种大棚的建设成本高,西瓜育苗对技术要求较高。往年扎子塬村的西瓜苗都是从宁夏、山东等地买来的,运输时间久、成本高。”扎子塬村党支部书记赵守章说。
2023年,在三峡集团的帮扶下,村里建起了15座西瓜育种大棚,并聘请了专业的技术人员,培育适合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的西瓜新品种。

▲ 西瓜育种大棚里的西瓜苗

“项目利用富硒技术培育出的西瓜幼苗具有更高的营养价值和更好的口感,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西瓜的产量和品质,带动了农民增收。”赵守章说。
在项目的助力下,今年扎子塬村的西瓜再次迎来大丰收。“我家用的是村里育苗大棚里的苗子,苗种质量好,加上今年雨水好,产量比去年将近翻了一番。”扎子塬村村民赵振宫说。
西瓜育苗大棚不但提高了西瓜品质,降低了种植成本,还提供了就近就业岗位,拓宽了村民增收渠道。“西瓜育苗大棚建成以后,我们有了双倍的收入,自家地里不干活的时候,我们就到大棚里务工,育瓜苗。”扎子塬村村民欧阳秀说。

▲ 村民在西瓜育种大棚里务工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党中央关于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在地方各级政府的指导下,进一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多层次、多方位、多渠道调查了解当地实际需求,坚持‘输血’和‘造血’功能并重,加大产业开发力度,锲而不舍做好乡村振兴工作,提高帮扶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助力甘肃省深入推进乡村振兴,为当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三峡力量。”三峡集团甘肃分公司总经理余海彬说。

本文图片由清水县融媒体中心、会宁县融媒体中心提供

值总:王东红

编辑:李雷 高锦涛

美编:肖霄

来源:中国三峡集团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