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工作无小事,日常事务大多是细微小事,如果架子太大,不屑于拖地、擦桌、端茶等小事,最终小事很有可能变成大事、坏事,因此,要树立“办公室无小事”的理念。办公室肩负着上传下达、下情上报、沟通左右、协调各方的职责,代表着组织部门的“窗口”形象,办公室工作直接关系到群众呼声和各种基层动态能否及时被掌握,进而影响到决策。因此办公室的每一个电话、每一份文稿、每一封信件都很重要,作为办公室人员必须要有高度的责任感,认真对待日常工作的每一件事,热情耐心解答每一个询问,公平对待每一位来访人员。
办公室是单位的“后勤部”,承担着服务保障的功能,管理着部门公章、财务、采购等服务事项,有着多个风险点。必须坚持原则,按规定办理,才能筑牢组织部门“廉洁关”,做到勤俭节约。特别是财务管理,坚决不能违反规定办理,不能因为保障性工作就借机滥为,炮打蚊子、死要面子、浪费票子。要花最少的钱,办更大的事,真正把好钢用在刀刃上,讲究效率最大化,绝不浪费单位一分钱。
办公室工作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事情特别杂。从公文处理到各种行政事务的办理,从材料稿件的草拟到各种会议会务的筹办,从提供后勤服务到群众来信来访的接收接待等,无不需要办公室人员不厌其烦地认真面对,千万不能装样子,忙了就摆脸色,乱作为。在纷繁复杂的事务面前,如果我们碰到什么就干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工作没有头绪,缺乏系统性和计划性,没有基本的思路,没有统筹安排,容易造成该干的活没干,该办的事忘记办,该督促的没督促,从而贻误事情,给工作带来被动。
办公室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急事,比如上级下发一份急件需要迅速传达贯彻落实,领导交办一项急事,单位突然发生了重大事件等,作为办公室人员务必要遇事不慌,处变不惊,沉着果断,善于区分轻重缓急,急事急办,特事特办,有条不紊,忙而不乱。要学会“十个指头弹钢琴”,绝不能因为事急而乱点鸳鸯谱,或眉毛胡子一把抓。
办公室经常遇到一些难以处理的事情,如果大家都害怕承担责任,不敢挑担子,那办公室的职能职责如何履行?只要坚持服务群众、服务机关、服务领导的“三服务”思想,把握组织部门的工作重点,准确领会领导的意图,常怀为民之心,抛开私心杂念,不管多难的事,都可以放心、放胆、放手去干,也一定能把工作做好。即使工作中出现些小失误,领导也会体谅,群众也会尊重你。当然,工作也要讲究方式方法,处理问题不能总是一个面孔、一个腔调、一种方法,要体现出办公室人员应有的政策水平和处事能力。平时必须加强学习,熟悉业务,积累经验。比如在发挥参谋助手方面,要吃透上情,掌握下情,了解外情,熟悉内情,才能言之有物,言之有据,为领导所采纳。
2014年5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到中办调研时,提出了要坚持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坚持高度自觉的大局意识, 坚持极端负责的工作作风,坚持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坚持廉洁自律的道德操守。“五个坚持”是习总书记对党办工作做出的最全面、系统、深刻的阐述,是新形势下做好党办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为指南。三年来,作为一名安顺市委办公室地党办人,我深深感到,在党办工作,就必须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学深学透、入脑入心,贯穿到学习工作生活方面方面,时刻恪守“五个坚持”,努力炼就“五种品格”,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党办人。
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全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作为党办人,要炼就不忘初心的政治品格,做到继续前行,根本就是,牢牢守住对党绝对忠诚这条生命线。
一是“清”。
就是清楚,明白绝对忠诚的内涵。无数革命先烈、仁人志士,众多改革派、实干家,用生命、用行动,践行了党在成立之初的承诺与使命,深刻展现了什么是绝对忠诚。在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党办干部要充分把握绝对忠诚深刻内涵,传承和发扬好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性,炼就不忘初心的品格,才能承担起党在继续前进道路上的职责和担当。
二是“信”。
就是信念,夯实绝对忠诚的根基。绝对忠诚最根本来自于理想信念。理想信念坚定的根源在于对党思想上的绝对信赖和理论上的高度清醒。党办人既要深刻认识到,党值得绝对信赖,是已经被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了的,也要通过深入学习,把崇高信仰、坚定信念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充分理解和把握的基础之上。
三是“行”。
就是行动,践诺绝对忠诚的关键。绝对忠诚关键在行动,体现在平时,要持之以恒,从小事做起,从普通岗位做起,勤勉敬业,主动争取承担的更多责任,认真负责地干好每一件事情,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以钉钉子精神,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地把党委安排的各项部署,组织赋予的各项使命落到实处。
点此加群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办公厅(室)工作,必须观大局、识大局。党办为党委工作提供服务保障,是党委的参谋助手,党办工作职责决定必须有大局意识和高度自觉的品格。
一是“识”。
就是自觉认识大局,能干事。党办事务牵涉面广、影响面大,是“牵动全局”的工作,大局意识是党办工作的最内在要求和灵魂。因此,必须自觉地把握在党委身边工作的难得机遇,准确及时地领会各项重大方针政策,全面地了解各地各部门工作进展,时刻做到胸怀大局,登高望远,把握大局,明辨方向。
二是“顾”。
就是自觉服从大局,会干事。作为党办干部,既要埋头拉车,更要抬头看路,必须对面临的形势和所处的方位有一个正确清醒的认识,把各项工作放到大局中思考、谋划和推进,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做到自觉服从大局,把服从大局作为一种思想观念来强化,作为一种精神动力来培养,作为一种政治纪律来执行。
三是“成”。
就是自觉服务大局,干成事。党办是出思想、谋思路之地,作为党办人既要勤于学习,在有所得上下功夫,积累更广博的见识,提升能力水平,做到理论上的清醒;也要静心思考,在有所思上下功夫,把问题真正想明白、弄清楚,围绕大局出谋划策、贡献智慧;更要调查研究,在有所用上下功夫,做好“千里眼、顺风耳”,为党委科学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好干部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敢于担当。党办事务性工作多,必须于细微之处见精神,在细节之间显水平,以脚踏实地、精益求精、争创一流的态度,真正做到敢于担当。
一是“实”。
就是苦干实干,脚踏实地。从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情做起,从点滴的、具体的事情抓起,对每一项工作都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想一件、干一件、成一件。苦干实干,坚决避免弄虚作假、形式主义,不搞花架子,不做表面文章,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规律、科学探索。敢于直面问题,在挑战面前不畏惧,在困难面前不退缩,在关键时刻和危急关头豁得出来、顶得上去、经得住考验。
二是“精”。
就是积极进取,精益求精。坚持“细致、精致、极致”工作作风,保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工作态度,以极端负责、极其用心、极为精细的工作方式,对待每一个环节、把好每一道关口,切实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前瞻性,无论对上对下,还是对内对外,不管大事小事,还是急事难事,都不停留于一般水平,不满足于过得去、做得对,而要追求过得硬、做得好,切实提高服务效能。
三是“争”。
就是干事创业,争创一流。拿出干事创业的激情,立足岗位特点,做到审大小而图之,酌缓急而布之,连上下而通之,衡内外而施之,把职位当作责任,把岗位当作舞台,把工作当作事业,把勤奋当作阶梯,把挑战当作乐趣,强化担当意识,弘扬担当精神,真正把全部心思、精力和智慧都集中到党办三服务”工作上来,创新工作思路,完善服务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努力争创一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共产党人讲奉献,就要有一颗为党为人民矢志奋斗的心。”党办工作具有“重、苦、杂、难”等特点,党办人更要讲奉献,并要讲大奉献,始终做到无怨无悔甘于奉献。
一是“忠”。
就是尽忠职守,有责任心。把强化责任意识、扎实做好本职工作作为最基本要求,坚定干部就要干事的理念,干实事、出实招,无论工作多辛苦,任务多繁重,都要耐得住清苦,守得住寂寞,时刻保持着重任在肩的责任意识和锲而不舍的干事激情,以勇创佳绩、拼搏进取的工作劲头,以埋头苦干、服务群众的实际行动,履职尽责,创造一流业绩。
二是“爱”。
就是爱岗敬业,有事业心。不仅要履职尽责,更要把人生追求定位在党的事业上,才能产生为党的事业不懈奋斗的不竭动力。始终做到把个人理想和组织需要、人民期待结合起来,把党和人民赋予的任务作为向往的理想、目标和方向,把岗位当事业,把事业当追求,以百折不挠、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心理素质和精神追求,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在为人民服务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人生价值。
三是“容”。
就是宽容大度,有平常心。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正确看待和估价自己,宽容大度善待别人,自觉摆正自己的位置,处理好名与利、苦与乐、得与失、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不让名缰利索束缚自我,以“个人名利淡如水,党的事业重如山”的思想境界,一心一意干好事业,甘愿做人民的公仆,把心思与精力始终用在为党和人民做些有益的事情上。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党办干部做到“清、慎、勤”。“清”排第一位,党办的干部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严格遵守党的纪律规矩,时刻做到廉洁自律。
一是“己”。
就是严于律己,善于自律。坚持深入学习纪律规矩内容,思考纪律规矩内涵,悟透纪律规矩深意,不仅做到知其然,还做到知其所以然,以理性思考,破除“无知者无畏”思想误区,不断提升纪律规矩意识,约束自我,从而用思想认识指导行动实践,不做超出纪律规矩规定外的事情,实现善于自律目标。
二是“他”。
就是遵规守纪,乐于他律。全力执行党规党纪国法,坚持做到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划清公与私的分界线。坚持做到干净做事,清白做人,牢牢守住行为底线。坚持做到遵守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遵守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不发表危害党的言论,不违反组织工作原则,不以权谋私,不违反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规定等。
三是“明”。
就是明辨是非,勇于律他。坚持不懈地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武器,敢于同不守规矩、不守纪律的现象作斗争,履行好党员干部责任义务和为政之德,确保党的纪律规矩得到良好的遵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