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扬子晚报
新鲜事、有趣事、不平事、离奇事、为难事,欢迎第一时间微信我们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扬子晚报  ·  大S因流感并发肺炎去世,为何流感会致命? ·  4 天前  
中国新闻网  ·  你的立春朋友圈文案,来了!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扬子晚报

智“对”奔跑中的老龄化“灰犀牛”

扬子晚报  · 公众号  · 社会  · 2024-12-31 17:31

正文

不久前,江苏发布的《江苏省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24)》显示,截至2023年末,江苏13市全部进入中度老年化社会,其中南通、泰州、盐城和扬州已经进入重度老龄化社会。

江苏人口老龄化分布情况(图源见水印,仅做分享使用)

人口老龄化是一个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是人类人口再生产的必然趋势,趋势背后是生产力的发展。当前,人类社会正向工业4.0迈近,新兴科学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涌入经济社会的各领域和全过程。

数字化转型的汹涌浪潮中,如何驾驭人口老龄化这头必然要面临的“灰犀牛”? (灰犀牛:一种重要的社会学和经济学理论概念,指明显的、高概率的却又被人忽视、最终有可能酿成大危机的事件)

0 1
历史性相遇

“人口老龄化”议题早有“前车之鉴”。最早进入人口老龄化的法国,在1865年65岁以上人口比重就超过了7%;随后,1930年德国、1950年美国、1970年日本等也相继陆续步入老龄化。

而我国,则在2000年开始进入人口老龄化,此后老龄化趋势持续加深, 今年是我国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的第三年

虽处于“中度老龄化”,但我国却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 截至2023年底,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97亿, 全球60岁以上人口超6.1亿‌。这说明,全球每2个老年人就有1个中国人。


近3亿老年人如何分布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各省间存在较大差异,地区老龄化呈现“东西梯次、北高南低、城乡倒置”的特征。


世界上不存在两条完全一样的河流。在世界“人口老龄化”的普遍性框架下,我国的老龄化也具有特殊性。

横向看,我国老龄化社会开始时,经济发展尚处于薄弱状态。其他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国家大都是发达国家,而我国当前仍是发展中国家。

纵向看,与发达国家大多在工业化或后工业化时代步入老龄化社会不同,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开始和加深都发生在数智化升级的智能时代。

因此,除了与发达国家相同的,如劳动力短缺、养老金和社会保障压力、医疗和护理成本上升等传统问题,我国还面临着超大人口规模、超广地理范畴和“未富先老”的特殊养老任务。传统“人口老龄化”的治理实践无法为我们提供全面系统的解决“模板”。


0 2
无法忽视的鸿沟

2022年,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中16次出现“数字化”“大数据”等条目;2024年国办一号文《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中14次强调“智慧健康养老”和“智能化”相关内容。在官方对养老模式的探讨中,离不开 数字化 智能化 两个关键词。

学界也展开讨论,在中国知网中以“老龄化”与“数智化”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出现了1689篇文献。

讨论的关注点,最初聚焦在了“问题”——“老龄数字鸿沟”, 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迭代尤其对老年群体构成一定的适应性挑战。


我国老年人是未触网人口的主体,随着记忆力、专注力等生理机能下降, 面对 移动支付、线上挂号等复杂功能,老年群体“心有余而力不足”。

个性化算法盛行、“信息茧房”围堵,老年人宛如海量信息中的一叶扁舟,容易卷入网络谣言和诈骗风险的漩涡。

负反馈围剿下,老年人对于数智技术的情绪从“不会”演变成“抗拒和不信任”。


有一种观点认为,这种较大老龄“数字鸿沟”特征是暂时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互联网“原住民”会相继步入老年阶段,老年人口的“更新换代”会使得“数字鸿沟”逐渐缩小。

这种观点无疑是静态化的、理想化的。在激变的浪潮前,我们必须承认,“老龄数字鸿沟”不会轻易消失。除了等待老年人口的“自动更新”,通过有效地适老化改造帮助老年群体跨越“数字鸿沟”才是重中之重。

央视相关报道截图

0 3
“数智养老”的头脑风暴

社会各类群体已经做出适老化的尝试。

以电力为例, 2023年,网上国网App推出“关怀模式”,简化功能流程,同时加大交互界面字体,提高图片可读性并新增语音播报功能,使得人机对话更有温度;一个月前,国网南通供电公司员工用NFC贴片解决老人用智能手机打电话的难题。

网上国网App使用界面截图
左:普通模式 右:关怀模式

借力打力,顺势而为。除 帮助消除“数字鸿沟”外,电力还进行了一系列“数智养老”的头脑风暴与实践。

Q1:: 电力大数据如何服务于养老?

2021年至今,国网江苏电力在全省多个城市推出“银发关怀”电力大数据产品,为辖区内独居老人、高龄老人量身定制“用电行为习惯模型”,构建老人用电行为特征库和用电数据模型,通过用电数据采集比较,精准研判独居老人异常行为。一旦出现用电负荷异常升高或者降低,就会生成告警信息并将其推送给社区,惠及数万名独居老人。

行为分析(以一户为例)


Q2:特殊老人的特殊需求如何满足?

2022年,国网靖江市供电公司为使用呼吸机的老人家庭安装“你呼我应”一键呼叫按钮。当家里用电出现问题时只要按下按钮,当地供电系统的智能物联网平台能第一时间收到求助信息。目前,该呼叫按钮正向普通老人家庭延伸,只要老年人有电力需求,按下按钮,供电服务人员会第一时间上门服务。

供电人员为老人安装“一键呼叫”按钮

Q3:独居老人家庭用电出现故障怎么办?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