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古观象台的党支部共建活动中,
我深刻感受到中西文化交流对古代天文观测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
历史上,东西方在天文学领域的互通有无,催生了丰富的观测成果和理论创新。比如,古代中国的天文观测不仅积累了大量的实证数据,也吸收了来自阿拉伯和欧洲的先进理论,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知识融合。通过这种交流,古观象台不仅成为了天文研究的重镇,也见证了文化碰撞的火花。
然而,文物的坎坷命运令人感慨。许多珍贵的天文仪器在历史变迁中经历了战乱与失落,部分被埋没在历史的尘埃中,另一些则流散海外,历经艰难才回归故土。这是物质遗产的损失,也是历史的伤痕。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的研究生,我认识到,文物不仅是历史的见证,也是文化认同与传承的载体。我们有责任去保护和传承这些珍贵的遗产,使其不仅在历史中占有一席之地,更能为当代文化发展提供借鉴与启示。
这次活动让我更加坚定了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只有坚持守正创新,通过不断的交流与融合,才能推动科学与人文的共同发展,实现社会的持续进步。
——哲学学院
硕士生
第一党支部 陈沛元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必须把政治信念和政治方向必须放在第一位。“认识问题站得高,分析问题看得深,开展工作才能把得准。”我们首先必须贯彻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重要讲话,
深刻认识到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将贯彻这一精神作为今后一个发展阶段将的重要任务,在实践行动中瞄定奋斗目标、提高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在思想上自觉接受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教育,主动学习党的最新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以精神铸魂,以思想育人。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在网络化、信息化、多元化的时代中,各种信息鱼龙混杂、泥沙聚下,
我们更要主动识别各类信息,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保持思想清醒和信息坚定,防范被虚无主义等思想侵蚀腐化,坚定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始终不渝跟随党的步伐。
——哲学学院
硕士生第一党支部 郭恬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