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红杉汇
红杉资本中国基金,是创业者背后的创业者,在这里,红杉与你同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创伙伴  ·  合肥技校老师卖杯子,一年赚2亿! ·  2 天前  
铅笔道  ·  宁波杀出超级IPO:年入248亿,全球第五 ·  2 天前  
我是腾腾爸  ·  泡沫化了,快逃!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红杉汇

为什么有人是“社恐”,有人是“社牛”?| 红杉Library

红杉汇  · 公众号  · 科技投资  · 2025-01-17 08:00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成为“超级沟通者”的秘诀,指出有效沟通需要掌握的技能和工具。通过例子解释了何为“超级沟通者”,以及他们如何影响对话和建立连接。文章还讨论了不同类型的对话及其对应的思维模式,并强调成为超级沟通者需要仔细倾听,提出问题,识别并回应对方的情绪。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超级沟通者”能够通过有效沟通建立连接,使对话流畅进行。

他们具备在对话中根据不同交流对象调整表达方式的能力,并能巧妙捕捉他人情绪和态度的微妙转变。

关键观点2: 存在三种对话类型:务实对话、情感对话和社交对话。

每种对话类型对应不同的思维模式,理解这些有助于更有效的沟通。

关键观点3: 成为超级沟通者需要善于倾听,提出问题,并识别回应对方的情绪。

这需要理解和应用匹配原则,即根据对话类型进行调整,互相匹配。


正文

无论是找寻友情和爱情,还是展开工作,有效沟通、建立连接都是最重要的事。然而,有的人总是能够引导对话走向并达成目的,能够在不冒犯他人的情况下谈论敏感的话题,在冲突中进行有效的沟通,能够让他人轻松、自然地分享真实的想法;有的人在沟通时却总被带偏节奏,甚至不自觉地让对话充满“枪药味”,乃至引发不必要的误解和矛盾;更有人与别人交流时总会感到紧张,自诩为“社交恐惧症”,经常主动回避与他人沟通的场面。


那些在社交中应对自如的人,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呢?


百万畅销书《习惯的力量》作者新作《超级沟通者》为我们揭示了成为这类人的秘诀,论述了有效沟通的科学和艺术。他指出,没有人天生就具备这些技能,但通过后天的练习,人人都能够掌握沟通的“超能力”——有了正确的沟通工具,我们可以与任何人建立连接。


本文选编自《超级沟通者》。荐读之。




《超级沟通者》

[美]查尔斯·都希格

译者:白瑞霞


出版时间:2025年1月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当我们的大脑连接时



我们如何才能和另外一个人建立起真正的连接呢?


让我们首先降低问题的难度。如果你想要认识一位新朋友,如何才能让对方放下内心的防卫?要说些什么才能表明你在认真倾听对方的表达呢?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科学家们仔细观察并分析了人类大脑接受信息的全过程,发现人类运用语言建立连接的方式既强大又复杂,远超出人们之前的认知。我们的沟通方式,说话、倾听时无意识做出的各种选择,提出的问题以及暴露的脆弱,甚至是说话的语音语调,都会影响到我们信任的人、想要说服的人以及试图结交的人。


同时,还有大量的研究表明,每一次对话的核心其实都是关于建立神经振荡-外界节律同步化,即交流双方在身心上的和谐统一(从呼吸频率到皮肤上泛起鸡皮疙瘩都要完全同步),这影响着我们说话、倾听和思考的全过程,却经常会被我们忽略。


想要进行沟通,我们首先需要与对方建立连接。我们之所以理解彼此的表达,是因为我们的大脑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同步。在那一刻,我们的身体——脉搏、面部表情、体验到的情感,甚至是出现在脖颈和手臂上的刺痛感,都开始同步。也就是说,是神经的同步状态在帮助我们更聚精会神地倾听,更清晰自如地表达。


那么为什么这些人要比另一些人更擅长建立连接,引发共鸣?神经科学家西弗斯找到了其中的奥秘。




什么是“超级沟通者”



首先,西弗斯与同事招募了数十名志愿者,让他们一起观看一系列经过设计的、让人难以理解的电影片段,例如一些没有配音和字幕的外语片,或没有前后剧情的电影片段。也就是说,参与者看到的是一幕幕令人困惑的无声表演,比如一位秃头的男子正怒气冲冲地同一位体态臃肿的金发男子对话。他们是敌是友?


在参与者观看电影片段的同时,研究人员对他们的大脑进行了实时监测,发现每个人的反应都略有不同。有的人看得一头雾水,有的人则兴致勃勃。每个人的大脑扫描结果都不一样。


接着,每位参与者被分配到不同的小组,并被告知要和其他小组成员一起回答几个问题,例如“秃头的男子是在和那位金发男子生气吗?”每个小组花了一个小时讨论之后,同一小组的成员重新观看电影片段,并一同接受大脑扫描。这一次,研究人员发现同一小组成员的神经脉冲趋于同步。他们在小组讨论中对观影内容以及情节要点的探讨,让他们的大脑反应趋于一致。


研究人员接着发现了第二个更有趣的现象:一些小组的同步程度要比其他小组的更高。这些小组的成员在第二次大脑扫描时表现出了惊人的相似性,就好像他们在以完全相同的方式思考。


西弗斯因此怀疑,同步程度高的小组中是不是存在一些特殊人物,他们能让团队中的人更易于协调一致、达成共识。那么,他们究竟是什么人呢?是那些更具有领导力的人吗?


在查看数据之后研究人员发现,事实上,有强势领队存在的小组反而在神经振荡-外界节律同步化上表现得最糟糕。而那些表现出最强神经振荡-外界节律同步化的团队,其中往往有那么一两个人,他们的发言次数并不像强势领队那么多,即使开口说话,他们也多半是在提出问题。


他们会重复其他人的观点,坦诚地说出自己的困惑或者拿自己开玩笑;也会鼓励其他的小组成员,他们听完其他人讲的笑话后会哈哈大笑。


他们并没有显得更健谈或者更聪明,但是当他们发言时,每个人都会仔细倾听。不知为何,他们会让其他人更容易说出自己的想法,让整个对话流动起来。西弗斯将这一类人称为“高中心度参与者”。高中心度参与者在对话过程中的提问频率往往是其他参与者的10~20 倍。当小组讨论陷入僵局时,他们会引入一个新的话题或者用一则笑话打破沉默,化解尴尬,让在场的每个人都感觉轻松、舒适。


西弗斯用类似“高中心度参与者”或者“核心信息提供者”这样的术语来称呼这类人。他们之所以与众不同,关键就在于他们能根据不同的交流对象实时调整对话方式:他们会巧妙地捕捉并映射出他人情绪和态度的微妙转变,同时能够根据交流对象的反应灵活地调整自己的立场和想法。


在讨论过程中,如果一位参与者抛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严肃话题,比如电影片段中的某个角色已被抛弃,并且通过语气暗示自己有过类似的经历,因而能够感同身受时,一位高中心度参与者就会立即调整语气予以回应。


西弗斯及合著者在发表研究成果时指出,高中心度参与者更“倾向于及时调整自己的想法来配合整体团队的节奏”,并且“在通过促进沟通来增强团队的一致性方面发挥着非同寻常的作用”。他们并不是简单地人云亦云,而是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引导正在交流的人更认真地倾听或更清晰地表达。


他们会配合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方式,让或严肃或欢快的讨论自然发生,并带动其他人积极响应。他们会对其他人如何回答其听到的问题产生深刻影响。事实上,高中心度参与者提出的观点往往会成为整个小组的共识。这是一种无形的影响力。实验结束后的调查表明,很少有人意识到小组中高中心度参与者对他们的选择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西弗斯随后将研究视角转向了高中心度参与者的个人生活。他发现,他们在很多方面都表现得异于常人:拥有更庞大的社交网络,更有可能被推选为领队或被委以重任。人们会在探讨严肃议题或者寻求建议时,主动寻求他们的帮助。


换言之,高中心度参与者就是超级沟通者。




三种对话类型&三种思维模式



因此,如果想要成为超级沟通者,我们需要仔细倾听对方的表达和言外之意,提出正确的问题,识别并回应对方的情绪,同时让对方了解我们的感受


听上去是不是很简单?


当然不会如此简单。事实上,要做到以上几点中的任何一点都不容易,更不要说全部做到,那简直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为了理解超级沟通者是如何与人沟通的,我们首先有必要了解大脑在我们沟通时是如何运作的。研究人员已经探究了人类大脑在不同对话类型中的运作规律。他们发现,不同的神经网络和大脑结构在不同的对话类型中表现出了不同的活跃程度。


简单来说,对话类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务实对话、情感对话和社交对话。我们可以分别用三个问题对这三种对话进行阐释:这究竟是关于什么的?我们的感受如何?我们是谁?每一种对话类型将启动不同的思维模式和心智处理程序。


第一种思维模式,即决策选择的思维模式,与“这究竟是关于什么的”对话类型相关。当我们思考和分析具体的实际问题时,比如做出选择或分析计划时,我们就会启动这种思维模式。


我们会做出一系列的决定,大多是潜意识的,我们不仅会评估对方的用词,还会考虑其背后有可能隐藏的动机或欲望,比如“谈话是严肃的?还是开玩笑的?”“我是应该发表意见呢,还是听听就好?”


第二种思维模式,即情感思维模式,会出现在“我们的感受如何”的对话中。这类对话会启动大脑的神经结构,诸如伏隔核、杏仁核和海马体等。这些神经结构会帮助我们塑造信仰、情感和记忆。


当我们讲述一个有趣的故事,或与配偶发生争执,或在沟通过程中体验到一股莫名的悲伤或骄傲的情绪时,我们的情感思维模式便在发挥作用。


第三种思维模式,即社交思维模式,会出现在我们探讨人际关系、他人对我们的看法、我们的自我认知以及自身社会身份的对话中。这些讨论均与“我们是谁”有关。


当交流双方各自进行不同类型的对话时,就容易发生沟通障碍。如果一方在倾诉情感,另一方却在讨论具体问题,那么双方实际上是在使用完全不同的认知语言。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当你抱怨自己的朋友——“真是的,吉姆简直快把我逼疯了!”,而你的伴侣却在为你提供实际建议——“你为什么不邀请他一起吃个午饭”时,你们之间会发生冲突——因为此时你真正想要的是理解,而不是解决方案。


超级沟通者善于引导和鼓励对话参与者在同一个频道上进行沟通,从而引发同步交流。例如,研究婚姻关系的心理学家们发现,最幸福的夫妻经常会互相模仿对方的说话风格。


沟通的本质在于建立连接、保持同步。这个至关重要的认知也被称为“匹配原则”,即有效的沟通需要我们识别正在进行的对话类型,并以此做出调整,互相匹配。简而言之,如果对方非常情绪化,那么你也要流露出自己的情绪;如果对方正在专心致志地思考决策,那么你也应该步调一致地跟上节奏;如果对方关注的是社会影响,那么你也应该据此予以回应。


需要明确的是,匹配绝不意味着亦步亦趋的模仿。有效的沟通需要我们真正理解对方的感受,洞察他们的需求,认识他们是谁。为了协调同步,我们也需要通过分享做出正确的回应。唯有步调一致,我们才会开始建立连接。也正是从那一刻起,有意义的对话才会真正展开。



互动送好礼



你是一个善于交流的人吗?你觉得什么是与他人建立连接的关键所在?欢迎留下你的思考和想法,我们将从中选取6位读者,送出《超级沟通者》一本!


注:时间截至1月17日24:00,获奖用户请于收到通知后24小时内回复邮寄信息,未收到通知或未及时回复则视为“谢谢参与”。








推荐阅读




从卖房创业到获1.7亿美元融资:新元素药业“死磕”痛风创新药的12年|Healthcare View

面对“二选一”,如何让你的拒绝更有说服力?| 红杉汇内参

AI+招聘:HR必须掌握的高质量提示词技巧 | 首席人才官

CES 2025回顾:DIVE IN to the Future | 红杉爱科学

保罗·格雷厄姆:如何开始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