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底,综艺节目迎来了一股清流,终于不再是当红流量小生们主导的千篇一律的真人秀,从《见字如面》开始,国人开始发现比起在微信上信息满天飞的嘘寒问暖,前辈们一封手写的信更能连接起来人们渐行渐远的心。
最近,董卿主持的《朗读者》也掀起了全民阅读的热潮,刷爆了朋友圈。像它的名字一样,朗读者就是朗读的人,朗读就是传播文字,而人是展现生命,将值得尊敬的生命和值得关注的文字结合在一起,就是节目的初心。
通过那些久违的片段,唤醒大家心里久违的感动,每一段文字后的流泪或微笑,思考或对照,都是对人生的一次感悟和学习。
看到上周的第三期,已经觉得它不像一个简单的节目了。它拥有了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情感,在别人朗读的故事里,遇见了自己的人生。
而《朗读者》开播以来最重磅的一枚催泪弹,应该就是第三期里作家麦家给儿子的一封信。《朗读者》现场,麦家更是几次哽咽,聆听者董卿也泪光闪烁,台下的“90后”、“00后”直接哭了.....
那是一种很熟悉的感觉,像极了自己的父亲——那样的小心翼翼,那样的笨拙,却有那般真挚。
就连董卿也说在这期节目当中,最让她感动的是麦家。曾经叛逆的他,如今面对叛逆的儿子,选择了理解和宽容。
有人说,如果一个男人在自己的父亲那里没有体验到真正的父爱,那么在孩子身上他将有机会体验什么是真正的父爱。一个人往往要等到自己做了父母之后,才能真正理解自己的父母,体会父母深沉的爱。
▲麦家:致信儿子
这样的一位大作家,也曾经是一个叛逆的儿子。因为父亲的毒打,他对父亲怀有长达几十年的憎恨。17岁时故意离家,要远远地离开父亲。整整十多年,麦家写信的抬头只写母亲,不写父亲。每次回家给母亲买很多东西,从穿的到用的、吃的,只给父亲买一包烟、一袋糖……在35岁之前,麦家一直把父亲当仇人看待。
而这一切在他做了父亲后,才真正明白父亲对自己的爱。养儿方知报母恩,对父亲的理解不也同样如此吗?
▲手稿图:麦家给儿子的信
小飞君有幸采访到了麦老师,问他在节目播出后,儿子的反应是什么?
他说儿子只有三个字:好肉麻。
听到以后我笑了,这不就是我们吗?听到父母表达的爱也不知道如何回应,但其实一切都已经在不言中了。
也许在《朗读者》之前,你们并不是所有人都知道麦家,可你们却一定都看过由他的书改编的电影。
电影《风声》、《听风者》,电视剧《暗算》、《解密》、《风语》等,这些“麦式谍战剧片”无不风光无限,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谍战影视狂潮,令众多谍战迷欲罢不能。
他还是首位被英国“企鹅经典文库”收录作品的中国当代作家,其出版文字连起来能绕地球数十圈。
那段被歧视、孤立的童年时光里
日记就是他唯一的朋友
可是风光无限的大作家背后却是并不一帆风帆的童年,而他的成就,也正是源于这样的童年。
麦家的故乡,是杭州郊县富阳一个名叫蒋家村的村子。
从有记忆开始,他的一家是被人看不起的。爷爷是基督徒,外公是地主,父亲是右派加“反革命”,政治地位在村子里低到泥土里。他的童年是被周围人、被整个社会抛弃的。读书时常常逃学,去了学校,没有人跟他玩,老师、同学都歧视他、欺负他。孤独是他童年的底色。
为了驱散孤独,他自己发明了一个“朋友”——写日记。从13岁开始写日记,“我写日记其实是一种生理需要。人天生有一种交流的欲望,我跟谁交流?没人瞧得起我,我没朋友,没玩伴,有话没地方说,只有跟日记说。我对它倾诉我受到的委屈,对某一个人的憎恨。我被谁奚落了,我不能当面骂他,但我可以在日记本里骂他。日记本成了我的垃圾桶,所有苦水都被倒进去。”
1986年,麦家无意中读到塞林格的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看了后觉得太像我的日记了!小说里那种情绪,主人公霍尔顿对成人世界的仇恨和反抗,以及那种少年人自叙的口吻,和我的日记有很多相通的东西。小说竟然可以这样写!我像发现了新大陆,我对自己说,那我来试试看吧。”就这样,一个小说家开始了最初的创作。
“你说我什么时候开始写作的,我想就从写日记开始的。”
1988年,麦家发表的第一篇小说《变调》,就取材于日记本。这小说投稿时题目叫《私人笔记本》。那时,他已经写了三十六本“笔记本”,这里藏着他的仇恨、苦痛,也藏着他敏感的心,飞翔的翅膀。
《风声》《暗算》等小说不断被改编成影视剧
他成为了当之无愧的中国谍战剧之父
都说前有金庸,后有麦家。
前者开创了一个功夫片时代,后者撬动了一个谍战剧年代。
2005年,小说《暗算》改编成电视剧播出后,轰动一时,掀起中国当代谍战影视狂潮。
▲ 电视剧《暗算》
▲ 电影《风声》
从《暗算》开始,中国的屏幕和银幕上充满了电波声,布满了“潜伏者”。可以说,如今的每一个中国人都看过谍战剧、谍战片,每年有上百亿的资金在围着“谍战”撕杀、搏利。谍战成了一个产业,成了一个金矿。而在这支队伍里,麦家的身影既是最初的,也是最大的,他被誉为“谍战之父”,子孙满堂。
“我今天有这么大的名声,影视确实立了很大功劳。比方说,《暗算》的书到现在一共也就卖了一百多万册,但看过电视剧的人有多少?可能有几亿人吧。这也给你提供了一种写作的自信,这种自信来自于别人对你的赞同,他可能没读过你的书,但是他看过电视剧、电影。哪一天他和你不期而遇,他会对你投出钦佩的目光,说出一些赞美的话。”麦家说,“写作是一件非常虚无的事,一个人每天坐在一个房间里,长年累月地坐在那儿,面壁苦思,他的虚荣心到哪里去满足?就是从读者身上去满足。对我来说最开心的事,肯定是哪个读者说我昨天看了你的书一夜没睡着,我为哪个人物的死在哭。”那时,他是最高兴的。
茅盾文学奖的授奖词这样写道:麦家的小说有着奇异的想象力,构思独特精巧,诡异变。他的文字有力而简洁,仿若一种被痛楚浸满的文字,可以引向不可知的深谷,引向无限宽广的世界。他的书写,能独享一种秘密,一种幸福,一种意外之喜。
麦家说自己写得很累,因为写的都是有缺陷的天才。“缺陷我是有的,但天才没有。我要把自己吊起来,把脚尖踮起来,才能够着一个天才的内心,想象他们对人对事的可能有的反应。”
说麦家,其实最该说的不是《暗算》,而是《解密》。这是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前后创作11年时间,遭遇17次退稿。这些不可思议的数字里藏的是故事,是辛酸,是汗水,也是运气和收获。
“那是一九九一年七月的一天,当时我还在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读书,是马上面临毕业离校的一天晚上,大部分同学都在为即将离校忙碌,我却发神经似的坐下来,准备写一个大东西。这就是《解密》的最初。”麦家说,“十一年已不是一个时间概念,而是我全部青春,半部人生。老实说,它让我受尽折磨。它是一个‘作女’,让我尝够了痛不欲生的滋味。这部小说发表时也就是二十万字,而我删掉的字数至少是四个二十万,因为我在不断地推翻、重写、修改、润色。其中有三次是彻底推翻重写,局部的修修改改至少有几十次。
▲麦家在西班牙书店,西班牙语版《解密》放在书店最醒目的位置
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如今,《解密》被翻译成33个语种,被世界各国顶级出版社出版,成为国际畅销书。英国《经济学人》杂志以“终于,出现了一部伟大的中文小说”为封面导读,称赞该书是“35年以来最伟大的中文小说”,并将它评为“2014年度国际十大虚构作品”。
只读书不卖书、甚至给年轻作家免费提供食宿
这家爆红全国的书店引得人不远千里来膜拜
在巴黎的一次旅行,让麦家遇到了心中的那个书店。
莎士比亚书店,位于巴黎圣母院对面,书店主人乔治.惠特曼独辟蹊径,将其变成了一个文学聚集地。
这里更像一个图书馆,书堆间还有床铺, 成了文人聚会, 甚至临时栖居地。
莎士比亚书店自由、纯粹的读书氛围,深深吸引了麦家。他知道,这就是他想要开的书店。
经过一年多的筹备,盘桓心中许久的想法终于兑现:这家书店在西溪创意产业园落成了。叫做——麦家理想谷。
这里和莎士比亚书店一样,免费读书,免费提供咖啡茶饮,同时还有两间客房,向入选“客居创作人”的年轻人提供免费的写作条件。
总之,不论你是谁,来这里不需要带钱包,只要带一颗文艺心,爱文学,爱读书。似乎有点假,但这是真的:这里没有任何经营,只有心心相印。
由麦家老师亲手打造的理想谷就同他的文学作品一样,曲径通幽、柳暗花明、密码重重、出人意料。
这座不起眼的红砖小二层,掩映在一片幽绿的竹林之后。没有庄严、气派的大门,只是一个小小的院落围着,院门也小小的,坐落在院墙左侧,且前有一段矮墙遮挡着,让人不由得想起“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诗句来。
小巧的院子里,有树有花、有桌有椅,还有拙扑的石磨、轻缓的流水,静中有动,动中有静,错落有致,诗意盎然。
进了书店也是瞬间被眼前的景象震撼,就好像一座原始森林中的小书谷,绿植老藤爬满了墙,甚至还有一颗大树立在中央。
这里都是地毯,穿着鞋套进入,所以你可以坐在书店的任何一个角落读书,包括靠在树边。
▲每个台阶都摞着厚厚一叠书,没有沙发坐的时候,这儿就是最佳席位。
麦家老师说:“我们把书店做成这样,就是希望大家穿过小竹林、翻过小铁门、经过小水车,然后找到这样一个理想谷。”
这样通过去寻找才能体会的意境,和读书是一个道理。一本好书不是看完了就能立马得到东西,要思考一下,理会一般,书里传达的道理才能真正被吸收。
店里有好几面书墙,近8000册图书,全是麦家老师精心挑选四处买来的。列夫·托尔斯泰文集、卢梭文集、钱锺书文集、博尔赫斯文集……应有尽有。书架上陈列的一些书,还有麦家亲笔所写的推荐语。前来读书的人可以省却一些选书的烦恼,少走许多弯路。
很特别的是,这里的书只供阅读,不卖哦!来的人也不叫顾客,都唤作书友。
茶水和咖啡全都是免费自助。一切像在熟悉的老朋友家那样自在。是不是很特别?而且为了有一个纯粹的阅读空间,所以这里没!有!wifi!
有时候发现这样大小的空间刚刚好,大家都凑在一起看书,也没人玩手机,氛围特别棒~
房间一侧,有一座黑色的楼梯,通往二楼,客居写作者的卧房就设在二楼。
如果你投递的作品能被谷主麦家认可,就会收到理想谷的邀请函,享受谷中三个月的免费食宿,还有机会与麦家交流讨论文学创作。
安心无忧地进行创作,是每一个热爱文字的人的梦想。而麦家理想谷,让他们的梦想不再奢望。
麦家老师曾说,“每个文学青年,刚开始写作的时候都很孤独,也很艰辛。写出来的东西不知是好是坏,也不知投到哪里,我自己就是这么过来的。所以,在没有所谓功成名就的时候,希望能帮助他们。”
藏在阅读区后面,还有一间小房间,同样也都是人人可以进去读书,提供了桌子,可以写作或者做一些摘抄。
小飞君到访的那天,阳光很足,推门而入的时候,彩色的坐垫散落在地毯上,尘埃在阳光中飞舞,窗台上的每株植物都蓬勃生长……简直就像家一样舒适~
来这里的读者,大多都是非常热爱理想谷。有专程从北京过来,7天的行程在理想谷呆了6天的姑娘,也有只能匆匆停留杭州,但依旧特意赶来看一眼的小哥哥……所以笔记本上、墙上、书柜上的空白处,都贴满了书画、明信片、便利贴,还有一些读者的长篇感言。
如果你运气好,也会偶遇到在院子里修剪花草的麦家老师,攀谈上几句。
麦老师偶尔也会邀请一些作家来理想谷与读者见面。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奈保尔、莫言等等,都曾在这里与读者分享读书的乐趣。
理想谷中一切书、茶水、甚至作家的食宿都免费,唯一在书店里可能会花钱的,就是摆放在进门处的爱心捐赠这项公益活动。
这一小块区域的书,是可供购买的,但是全部书款,都是用于捐赠,书店不会拿一份钱。
麦老师希望让更多人去传递爱。据统计,去年有1621名读者参与到爱心捐赠活动中,少则十元几十元,多则几百几千,他们把这些捐款捐给乡村贫困孩子、抗战老兵、有急难的家庭等,帮助了很多人。
大家传递着爱,都其乐无穷。
“读书就是回家”,这句出自麦家之口的话在书店院里的很多小黑板上都能看到,温暖着每一个进进出出的读书人。
很多人会觉得奇怪,理想谷没有任何收益,还要花费房租、书费、管理人员成本、维修等等,是很亏本的事。但在在麦老师看来,他不在乎外界怎么评价他的这种行为,也并不担心理想谷未来的状况。他认为理想谷就是他养的一只宠物,“说好听一点,我这叫有情怀,文学给了我那么多,我应该拿出来一些还给文学。其实,别人怎么说我都不在乎,我就是想做一件自己想做的事。钱存在银行里是个数字,开个理想谷,就是拥抱理想。”
现在这个快消时代,很多作家发展成了编剧不再执笔,而人们也更愿意看单篇的自媒体文章多于纸质书,但一味迷恋这些浅阅读,是很难变得有深度和有力量的。
于是Feekr美物为你们准备了麦家老师的这套作品集,希望有空,大家都可以多读读书。
作品集中包含《解密》《暗算》《风声》三本书,以及手工牛皮本、笔袋、黄铜笔、帆布袋和明信片,更有麦家老师的亲笔签名哦!
如需购买,长按二维码或者点击阅读原文。
往期精选美物
点击浅蓝色字体即可直接跳转至文章。
《有了这些秋冬治愈系保暖神器,都不想恋爱了噜!》
《11款以一敌百的收纳神器,家里从此告别杂乱无章》
《自驾族必备的车载神器,150%提升旅途幸福感!》
《拥有了这些雨伞,你就再也舍不得丢了!》
《只要一顿饭的时间,就可以在餐桌上环球旅行!》
《有了这些高颜值的便当盒,还有什么理由中午不带饭?》
《绿植也有魔力?没想到这些小家伙的出现让家居焕然一新更有格调!》
《可以早起堵车通宵加班,但只要让我美美的睡个午觉就好!》
《你知道吗,只要一盏台灯就可以瞬间提升家居逼格!》
《没有小蛮腰和大长腿,只要选对了项链也能性感一夏!》
《论时尚实用性,帆布包才是这个夏天的IT BAG!》
点击底部阅读原文,进入Feekr美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