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万昊教授
:
博导,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青年项目入选者,江西省杰青。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资源挖掘全国重点实验室教授,食品学院教授,博士生和硕士生导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江西省杰出青年基金、江西省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金和江西省重点项目基金。担任国际著名SCI学术期刊审稿人,包括Analytical Chemistry、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Theranostics、Carbon、Analytica Chimica Acta等。在食品科学、分析科学、生命科学、材料化学等领域开展了前沿性的基础交叉研究,并注重将科学研究与改善人体健康密切关联。其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食品功能因子的稳态化及其精准递送;食品蛋白质组学;功能化纳米颗粒的构建及其在癌症精准治疗中的应用;生物仿生载体的构建及其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截至2023年为止,以第一作者和共同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在高水平期刊上发表22篇学术论文,包括Nature Methods、Nature Communications、PNAS、Advanced Materials、ACS Na
no、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Food Chemistry和Advanced Healthcare Materials等;以共同作者身份参与发表20篇学术论文,包括Nature Medicine、Nature Biotechnology、Nano Today、Chemical Science等。论文总引用4247次。申请和授权专利7项,其中包括3件国外专利。
课题组主页:
https://m.x-mol.com/groups/wan_hao
南昌大学聂少平教授
:
博导,南昌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青、优青项目获得者,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江西省主要学科学术带头人,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兼任国务院第八届学位委员会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评议组成员,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副主编,Food Frontiers创刊主编,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中国食品学报》等杂志的编委,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会理事等。主要从事食品化学与营养学、食品安全与分析,特别是食品复杂碳水化合物(主要为生物活性多糖和膳食纤维)、食物组分与营养健康精准调控等领域的研究与新产品创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等
各类项目30多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含共同)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300多篇,h-index为63;主编中英文著作3部;授权发明专利36件,多次入选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等。获江西省自然科学一等奖2项、江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江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等各类奖励10余项。
南昌大学陈廷涛教授
:
博导,南昌大学药学院副院长/转化医学研究院副院长、生物工程药物江西省重点实验室主任,生物工程药物及其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江西省国家科技创新平台培育平台“生物工程药物技术创新中心”微生物方向负责人。累计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204篇,授权专利40件,其中转化或联合企业共同开发专利14项;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52篇,工作被Nature、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Lancet等多家权威期刊正面评述或引用,被《中国肿瘤营养治疗指南2020》引用收录;担任Canadian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 & Medical Microbiology主编,及其他十余家国内外期刊编委。先后获得江西省I类人才1项,其他级别省级人才4项;获产学研合作创新奖、发明创业奖
-创新奖、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等国家/省级奖励5项;指导本科生获包括互联网+金/银/铜奖在内的国家级奖项22项,省级奖项7项。担任国家基金委函评专家及8个省/市科技项目评审专家;主持国家/省部级项目19项,横向课题32项,总经费逾3500万。与青岛东海药业、美华生物、中科嘉亿、江西善行、善恩康、杭州远大、上海医药、博雅生物等公司研发部门合作,共同致力于益生菌的基础研究与产业转化,开展益生菌临床研究近50项;近5年共给合作企业带来新增销售额13.26亿元,新增利润逾1.9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