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互联网观察网
互联网观察网官方微信。聚焦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提供深入独到趋势分析、干货、微观察。【微信号:hlwgcw】【新浪微博:@互联网观察网】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互联网观察网

中国互联网的焦虑:下一步该抄什么?

互联网观察网  · 公众号  · 科技媒体  · 2017-04-22 16:29

正文

今日头条今年算是扬眉吐气了,哪家媒体不提到它,那就是不客观。


而它在过去四年就只做到了一件事:让6600万用户每天花76分钟看新闻和视频。


在中国,看一个产品成不成功有一个方法,就是看大家愿不愿意抄你,这个角度来看今日头条,那简直是太成功了。


从左到右依次是大众点评,UC头条,WiFi万能钥匙,手机迅雷


除了大家心心念念的「押注内容」,中国当下的产品,包括功能的同质化程度已经到了令人担忧的程度。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现在已经演变成了人人都是功能经理,产品上也变成了「个个都是今日头条」、「个个都是直播平台了」。


今天在中国,我们有无数个「今日头条」,无数个「支付宝」,甚至无数个「微信」,反观美帝,为什么很少出现大家一拥而上去再搞个Facebook、搞个Twitter、搞个PayPal?


现在来看原因多种多样,肯定也不是美国人习惯创新,毕竟现在张小龙开场发布会在国内的影响力也不逊于苹果了,基于这样一种现象,本文试图从产品创新的角度阐述背后的一些原因,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一、渗透率越高,留给对手的机会就越少


除了日活月活,市场渗透率这个指标近年来被越来越多的人用来判断是否该切入一个市场以及模仿一款产品到底还有没有机会。


我们可以先看微信和Facebook。微信在城市渗透率方面,一线城市渗透率达到 93%,二线城市为 69%。在三到五线城市,微信渗透率不到50%,而Facebook也几乎吃掉了80%的美国网民,渗透率越高,某种程度上产品建立的壁垒就越高,留给对手的机会就越少。


近日美团被曝光出在南京开展了打车业务,一开始我们是搞不明白的,不过我们可以回顾一下柳青在去年的中国互联网大会的发言上看出一些端倪。柳青说滴滴的目标并不是从3800万出租车行业里找市场,而是看到了渗透率仅有1%的市场空间,中国城镇人口有8亿人口,每个人一天出门一次到两次,所以8亿人每天出行大概是13亿次左右,大概是在11-13亿次左右,用滴滴现在提供的1400万次出行除以13亿次,这个渗透率也就是1%。


渗透率较低的情况意味着行业的发展潜力也会更大。而美团点评拥有用户近6亿,日订单量超1300万单,移动端月度活跃用户超1.8亿。这个时候去抢这块市场也不能算是冲动之举吧。


美团打车页面


反观Uber,早在2014年就覆盖了美国55%的人口,旧金山的出行市场渗透率也达到了15%,所以Uber剩下的对手也就是只有Lyft了,Sidecar、Flywheel、Via、Curb这些恐怕都不够打。从这点上来看,可不是我们中国的产品经理没事找事干,美帝的产品经理可能很多时候想干也找不到合适的战场。

 

二、中国To C的产品经理早已不比国外差了


从四大门户到BAT称霸的时代,一路狂飙的都是以To C的产品为主,中国的互联网产品从诞生之初就在个人用户体验、个人使用需求上去竞争,美国Top50企业榜中的科技公司呢,有很多像IBM,Oracle,Cisco等这样以To B业务的公司,这些企业向各种互联网公司输送的人才中也以To B的人才为主。


此次的创业浪潮中,中国很多产品在模式上已经慢慢开始被硅谷「抄袭」,创新孵化机构Y Combinator每年会举办两次Demo Day,用来展示美国一些优秀的创业项目,不过2016年秋季的一场Demo Day让所有人都惊呆了,因为「仿佛进入了2014年的中关村创业大街」,我们随手举两个例子:


家政服务平台Miso,有家政需求的用户在平台上发布信息,提供家政服务的人员按需接单,并通过Miso App内置的地图进行定位,导航到用户家中。你确定这不是中国玩剩下的家政O2O?


Miso App界面


再看一款叫做simbi的产品,定位是一个共享经济平台,主要是给用户在线交换技能和服务提供一个平台,你再想想,这难道不是一个豆瓣技能交换小组就能搞定的事情吗?



所以其实你看,在To C的领域,国内的产品在创新上已经不逊于国外了,大量的To C产品和对To C产品深入研究的产品经理们共同造就了微信、支付宝这样的超级App,以及App Store里数不清的山寨应用。

 

三、习惯抄袭带来的后遗症


中国互联网过去20年在商业上取得的成功值得骄傲,不过前10年(从94年北京有了第一个局域网一直到2004年左右),中国是以全盘抄袭的方式度过那段时期的,虽然催生了很多本土化体验极为优秀的产品,但是也留下了后遗症,大家的版权意识非常淡薄。


现在大家做内容的方式很多都是随意抓取其他平台的数据,并不尊重版权,也没有足够完善的法律去监督这种事情。


比如之前有关“脉脉非法抓取使用新浪微博用户信息”的案件在北京知识产权法院终审宣判。根据判决,脉脉需要在网站首页和客户端软件首页连续48小时刊登声明,就本案不正当竞争行为为微博公司消除影响,并赔偿微博公司200万元。这意味着,第三方公司抓取微博数据用于商业化将构成侵权行为,微博可以进行起诉。


脉脉案终审判决文书


200万这个数额有多划算呢我们可以简单换算一下,同为职场社交平台的Linkedin合理估值大概为131亿美金(是以262亿的价格被微软溢价50%收购的)14年的时候就达到了3亿用户,那单个用户的价值43.6$,这样在想想,平台违规抓取的用户数据的价值就远远不止200万了。


如今的明星产品「今日头条」又何尝不是以这种方式起家的呢?早期以低廉的成本抓取各大媒体的优质内容,繁重的事都交给机器干了,等到各家和其清算版权的时候,头条的广告营收完全就可以来覆盖高昂的侵权成本了。

 

四、早期的QQ邮箱是个非常平庸的产品


美国的产品团队做决策是相对更理性,基于数据说话,按理这个一个好理。可惜有的时候中国的产品决策并不基于太多数据的事实,比如近年来代替乔布斯被奉为产品经理之神的张小龙老师在第一年开始做QQ邮箱项目时的经历一度成为互联网行业的负面教材。


当时他们是这么做的呢,一个字,抄。不仅仅是抄微软的Hotmail噢,流程管理,研发设计方法论统统抄上去,结果我们看看产品变成了什么样呢?



这是2.0版本的QQ邮箱,最大的缺点就是没有优点:


  • 5M容量,基本功能,传统UI界面

  • 经常丢信,可用性差

  • 垃圾、病毒邮件满天飞,盗号严重

  • 被列入黑名单,互通能力差

  • 每天登录人不超过30万,发信人不过5万



这是3.0版本的QQ邮箱,最大的缺点就是比2.0版本缺点更多了:


  • 大量采用AJAX,类客户端UI

  • 交互复杂,页面速度慢

  • 后台重构,稳定支持上亿用户

  • 安全、反垃圾能力提高


后话就不说了,QQ邮箱坚持打磨迭代下成为了腾讯内部唯一一个七星级产品,但用张小龙当时的话来说就是“一个非常平庸的团队用了一些非常平庸的方法去做出来一个非常平庸的产品”。这种产品的曲折生长在技术驱动,数据主导的美帝互联网公司很少会发生,因为一旦判断数据不靠谱,产品也就在某个时段夭折了。

 

五、中国产品经理的「黄埔军校」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我们在对比了一些中美互联网产品差异的同时,也发觉中国从抄袭,到微创新,现在又回到了同质化严重,创新乏力的阶段,从这两次腾讯的一些动作大概就能看出一些问题,张小龙亲自抓的小程序沉寂的要比我们的想象的快很多,付费阅读项目也变成了马化腾亲自上阵督促。中国产品经理的「黄埔军校」到底出了什么问题?以把握用户需求为天职的产品经理们是怎么了?


互联网电商从业者龚文祥在微博上发表评论称:


这个世界已经没有无所不能的神人,如最近张小龙与马化腾亲自抓的项目,基本都将以失败而告终,当然无损于他们2人的伟大。如张小龙亲自抓的小程序项目已经失败,马化腾亲自抓的黄金红包与付费订阅号,前景也不会乐观。这个变换的移动互联网世界,已经没有人能准确预测未来,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断试错。


虽然这番评论不能完全断言产品的失败,但至少能够引起更多产品人的反思,很多成为了CEO或者高管的产品经理因为身居高位就慢慢远离用户了,一味地模仿功能成为了常态,忘记了产品经理永远应当是最贴近用户的人,也许只有回归用户,创新才能够不断延续下去。



>>>延伸阅读:中国互联网的抑郁:抄与被抄都很痛



小扎带领的Facebook中一些团队已经骄傲地喊出:“不要骄傲得不屑抄袭”(don‘t be too proud to copy)。根据科技新闻网站The Information发表的文章,Facebook成立了一个“青少年团队”(Teens Team),专门研究如何抢夺Snapchat的青少年用户。


落到具体的产品上,这种策略就更明显了,根据不完全统计,这种喊着口号的抄袭在这两家公司之间上演了不下于五次:


1、2011年,Snapchat因为单纯的「阅后即焚」功能走红,2012年12月,Facebook发布了一款叫做Poke的产品也是类似的功能。(该功能已于2014年5月下线)


2、如果你是自拍达人,对于faceu的那款口吐彩虹的AR滤镜应该不陌生,因为它就来自于Snapchat。Facebook 在 2014 年 6 月上线单独应用 Slingshot,用户可以拍摄视频或照片然后添加涂鸦和滤镜。结局是后者落败,一年之后下线了这个App。


3、其实Slingshot上线一个月之后,Facebook旗下的Instagram 团队也上线一款独立应用,叫做Bolt,并且还加了诸如晃动撤销发送等创新功能,后来也因为用的人太少被悄悄下架了。


4、2013 年 Snapchat的Stories 功能上线,除了可以在照片或视频上添加字幕,还可以将多张照片或者视频拼接在一起组成一个个故事。Instagram 倒好,直接把几乎一比一模仿 Snapchat Stories 的 Instagram Stories 功能加在了产品首页。


5、WhatsApp的限时动态功能Status允许用户给朋友分享照片、视频和GIF动画,而所有分享都将在24小时后消失。这又和Snapchat的Live Stories如出一辙。


虽说之前都不怎么成功,但锲而不舍的模仿抄袭开始对Snapchat造成影响了。



Instagram 于4月14日宣布,Stories 的用户数已经达到了 2 亿,这意味着抄完这个功能之后,Instagram只用了8个月的时间就在用户数上超过了Snapchat。而后者的 Stories 目前每天有 1.58 亿人在使用。


大公司靠快速模仿产品功能蚕食小产品的用户这种现象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愈演愈烈了。时间久了,小公司会抱怨很多时候「创新」只是在给大公司打工趟雷,但反过来看,大公司又有一种恐惧和焦虑是来自于激流勇进的创业者看到了他们视线之外的战场。


Facebook像素级模仿Snapchat;BAT涌向内容分发都想杀死今日头条;支付宝死磕小程序、生活圈,这些都表明了一种焦虑,焦虑中小型选手走在了巨头的前面。


所以大中小各个体量的选手在当下以及未来都必须考虑「壁垒」这个问题,即:你想做的或者正在做的事情,壁垒有多高?


产品功能体验是最没有门槛的壁垒


1、Snapchat


先拿文章开头的Snapchat举例,网络上的年轻用户因为搞怪的视频、涂鸦滤镜和阅后即焚而并非强烈的社交需求(聊天)来玩这款产品,所以可以说它的壁垒还是在产品的功能层面的,当Facebook这样用户规模、收入规模已经很大的公司对 Snap 进行业务上的打击时,它的用户量和获取新用户的能力会受到不小的影响。


图片来源:TechCrunch


图中显示的是每季度每天使用 Snap 人数的环比增长率。2016 年第三季度,Instagram Stories 发布后,Snap 的增长幅度迅速放缓。


想和朋友圈分享搞怪视频、新奇滤镜,我在已经用了多年的Facebook(或者旗下的产品)里就能做到了,为何还要打开Snapchat呢?


2、脸萌和足记


脸萌和足记是2014年里移动互联网里的两个爆款产品。


脸萌和足记


脸萌是一款拼脸App,用户用它来做搞怪头像。半年做到了总下载量3000万吧,一时间在朋友圈、App Store疯狂刷脸,还拿到了数千万的投资,新鲜感很快就过去了,加之功能单一,在一些摄影类软件也具备类似的功能之后,脸萌很快就落后了。


足记是一款图片社交App,用户用它来制作电影大片范儿的图片,就这样一个给图片加字幕的功能,让足记在一个月内获得了160万用户,然而在它火爆之后,美拍等一批摄影类App很快就跟进了,依靠原有的用户基数和实力,后者很快就瓜分了市场。


脸萌和足记的命运一样,都成为了巨头成功背后的注脚。


3、分答


上线仅42天的分答依靠60秒语音问答+1元偷听的功能横空出世,1000万参与用户,100万买单用户,分答可以说是这一波知识付费潮流的引领者。



只从竞争的角度来说,分答作为引领者的地位转瞬即逝,知乎迅速迭代子产品值乎,垂直类社区也快速跟进问答功能,比如脉脉推出了职场问答平台,雪球推出了股票类的付费问答功能,分答的付费问答模式的壁垒同样还是在产品功能层次的,本身有一定积累的平台来抢占用户和市场,分答必然会面临挑战。结局很可能就是你变成了别人产品的子功能。

 

用户关系链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壁垒


现在我们都倾向于认为,中国已经很难再出现BAT这个量级的互联网公司了。所以针对壁垒我们就拿这三家来讨论。


BAT里面,腾讯的用户关系链是基于社交的,阿里的用户关系链是基于商品服务交易的,百度的壁垒则是技术,然而搜索上的技术优势在这几年已经被竞争对手追上一些了,人工智能那边还不如腾讯搞几个围棋AI闹得动静大呢,就暂且不表了。


腾讯和阿里的用户关系链一个基于社交一个基于交易,两者不同,两边的用户迁移成本就会很高,所以在这两家之间你很难看到「影响对方在中国互联网历史上的地位」这种级别的竞争。


腾讯基于社交的用户关系链的构建有一部分要归功于微信,微信所占据的社交壁垒已经让它的存在超越了App本身,你可以用微信干大部分事情,它也承载了绝大多数中国人的数字生活。



不下载摩拜单车的 App,一个普通用户几乎可以享受摩拜单车的所有基础功能。


社交壁垒给微信带来了不少优势。微信作为一个强关系的社交平台,做起垂直业务来更加容易了,拿最近火爆的共享单车来说,摩拜单车接入微信扫码之后算是轻松拿到了一个小程序的线下流量入口,而对于摩拜来说看起来是把自己的用户直接交给了微信,想象力贬值了不少。


而作为工具型产品的支付宝想打穿这一层社交壁垒,可惜场面一度十分尴尬,效果平平就不说了,闹出的圈子事件还搞得母公司的董事长出来写信认错,以至于支付宝做社交都成了用户茶余饭后的笑谈。


有了这层壁垒的微信考虑的更多的是机会成本(业务的取舍)以及除了即时通讯,用户在微信上应该做什么?订阅号、服务号、小程序和去中心化的传播方式让我们从张小龙的克制中看出,未来和交易相关的收入更可能成为主导,而非广告。

 

已经形成壁垒的公司,也从来不敢放松警惕


在互联网这样一个急剧变化的市场里,很少有人能保证有一招可以一劳永逸。还记得PC时代新浪是门户的标杆,但移动互联网时代来临的时候,门户时代的玩法又不完全管用了,然后又开始发力长文章、短视频、付费问答等新的内容分发形式,以防被今日头条弯道超车。毕竟今日头条也开始了短视频、问答、社交化。


新浪微博和今日头条的「微头条」


不久前今日头条上线了类似微博的产品「微头条」,和早期的微博采取了一样的运营策略,大量拉拢明星名人做大V用户,颇有叫板微博之势。


自媒体企鹅生态也在一篇文章中表示,「与今日头条反目的曹会计,真心称得上狠上加三分。虽然不清楚张一鸣是通过什么手段逼着微博离场的,但3年赚了20倍的曹国伟仍显然很不高兴。这才有了今日头条刚刚Close D轮,微博就赶紧跟一点资讯抱在一起,甚至把最核心的短视频、直播和视频资源拿出来。微博在扶植一点资讯同时,还早早就开始加码对本已放弃的移动新闻客户端的投入。」


所以在一个变化的市场里,你的核心竞争力可能是需要动态调整的,而微博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一个碉堡可能还远远不够,你需要多个碉堡围成堡垒。每个季度阿里巴巴公布财报时,大家都会死死盯住交易额(GMV)这个指标,早些年阿里在各个领域的投入也让人表示并不理解,结果2016年马云一句话「GMV从来不是我们的核心指标,商业的基础设施才是。」以及季报中不再展现GMV数据(改为年报中披露)的决定让投资人和外界看明白了阿里的四大业务矩阵(中国零售平台、云计算、数字媒体和娱乐、创新项目和其他业务),股价蹭蹭地涨。


因为原有的优势而忽视了对未来的长远考虑也会削弱竞争壁垒。移动互联网时代,一个完备的账户体系是不可或缺的资产,阿里的账户体系包含了你所有的金融生活,腾讯的账户体系中包含了你所有的社交关系。而百度呢,因为账号体系的薄弱带来的用户关系链缺失让它在日后的交易型业务中有些力不从心。


互联网经过短短几年的充分竞争,已成为人们所谓的“传统领域”,这种抑郁的痛才是商战中的平常事,当人们真正习惯,互联网这个莽撞的少年才真正走入社会,长大成人。


综合自PMCAFF(id:pmcaffcom)



·END·

专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O2O、电商、P2P领域。

提供深入独到趋势分析、干货、观察。

搜索公众账号“ hlwgcw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