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书房记
书房,读书人最后的精神家园。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单向街书店  ·  【单向历】2 月 3 日,宜认输 ·  3 天前  
十点读书  ·  最适合自驾的北方城市,海景和海鲜都绝了 ·  2 天前  
单向街书店  ·  【单向历】1 月 31 日,宜丢弃 ·  6 天前  
樊登读书  ·  新的一年,把自己重新养一遍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书房记

路遥在人间,在人间的路遥

书房记  · 公众号  · 读书  · 2024-11-16 07:00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无法从容的人生:路遥传》这本书的内容和特点。作者通过描述路遥的人生经历、创作历程以及他在文学领域的成就,展现了路遥的立体化、复杂化和本真的形象。文章还提到了其他路遥传记的特点,以及这本书与其他著作的不同之处。最后,文章强调了这本书对于理解和感受路遥的重要性。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书籍介绍

《无法从容的人生:路遥传》是王刚和王晓飞合著的传记,记录了路遥的人生经历和情感世界。这本书通过地理文化的溯源、贵人谱系的梳理、多元视角的提供和交叉学科的剖析等四个特征,还原了路遥的人生境况。

关键观点2: 书籍特点

本书关注路遥的多元性和延展性,不仅关注他的苦难抗争和困顿,也展现了他不同视角下的多面性。通过多重当事人话语,为我们提供了平视对话的通道,使路遥形象有血有肉、真实可触。

关键观点3: 书籍价值

《无法从容的人生:路遥传》对于理解和感受路遥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帮助我们了解路遥的人生和创作历程,还为我们提供了理解他作品的新视角。此外,这本书对于人生迷茫期的读者也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正文


文 / 卜文哲




遥想路遥,我总能想起烟圈升腾下他那敦厚的面庞和孱弱的形象。他是文学上的强人,执着于文途,阔步向前,不断进行自我的超越与攀登。四十二岁,正值壮年,却如璀璨的流星一般划过夜空,在读者心里留下了永恒的轨迹。



回望路遥,追寻他的足迹,王刚、王晓飞新近出版的《无法从容的人生:路遥传》给我们提供了走近路遥情感的支点。王刚、王晓飞在这本传记中采取的立场是人间路遥,趋近于一个真真实实的路遥。可以说,这本路遥传记塑造的是一个立体化、复杂化、却又本真的路遥,阅读其中的文字,仿佛能感触到人物的声音与时间中的余温。


可以发现,目前学界已有多部颇具影响的路遥传记。张艳茜的《平凡世界里的路遥》情感细腻,从“七号病房”写起,以同事的角度追怀了与路遥相处的点点滴滴。海波的《我所认识的路遥》从朋友角度出发,叙述与路遥交往的细节,附录了路遥的书信,留存了路遥为人待友之道的一面。厚夫的《路遥传:重新开启平凡的世界》站在延川同乡的角度,学理性强,将路遥的史料一一钩沉。王刚是路遥清涧的同乡后辈,多年来,追随路遥的步履,做了大量工作,之前有《路遥年谱》问世。这本合著的《无法从容的人生:路遥传》很好地发挥了其考辨史料的功底。


读完这本传记,可以看到这部著作的四个特征:一是地理文化的溯源,二是贵人谱系的梳理,三是多元视角的提供,四是交叉学科的剖析。为还原路遥的人生境况,两位作者采取的是回到历史纵深处,找出路遥生活的历史、文化、地理语境,考证出了陕北地理多元文化与路遥创作的水乳交融之处,这在此前的路遥相关文论与传记中是少见的;路遥的成功之路充满曲折,但好在不断有贵人相助,这本传记对诸多贵人进行了细致梳理,使读者更能体会到路遥之所以成为路遥背后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对于史料的求证和考析,本书两位作者采取了当事人之说与史实相互印证的方法,提供多种看法,无限趋近于历史真相,使我们看到了历史的复杂与多元,给了我们抵达多重面孔下的人间路遥的路径;作者还运用了文化人类学、心理学、影像学等方法,对路遥无意识下的行为习惯进行了把握。


路遥在人间,在人间的路遥。之所以说这部传记是人间路遥的书写方式,还源于该著不仅关注到了路遥超越苦难本身的抗争与困顿,也写了不同视角下路遥的多面性与延展性。正如路遥本人所说:“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己去争取和奋斗。不论结果是喜是悲,你总不枉在这世界上活了一场。”这是路遥写在《平凡的世界》中的一句话,也是人间路遥向这个世界发出的一句心灵独白。


《无法从容的人生:路遥传》沿着多重的当事人话语,为我们走近路遥提供了平视对话的鲜活通道。正因为如此,这本传记里的路遥形象才显得有血有肉、真实可触!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