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重构自己
无论你是陷入迷茫的大学生、还是初入职场的小白新人,「重构自己」将帮助你完成从职场小白到专家高手的进阶之路,学会自我管理、快速提升职场技能。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大力如山  ·  ·  昨天  
薪人薪事企小薪  ·  想开后的职场人,都有哪些特征? ·  昨天  
中国人力资源  ·  明确了!二次合同后公司不续签是否要赔2N?人 ... ·  2 天前  
插座APP  ·  当我问DeepSeek,“过好这一生”的真相 ... ·  2 天前  
HRTechChina  ·  开工大吉,2025万事兴隆!🎉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重构自己

你那么优秀,为什么大公司不要你?| 职场众生相

重构自己  · 公众号  · 职场  · 2017-08-21 17:31

正文

本文作者:文叨叨

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文叨叨的斜杠生活(ID:wendaodao666),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大家好,我是 Taka。


工作了两三年的朋友想跳槽时,可能会面临被心仪的大公司拒绝的情况。


也许你认为你已经足够优秀了,但为什么那些大公司还会拒绝你呢?


今天我邀请了 新朋友 文叨叨的斜杠生活(ID:wendaodao666) 来跟大家分析一下,创业小公司和大公司各自不同的用人需求,以及在给大公司投递简历的时候,你在制作方面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希望这篇文章能对你有所帮助。



最近连续接了好几个咨询,很巧,咨询者都是两三年工作经验,想要跳槽去大公司的。


他们的问题是:我在小公司积累了这么多经验,几乎什么工作都会做,产品运营商务一手包,就差去抢保洁阿姨的饭碗了。 我一身武艺,为什么投给大公司的简历,一个个都石沉大海呢?


大多数普通人,刚毕业的时候只能拿到小公司的 offer 。所以,先在小公司历练,然后跳槽去大公司,就成了很多人的职业发展路径。


但,理想是美好的,现实往往很骨感,进大公司的路似乎没那么顺。


我发现,此类应聘者通常会在3个问题上,踩坑:


1.你很优秀,几乎全能, 大公司需要全能优秀的人才吗?


2.你很优秀, 但为什么你 的简历看起来那么平庸?


3.对于大公司的高门槛,有一种错误的想象和想当然。




创业公司需要全能人才

大公司更喜欢专精人才


在众多咨询者中, w 同学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


他说话非常直接:我就是想咨询如何进入一个成熟,有名气的大公司。你在大公司工作过,知道里面的门道,我就想找个明白人问问,为什么我投给大公司的简历,都杳无音信了。


我被他的坦率吓到,好像一瞬间无法回答诸如「大公司有什么门道」这种问题。


当我角色还原到公司面试场景,便瞬间发现了问题所在。


w 是北京普通院校工科背景,毕业3年,呆过2家互联网教育公司,主要做运营,同时还兼职搞一个自己的创业项目。


这3年,他几乎什么工种都做过, 产品运营、内容运营、数据分析、广告投放、新媒体、线下活动,甚至在某个阶段因为公司的前端开发人员突然离职,他还花了1周时间自学前端,并且还真的做上线了。


这么一个「优秀」到无以复加, 简直一个人当10个人用的「好员工」, 为什么不被大公司青睐呢?


其实道理很简单, 创业公司更想要全 能型人才, 因为预算少,一个人能干10个人的活儿,简直梦寐以求。



但是大公司就不一样了。


大公司的招聘逻辑是:


我部门目前共10个岗位,因为某员工离职或者其他原因,现在空出1个,需要补缺。


那么,在我心里对这个岗位员工的能力,特长,甚至工作年限等,有一个清晰的人物画像。嗯,大概要找个这样这样这样的人。


于是,带着这样一个数据库,去扫描我看到的可能100份简历, 经过一个心理预期匹配的过程。


这个数据库大概包括3个能力必备项,2个素质项,1个开放性潜力项。


而所有这些数据, 是基于我的某一个特定岗位的, 比如内容运营,用户运营,甚至更细到我要找一个用户运营里面,专门做用户反馈、收集和分析的。


总之,大公司要招的,一般是某个具体岗位,对应若干能力项,这些能力最好是与岗位严格匹配的专精经验和技能。哪怕你其他方面比较弱,也没关系, 因为定岗定责,较少交叉。


这也是大公司的职业性所在, 术业有专攻, n 个术业有专攻的人,才能组成一支更强大的队伍。


上学的时候,老师希望你是全科满分,不要偏科。工作后,老板大概更希望你某一科满分,哪怕其他科目全是0分。


因为,其他你不擅长的,并不需要你做。有其他此科满分的人来做。


所以,当像 w 同学这样一份, 几乎全才到毫无特点的简历摆在我面前,作为面试官,我是迷茫的。 我在岗位数据库扫描过程中 ,找不到哪个岗位跟他匹配。


当然,我也不会花时间去帮他匹配,因为特点明显的人,一抓一大把,何必浪费时间。




能力100分,简历看起来只有50分


有人可能要问了,那像 w 这样的人很多啊。他们在小公司,就是需要做那么多事情,而且真的是练出了一身武功,难道就无用武之地吗?


当然不是的。


通过当面的咨询,我了解到,虽然 w 同学这3年做了各种事情, 但他最喜欢,最擅长,并且业绩最突出的,是用户运营。


在这一块他其实有成绩也有心得,单从能力上看,如果去应聘一个大公司的用户运营,应该问题不大。


毁就毁在,洋洋洒洒3页纸的简历, 写了100件事情,反而把他最闪光的这一点给淹没了。


我也是跟他聊了1个多小时,一点点去挖,才挖出了他的特点。


而这些特点,在他的简历中,几乎一笔带过,轻描淡写。


我问他,为什么没有重点写用户运营?


他说:我以为是能力越多越牛,没想到大公司是这种办事逻辑。



如果你也想跳槽去大公司,我想你至少要定制这样一份简历:


1.整个简历篇幅控制在 1页纸之内。


2.选择你做过的事情中, 最擅长的那一项去写, 其他项直接删掉,或者略写。


3. 描述能力时需要包括: 我做了哪些事,有哪些成绩(最好数字化证明),做这些事情让我获得了什么样的能力和技能,在这一类的工作上我有哪些自己的心得和方法论。


4.写简历时, 脑子里锚定某个岗位,不要漫天去写。


总结起来就是,让你的简历锁定1个具体的岗位,写你的一个主要擅长项,用业绩证明你擅长,用方法论和心得证明你有潜力,会思考。



大公司要求高,不止要求能力,

更要求职业素养


说到大公司的具体能力要求, w 同学愤愤不平地问我:大公司到底要能力高到天上的人吗?为什么我经验攒了这么久,还是够不到。


其实,从看到 w 简历的第一眼,我就知道他不是大公司需要的那类人。


他的简历密密麻麻写了3页纸, 中间夹杂着各种字体,各种字号,以及大大小小的格式错误和错别字。


并且,这个在简历上用了一张墨镜生活照的人,在最后霸气写到:我要去成熟有名气的公司,中秋节连月饼都不发的公司就算了。


扑面而来的功利心,吊炸天的语气, 一堆堆不职业的小毛病, 透着一股戾气。


咨询的前一天,我跟我家先生抱怨:明天的这个人,感觉很难对付啊,应该是个刺儿头。


不过,为了不食言,且为了满足我的好奇心,我第一次带着「保镖」去了咖啡馆,哈哈。


可想而知,如果是招聘官,也是避之唯恐不及的,简历分分钟扔进废纸篓。



我认为所有招聘的逻辑都一样: 这个人的能力够强, 我刚好需要他这方面的能力,同时, 这个人有基本的职业素养, 没有难以容忍的小毛病。


大公司的话,这几点都非常重要,尤其是职业素养和习惯。


毕竟大公司的很多工作都是 流程化 的,人们普遍的职业素养和职业习惯也是被训练过的。他们宁可在能力上给你时间去精进,也不愿意多花一分钟用来帮你捋顺职场基本素养和习惯。


更何况,他们完全可以招到,这几项都高分通过的人。


所以,这样看来,确实门槛是高的, 但绝不仅仅是指能力,可能还包括情商,职业素养,习惯等等。



不管你是什么性格和背景的应聘者,我想,你的简历中至少要做到以下几点:


1.专业严谨。


简历排版简洁、清爽,没有错别字,使用正规履历照。


2.收起锋芒,体现职业性。


工作中 首先是一个职业选手, 然后才是一个有特点的职业选手。不宜在简历中暴露自己太多企图心和功利心。


毕竟,筛选简历的人,也是在为自己筛选未来朝夕相处的同事。(当然,遇到善于识人的面试官,这个坑在简历中避开了,面试中也无处遁形。)


3.自信而不自负。


有能力是好的, 拿数据说话, 拿事实举例 即可。保持职业的姿态,语言不要太过不屑一顾或松松垮垮。



到这里,我们回答本文题目的问题: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