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当前,人人抗疫,教育人自然也不甘落后。再加上停课不停学的号召,自然就积极投身网络直播的洪流之中,并谦逊地称自己“十八线主播”。这几天老师直播,学生撒花,网络上一片热闹景象,老师也兴奋,学生也兴奋。甚至有教育研究者以为教育的“互联网
+
”时代终于到来了。
但是,对此,我有自己的看法。网络直播其实与真正意义的教育并不是一回事。首先我们看看网络主播们为什么会“红”?网络直播,一般来说会有这么几种:秀场直播、游戏直播、全民直播、购物直播等。主播走红,要么是走技术路线,是某一方面的大拿;要么走生猛路线,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要么走颜值路线,干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我颜值在线;要么是走媚众路线,你们爱看什么我播什么。但这个行业的本质是“流量至上”,做什么,呈现什么都不重要,流量才是最重要的。所以网络直播的架构和主播呈现方式,都是为了实现“点击量最大”这个目的。而且,作为一种业态,它并不在乎某一个具体的主播能够持续多久,反而是希望快速的迭代,让人们永远有新鲜感。所以,我们各位“十八线主播”,这两天都可能很“爽”,学生们一片赞美,就差“老铁来一波
666
”了。但是过不了几天,在这样的直播的狂轰滥炸下,谁还有心情陪着玩呢?因为教学有教学的计划与规律,不可能始终让学生保持“老铁”的心态。再过一段时间,怨声载道也是可以预料得到的。
但是,一方面,疫情不除,我们绝不出门,网络教学是一种当然的选择;另一方面,互联网技术对于教育的介入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如果我们在这个阶段能够寻找到一种合理的在线教育的方法,将坏事转化为好事,说不定还是教育业态革命的一个契机也未可知。要教育革命,自然要知道当前教育的痛点是什么。其实当前教育最大的痛点就是教师越教,学生越不学,即便学,也是为学而学,为考而学,学习的主动性消失殆尽。所以,想靠网络直播解决这个问题其实很难,学习主动性的关键是学习意义的发现,这不是靠颜值、靠各种“梗”或者靠出乖露丑可以解决的,它更多依靠学生自我的发现与觉悟。那种颜色诱惑、画面吸引、语言轰炸、套路承袭、双击
66
都不足以解决这个关键的问题。
都说网络是一个“无主之地”。这虽然让很多人忧心忡忡,但是这个是互联网本身的技术架构决定的,是客观现实,对于教学来说,这个特点恰恰是可以加以充分运用的。“无主”的结果就是只能自己来做主,所以,现代教学最好的办法就是“情境”(这个“情境”可以是真实生活中的切实的问题,也可以是教师“设计”的情境)中的自我发现与自我觉悟。让学生自己对教学资源进行加工、构建、再现、创造。教师的责任则是通过质疑解惑,共同探讨来促成学生知识的建构与实践范式的形成。所以,最好的在线教学方式应该是学生在特定的情境或者任务驱动下的在线学习资源的自学习,然后带着问题、思考通过在线的交互平台与教师、同学或者其他相关人员的互动研讨,然后再完善、温习、作业,最后呈现并获得相应的反馈,一次作为一个相对完整的在线学习单位。这种先学后议的在线学习方式,应该可以改变当今教育意义缺失、过程趋同、主体丧失的尴尬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