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感觉,一进入大三心态完全不一样了!
图源 小红书
一条关于大三的一条小红书,炸出了很多大三的同学,在评论区分享自己大三的现状:
同学A:
“开学前我还是大二,开学后我成了大三老登(身上莫名就多了一丝老人味),以前我还会装模作样地说我们不能焦虑!现在对不起,原来我比谁都焦虑…🙇♀️”
同学B:
“我们大三课暴多……完全没有时间去干其他事情”
同学C:
“怎么感觉他们都有事情做啊!为什么我这么闲,到现在感觉自己没有什么实际能力,不知道大三该如何提升”
大三上究竟是什么“妖魔鬼怪”,是过度“妖魔化”,还是真“分水岭”?如何才能百分百地利用大三上的时间?
大三意味着大学开始进入下半程,被新鲜事物充斥的大一大二已经过去,同学们在大三
迎来了成长的爆发期
。
虽然大三上没有像大三下那样迫切需要作出选择,但它更像是一个
迈向社会前的最后“缓冲期”
。
初入大学,就像个好奇宝宝对什么都有新鲜感,面对“百团大战”、部门招新更是跃跃欲试,然后跟室友一起加入了校学生会。
虽然每天嘻嘻哈哈,但四级考试
也是凭借高中英语水平裸考拿下
。平时参加一些学院和学校的活动图个乐,再参加一些竞赛,拿不拿奖不重要,
主打一个重在参与
。
大学期末考试一开始还很害怕(虽然还是临时抱佛脚的),但比高中简单多了,简直手拿把掐。
留在学生会做了部长,依旧是参加了一些活动和竞赛,
并且开始拿一些奖项了
。
期末考试虽然还是临时抱佛脚,因为增加了很多专业课所以也不像大一那么幸运了,
成绩有所下滑,稳定在了一个不高不低的分数
。
总结:有些许忙碌但渐入佳境,相当于是甄嬛正值平稳上升期,已经当上莞嫔了。
而大三的你,可能会面对一下子课程的变少,部门可能也交给大一大二的同学了,
强烈的“急转弯”让很多和你一样的大三生都不适应。
图源 小红书
有点像盛极而衰的甄嬛,
下一步就要去甘露寺“沉淀”了
(bushi)
。
你可以选择在没有课的时间里,享受大学的安逸时光;也可以选择在大段的空闲时间里去进组做科研,或者去找一份专业相关的日常实习。
每个人的想法不一样,
同级的同学和朋友要
么在准备保研,要么出国交换、攒实习、和组里的老师搞好关系。
大家好像在快速分流,都在找属于自己的频道。
首先大家完全不必紧张焦虑,
不仅你焦虑,北大的也焦虑,全国的大三生都焦虑
(一起比惨痛苦减半👽️)
。
那该如何利用大三上的时间去安排自己的未来呢?各个事物的优先级是什么呢?
第一步我们先来理清大学生常见的对未来大致的发展想法。
以下是最常见的五大毕业选择总结版的 SWOT,同学们可以横向对比,进行选择和比较。
理清自己的想法有很多方式
,可以和往届学长学姐沟通自己的想法,也可以寻求就业办老师指点,或者网络上以及通过专业人士获取各方信息进行综合比较。
如果还是很纠结,其实也可以同步推进,
优先提升多种选择都看重的部分
。比如,一部分同学可能在
保研和留学之间犹豫
,像一些标化成绩等通用事项就可以首先准备起来。
比起纠结停滞不前,“行动起来”是缓解焦虑最好的办法。
有留学、保研、考研想法的同学,如果你大三还有不少课程,
那么大三上将是提升绩点的最佳时期
。因为大三下往往代办事项非常多,所以大家一定要抓住这个时间节点,要尤其注意专业课以及和目标专业有关的课程分数。
更多 GPA 提升技巧戳
👇
如果之后考虑就业或者留学,
尤其是
文商科的同学
,可以在大三上或者寒暑假期间做一段扎实的实习。相比大一大二,大三的同学经过前期实践经验的积累,更容易找到高阶的实习。
实习可以帮助你深入了解你感兴趣的行业,甚至是获得转正机会的通道;对于留学申请,实习也是你向招生官展现实践能力的方式。
对于想要转专业的同学来说尤为重要。
因为我是纯文科转商科,
最为重要的就是与专业匹配的实习。
大三加入棕榈后,我在老师的指导下马上开始了实习背景的补充。
在和棕榈的种子
老师讨论后,老师建议我如果我要往新媒体方向发展,那最好需要补充一段像
4A 广告公司这样的实习作为过渡,所以我立即去做了实习。
这段实习里
我主要做的是 PR 岗,更偏向 marketing 的公关运营和品牌管理,对申请 MAI 和 New Media 这两个项目都有帮助。
像
CS、EE、材料、生物等专业
的同学(还有一些研究属性的人文社科专业,比如东亚研究、人类学、哲学等)可以
在大三上这个时间,跟着自己学校的老师或者找到其他途径去做一个成熟的科研项目。
对于申请海外硕博的同学而言,
海外长期深入科研>国内长期深入科研>海外短期科研>国内短期科研。
近期陆续开放的
高含金量暑研项目也值得关注
,同学们可以现在开始准备材料对照时间提交申请,为明年大三下的暑假做好准备。
暑研具体开放情况和申请要求戳👇️
除此之外,海外交流交换项目也很适合
有留学和保研想法的同学
,
一般海外交流交换项目都会提前几个月开放申请。
*寒假交流和春季交换项目申请的 DDL 一般是 10 月- 11 月。
如果是想在寒假或者大三下进行交换的同学,最近也可以提前开始关注各个学校的官网动态,准备申请材料了。
GPA+标化成绩≥相关实习、商赛和科研经历≥海外经历≥社团和志愿者活动
GPA+标化成绩≥相关实习和科研经历≥海外经历≥社团和志愿者活动
GPA+标化成绩≥相关科研经历和实习
≥
海外经历和相关比赛
如果害怕错过交流交换、暑研暑校等重要开放信息
欢迎扫码添加小助手获取一手信息
提前进行咨询
大三考虑留学完全来得及
,很多同学都是从大三才开始准备留学,并且拿到满意的 offer 的。
1️⃣
查漏补缺
保持和提升 GPA
2️⃣
准备语言考试:
语言考试很难一次考出满意的分数,因此越早准备越好,有条件的可以参加考试探探底,了解一下自己的水平,再按照单项逐个击破。
3️⃣
选校定位查官网:
一旦确定留学后,就可以开始做 research 了(无论是学校官网还是各种社交媒体),
如果想申请的专业/项目有先修课要求,在大三还可以选修一些先修课。
1️⃣
软背景提升:
如果大一大二没有或者缺少相关实习的同学,寒假是一个补充背景的好时机,还可以为大三暑假找到 big name 实习积累经验。
2️⃣
参加 GRE/GMAT 考试:
如果心仪的项目需要带 G,寒假可以开始备考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