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识局
欢迎关注识局!我们提供一手的政策资讯,并有丰富的线下活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新闻网  ·  证监会发声,涉楼市股市 ·  昨天  
人民日报  ·  学霸情侣,双双直博! ·  2 天前  
人民日报  ·  【夜读】这篇夜读,谢谢你的暖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识局

过来人的心声:关于考研、择校、学习和实习

识局  · 公众号  · 社会  · 2016-09-25 10:11

正文



文/Koko
(识局微信公共账号zhijuzk)



编者按:
 
这个九月,在识局实习的研究生MM很忙,除了老板交代的任务,公司学校两头跑,中间还请了一天假,因为要做硕士研究生的相关迎新工作。不亦乐乎。
 
关于应不应该读研的话题,还在办公室掀起了一场小讨论。恰Koko童鞋前来投稿,从个人经历来探讨应如何选择。虽然她自称学渣,但每个知道自己要什么的人,最终才是清醒而无悔的。



关于考研的道路
 
和很多学霸不知不觉就保研保博的经历相比,我的经历堪称学渣。
 
先赘述一下历史背景。作为一名02年参加高考的江苏省考生,我们这届学生的经历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因为当年是“大综合”,全部九门功课,分为四张卷子:语文、数学、英语,以及大综合卷(包括了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地理、历史全部6门功课),再加上之后的估分填志愿的填报方式,那届一定有不少人和我一样,被虐得死去活来。
 
嗯,我只能说,运气差了点。我们也不知道为什么高考改革的决定在我们高一入学时就听说了,但是一直到高三才定下最终方案。若是学霸,那必然怎么考都是可以进好大学好专业的吧。但作为一只学渣,我02年的高考结果就是:估分填报考南师大,结果那一年超多人挤在这个志愿上,南师大的最低录取线超过一本线30分左右,远远超过同济大学在江苏省的分数。本人毫无疑问地被挤了出来,最后进入一所并不著名的理工科为主的学校。而且,我报考的是法学专业,号称十大最难就业的那个。
 
学渣一般比较容易接受现实,死去活来想不开的时候比较少,大学里也就似水流年得过去了。我没有获得本校法学院的保研名额,觉得也没什么好遗憾。站在大三大四的当口,大致处于这样的状态:没有挂科,对法学保有继续学习的兴趣、对直接参加工作信心不足。 
 
然后问自己,毕业了,你往哪儿去?
 
就业?法学的就业很难,非著名大学的法学院学生更加难。更何况,本人老家苏州还算是经济发达地区,这点资历想找份好工作真的很难啊。
 
考公务员?额,实话实说,那一年本人半裸考考上了某区的司法局,笔试是第二名,但一向很少有势在必得的气势,面试依旧维持第二名,恰好人家只招一名公务员,就成陪练啦。
 
考研?是的,深思熟虑必须考研,我是这样跟自己说的:
 
1、 我喜欢法学这个专业,而且我专业成绩不错哦(自认为,如果看总成绩排名的话未必)
 
2、 既然已经读了法学专业,总归要读点名堂出来,出国镀金太贵,那就找个国内不错的学校,镀镀银吧(当然,本处有法学学科的特殊性,如果是理工科的话,肯定不是这样的)
 
决定考研后,第二个要解决的问题是报考哪所学校。一般考生总归是根据自己水平挑选学校。我想强调的是,我个人认为,不应该是这样的。如果仅仅是勉强就读,不如把这三年时间花在积累工作经验上。
 
考研和高考相比,应该更加重视就业问题:既要考虑报考学校的就业情况,也要考虑报考专业的就业情况,还要特别要考虑学校的地理位置。学校的地理位置则决定了你在研究生阶段的学习资源的广泛程度以及实习机会的数量和质量。就法学而言,经济发达地区的法律服务需求总比经济不那么发达的地区要多;公司对于法律服务的需求总比工厂要多。
 
本人并不喜欢研究理论,而喜欢法律实践。所以我报考了上海一所政法学校,按照我对自己的认识,我就需要找一所在经济发达地区的、有良好口碑的学校。 
 
确定了目标后,后面的日子就是复习迎考。没什么特别的经验,就是每天按照定好的计划专心看书和不断做考卷。期间各种招聘会完全就没参加。因为挑战也是有的,我所在的那所理工科大学的法学院,在过去十年貌似还没有人考上过我目标学校的研究生。
 
最终本人考试运还算不错,总分超过录取分数40分左右考取目标,专业排名还挺靠前。
 
当然要说一句的是,本人没有任何背景或捷径,但也没有特别重大的经济压力,所以考研和读研,对我而言,属于得之我幸,不得我命。而如果是经济压力比较重大的同学,我个人认为要谨慎,千万不要有一考就能考上,或者考上研究生就能够“开启人生新篇章”的幻想。
 
我自己的经历告诉我,考研看得见摸得着的唯二的好处是:1、用比较柔和的方式实现从学校到社会的过渡,因为你可以适当的参加各种以工作为目的的实习;2、有更多的时间准备和通过司法考试,将来就业多一块敲门砖。其他的都属于德智体美劳型的加分项,如果在四年的本科学习中都没办法静心参悟,那指望在研究生阶段顿悟也是小概率事件。



关于导师和实习
 
报考研究生之前,最好对学校的导师有基本的了解,适时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导师有不同的教学方法、脾气性格,理想的状态是一个立志于做学问考博考博士后的学生,最好找一个一样钻研学术的导师;一个致力于做实务的学生,最好也找一个执业经验丰富的导师;也要做好准备,万一你和导师并不那么合拍呢?
 
我导师是一位副教授,也是一名律师,对我们的学业非常关心,乐意分享他的教学经验和律师执业经验,愿意介绍和联系已经就业的各路师兄师姐来给我们交流经验:考公务员的经验、工作的经验、写论文的经验、面试的经验……愿意督促我们发表撰写、修改和发表论文;愿意为我们的职业规划把关。遇到这样的导师是我的幸运。
 
导师的作用,是完成教学任务督导专业学习。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必须是独立、自主的学习。像我的导师这样给我们很多额外资源的前提,是导师本身自己要有很多资源。在北京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的院校,各路导师确实是有资源优势的,但是导师自身的压力也很大,我的导师之所以没有把这种压力传导给我们,是因为他本身性格温和淡泊,加之有没经济压力,既不兼任行政管理职务,也不准备死拼职称。
 
还有一点要说的,导师有资源不等于导师要把所有资源都给你,所有指望导师无私奉献甘当蜡烛的想法都是不切实际的中二病。大部分导师自己有教学、科研任务,有行政职务的还有很多管理工作,在外执业的还有自己的案子要负责。在研究生学习阶段,每个学生必须要独立安排自己的学习计划和方向,不能指望导师围着你一个人转或者给你一套万宝全书解决你的各种问题。
 
以我自己的专业为例,我们全班大约32名学生,大部分在通过司法考试后就开始了专业实习:有跟导师做课题研究的,有参加律所、公司实习的。大家都普遍认为,法学毕业生难找工作,是因为实践法学需要有长期的专业经验积累、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理性开放的思路、清晰美观的工作成果……所有这些,都需要专门的学习和训练——而不是学校里的功课、书本可以给我们的。
 
我选择去公司做法务实习生,在一家房地产公司(港资公司,法律经理本身也是复旦毕业的研究生)做法务助理,主要工作就是起草和修改合同、协助正式员工完成所有和法律有关的公司事务。在实习工作中,我才真正开始理解什么叫做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我在实习过程中观摩、参与了许多高水平的商务谈判,全面了解了公司法律部门和公司本身的运作,真正了解了什么叫做沟通技巧……我学会了如何撰写一封合格的工作邮件,如何起草各类法律文件:合同、补充协议、备忘录、会议纪要等等,如何做出简明扼要的PPT……
 
本处要插播一段我对于“写报告”的认识。在熟悉了公司的各部门运作之后,我觉得有必要纠正大家对案头工作——即各类书面工作的偏见。以我所见,公司各个部门都有广泛的书面工作,所谓的“写报告”在实践中非常重要。以我法务部的工作为例,我要根据物业部门的“报告”联络保险公司处理各种险情或索赔;根据财务部门的“报告”跟进各种欠款的追踪进度,判断是否存在违约等风险;根据市场部门的“报告”,恰当的调整合同条款;我自己也要整理各种资料数据形成“报告”,向管理层汇报具体的工作事项……我的老公是工科生一枚,日常业务中各路邮件、报告、PPT、宣讲资料准备的一点也不必我少。
 
回到正题。我认为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必须建立在对自己有清晰认识的基础上。是否读研以及如何安排自己的学习计划是一件非常私人的事情。读研究生只是学习过程的一个阶段而已,一个人的路径不意味着其他人可以复制成功。
 
所以,是否读研,千万不要盲目跟从或者攀比。要用自己的脑子想想清楚,你要读什么专业,要不要换专业,将来怎么就业。作为一名普通人,就业肯定是所有学生绕不开的重大命题,在报考专业时,千万不能存有读个研究生混三年,到时候再考虑就业这样的侥幸。
 
须知,研究生学历在就业时只是一个微弱的加分项,而不是一个决定项。特别是女生,研究生学历意味着你至少比本科生年龄大2、3岁,入职之后要不要结婚?会不会马上生孩子,都是公司HR在招聘时第一时间要顾虑的因素。
 
以上就是我对于读研的择业、择地的大致看法,就写到这边吧。



更多资讯、海量视频、专业财经金融信息,尽在识局网!还在等什么,赶紧进入:www.ishiju.com 



我们是识局团队!

读者投稿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人才应聘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商务合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申请转载请联系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