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半岛晨报
半岛晨报-----离事实最近,离百姓最近!
51好读  ›  专栏  ›  半岛晨报

每年死亡60万,中国已成过劳死第一大国!“十大高危职业救命指南”一定要看

半岛晨报  · 公众号  · 社会  · 2016-12-12 00:29

正文


【戳↑ ↑↑图片查看更多


“过劳死”早已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长期加班、熬夜、打游戏……都有可能导致“过劳”。今天,小编决定再次提醒大家:休息好,真的很重要!


当一首《感觉身体被掏空》火遍大江南北的时候,很多人就意识到了一个问题:原来,我也被掏空很久了。


近日,有资料显示,巨大的工作压力导致我国每年 “过劳死”的人数达60万人 ,已超越日本成为“过劳死”第一大国。



2015年3月,深圳36岁的IT男张斌,被发现猝死在酒店马桶上。他曾说:我好累……


2015年7月,江苏省某演艺集团员工王某,被同事发现死在了宿舍,死因为心源性猝死。


6月29日,天涯社区副主编金波突发脑溢血不幸去世。同事说,他太拼。


6月30日,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创伤骨科主任医师金丹被发现在医院宿舍逝世。


最近,苏州一个24岁的工程师,不抽烟不喝酒,无不良嗜好,却因为加班频繁而猝死。


……


“过劳死”事件早已不罕见,而主要人群也正在从体力劳动者向脑力劳动者过度,并呈年轻化趋势。


“过劳死”也已不是哪个行业独有的现象,广告、媒体、医疗以及金融等行业都没能幸免。IT行业更是“过劳死”的重灾区。


一桩桩、一件件……都在给世人敲响警钟:长期过劳无异于“作死”。


图片来源:人民网


何为“过劳”


从医学上解释,“过劳死”是因为 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加重,心理压力大 ,存在精疲力竭的亚健康状态,由于积重难返,将 突然引发身体潜在的疾病急性恶化 ,救治不及时而危及生命。


“过劳”为何会致死?


直接促成“过劳死”的五种疾病依次为: 冠状动脉疾病、主动脉瘤、心瓣膜病、心肌病和脑出血


除此以外,消化系统疾病、肾衰竭、感染性疾病也会导致“过劳死”。


同时,社会的大环境也是产生“过劳死”的主要推手之一。比如,经济社会转型的压力增大、竞争加剧、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等。


“过劳”的几大症状


1、“将军肚”早现。

30-40岁的人,大腹便便,是成熟的标志,也是高血脂、脂肪肝、高血压、冠心病的症状之一。

图片来源:人民网


2、脱发,斑秃,早秃。

每次洗发都有一大堆头发脱落,这是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所致。

3、频频去洗手间。

如果你的年龄在30-40岁之间,排泄次数超过正常人,说明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开始衰退。

4、 记忆力减退。

5、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 做事经常后悔,易怒,烦燥,悲观。

6、注意力不集中 ,集中精力的能力越来越差。

7、睡觉时间越来越短 ,醒来也感到不解乏。

8、经常头痛,耳鸣,目眩 ,检查也没有结果。


当你出现上述几大症状时,请你注意了!

图片来源:健康时报


防治“过劳” 你可以这样做


1、学会 自我调试 ,及时放松自己,保持心理的平衡和宁静。


2、 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 ,制定切合实际的追求目标,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3、增强心理品质, 提高抗干扰能力 ,培养多种兴趣,积极转移注意力。


4、 多锻炼 。可以适当进行一些体育活动,如慢跑、骑自行车、游泳、散步等。


5、 进餐时间规律化 。有规律地进餐,可以使身体经常处于正常的新陈代谢状态。


6、多睡觉。每个人的睡眠需要是不同的,应该找出 最适合自己的固定睡眠时间


京华时报记者潘之望摄


“过劳”就怪加班?这个锅不能背


有一个现象是,每当提及“过劳死”,多数人的反应都是“又是加班”“工作不要太拼”等。


“长期加班”固然是原因之一,但“过劳”却不一定是真的有多“劳累”。


也有可能是由许多不健康的作息及饮食规律导致的,比如长期熬夜打游戏、看剧等。


但在现代社会中,“加班”确实是导致“过劳”的主要原因之一。


今天的工作还没做完,加会班吧!

明天的计划还没做好,加会班吧!

领导说一会儿要开会,加会班吧!

之前派的任务着急交,加会班吧!

……


加班的理由总是有千种万种。而且很多时候,并不是被领导强制加班,而是自己“不想走”。


结果,好强的职场“拼命三郎”们,也有可能是健康上的“瘸腿将军”。


面对这样的“中国好员工”,小编只想说: 健康才是一切的本钱,延长工时不如提高效率。


十大高猝死行业救命指南



IT工程师


危险因素: 上海社会科学院亚健康研究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IT阶层“过劳死”的平均年龄仅为37.9岁。长时间对着电脑编程、测评、调试,每天一个姿势窝在椅子上。


建议: 办公室里巧运动。 对IT一族来说,想办法让自己“动”起来非常有必要。


  • 可以在电脑旁边放点绿色植物,每隔一两个小时做一做手部运动,转转手腕、肩膀等;


  • 感觉大脑麻木的时候,从椅子上站起来,伸伸胳膊、扭扭腰,或者喝杯水,多向远处看看,做眼保健操缓解疲劳等。

广告狂人


危险因素: 北京军区总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和渝斌 表示,有近半数以上的白领处于过度疲劳、劳累的环境中。一项网络投票显示,在经常加班的职业里,广告设计师高居榜首。


建议:身体喊累要休息。 经常疲劳是一种报警信号,它提醒机体已经超负荷了,此时应停下来,把大脑放空,调整工作节奏,不要给身心火上加油,拿健康甚至生命换业绩。


白衣天使


危险因素: 白天夜班连轴转、门诊一坐大半天、手术台上忘时间……特殊的职业使命,要求医护人员的工作不能有丝毫“差错”。他们精神紧张,时常用脑过度、缺乏睡眠。


建议:抽空补充“正能量”。 关注健康,要从忙碌的生活中找机会,给身心进行有益的调节。


  • 当情绪急躁不安时,听点音乐来舒缓一下紧张的心情,或者通过锻炼释放压力;


  • 觉得身体就要崩溃时,适当少加点班,和周围的人开开玩笑,享受一顿家庭晚餐,给生活补充一些“正能量”。


网络店主


危险因素: 每天一睁眼就对着电脑, 见缝插针地吃饭、打包、发货,睡觉时脑袋里还嗡嗡响着买家的对话声、咨询声、质疑声等。开网店这一看似简单的职业,背后却是几乎是“24小时工作制”状态。


建议:规律作息保平安。 美国一家健康杂志曾建议,呵护身心要顺应人体生物钟,及时补充营养,保证身体有足够的能量应付繁忙的日程。


可以给自己定个相对规律的作息安排,比如早餐补充鸡蛋、牛奶,中午小睡半小时,下午吃点零食、外出走一圈,晚上12点之前关电脑休息等,不要把压力全部集中一起。


媒体人士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