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手册内容,事实核查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寻找可以被核查的说法。
一般来说,只有带有数字、事实的说法才能被核查,比如“湖北省新确诊了100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者”、“吃维C可以预防新型肺炎”、“新型冠状病毒可以人传人”;而观点意见性的说法是无法核查的,比如“我觉得形势会很快好转”。
第二,从能够找到的最佳信源寻找相关证据。
什么样的证据是可靠的,这是事实核查的关键,下文会详细展开。
第三,用找到的证据来对比被核查的说法,给出判断。
手册中提到:做事实核查的机构都会详细公开解释它们的方法步骤。那么我们就来看看最知名的三家事实核查网站是怎样做的。
首先是我的母校宾夕法尼亚大学下属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办的factcheck.org。在它的网页上我可以看到
(https://www.factcheck.org/our-process/)
:“我们的目标是使用
最佳的证据
”。
那么,最佳的证据有哪些?首先是
一手信息
,比如国会的证词、议员的投票记录、劳工统计局的就业数据、上市公司的信息记录等。
其次是
非党派性质的政府部门发布的分析报告
,比如国会预算办公室、税务联合委员会、政府问责办公室、国会研究处、医保与医助服务中心等——在美国的政治生态中,这些机构都不属于任何一个党派,不会被任何一个党派左右,因此具备很高的公信力。
此外,他们还会参考一些广受信赖的智库和专家,比如以研究医保著称的哈佛大学凯瑟尔家族基金会,以研究税收著称的税收政策中心——
它们都是独立的、非党派智库。
在获取证据、完成查核之后,他们还会经过多道文字编辑环节(包括至少4个没有参与查核步骤的人),确保内容准确性。
其次是专注于核查政治类信息的Politifact。在它的网站上,我们同样可以看到对于方法的详细介绍:
(https://www.politifact.com/truth-o-meter/article/2018/feb/12/principles-truth-o-meter-politifacts-methodology-i/ )
Politifact在做事实核查的时候,会首先选择直接联系提出相关说法的当事人/组织,然后去寻找一手的、可靠的信息进行比对。它特别强调:
二手信息是不够的
,必须直接看到相关的政府记录、原始数据、学术研究等。
“我们不直接采纳官员或竞选团队的说法,他们的说法必须得到独立验证。
”
Politifact还提到,如果不得已必须引用其他媒体的信息,而该信息是由匿名信源提供给该媒体的,那么必须注明:“我们无法独立验证该消息”。
再来看另一家事实核查网站Snopes
(https://www.snopes.com/transparency/ )
。
他们同样提到,做事实核查的第一步是联系提出被核查说法的人,请ta详细解释该说法,提供更多信息。然后再去联系了解相关信息的人和组织,并参阅各类可信信息。
在可信赖的证据来源方面,Snopes同样强调:
他们尽量使用非党派性质的信源。
如果不得不使用那些带有党派色彩的机构的信息,那么会明确向读者提出警示,让大家在阅读的时候留个心眼。
对于所有的信息来源,都会在文末给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