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盛和塾
【稻盛和夫经营研究中心】 盛和塾是企业家学习、亲身实践“稻盛经营学”的学习平台,帮助企业家提高心性、拓展经营,解决经营难题和困惑。2019年稻盛和夫解散全球盛和塾,仅保留中国盛和塾,欢迎加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浙江大学  ·  86年前,“ASIA”杂志怎么评价浙大? ·  昨天  
苏州新闻  ·  正在公示!恭喜苏州这些高校! ·  昨天  
苏州新闻  ·  正在公示!恭喜苏州这些高校! ·  昨天  
四川大学本科招生  ·  川大新学期,昂扬起航! ·  2 天前  
四川大学本科招生  ·  川大新学期,昂扬起航! ·  2 天前  
兰州大学萃英在线  ·  成绩焦虑?学业迷茫?别担心!“向学”学业咨询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盛和塾

稻盛和夫:有时间抱怨,不如花时间奋斗

盛和塾  · 公众号  ·  · 2024-07-22 05:00

正文


每日听稻

不少企业家都认为自己的生意稀松平常、难有起色,但事实并非如此。常言道“事在人为”,只要方法得当,看似难有起色的生意也能做得风生水起。 ——稻盛和夫#盛和塾


本文字数:3130字 | 预计阅读:12分钟
音频播放结束后将自动循环播放,可重复收听

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毫不厌烦

在企业经营中,最重要的事情是,经营者和高管们“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我认为,这一点决定了公司经营的成败。


有的经营者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也不抱怨,而是拼命努力。一般来说,经济如此萧条,大家都会发牢骚、鸣不平。

但是,“即使经济不好,也得有所作为”,依然拼命努力的公司还是有的。这样的公司经营稳健,即使经济不怎么景气,它们照样岿然不动。


另外,阅读人物传记就能明白,做出伟大发明发现的人,全都是在漫长的时间内,一步一步、不断努力、做好朴实工作的人。

包括艺术家,包括把一技一艺做到极致的工匠,无不如此。


孜孜不倦,终其一生,从事单纯朴实的工作的人,能成为出类拔萃的人。就是说,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就可以让“平凡的人”变为“非凡的人”。


像我这样的人,或许并不具备经营者才能,但为了成为优秀的经营者,该怎么做才好呢?

随处可见的“平凡的人”要变为“非凡的人”,关键就是不懈努力的反复积累。毕生努力的人,才能成为名人或达人。


认识到这一点以后,我很自觉地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毫不厌烦,至今还在继续。


我的情况是,环境逼得我不能不持续努力,所以我一直很努力。但后来,我产生了一种感觉,那就是,在热心投入朴实工作的过程中,我喜欢上了工作。


从那以后,从早到晚,不惜分秒,我全身心投入工作。在外人看来,“工作那么努力,太辛苦了”,觉得我很可怜。

但是,我喜欢工作,沉迷其中。我认为,正因为迷上了工作,我才能持续努力,一路走到今天。我就是这么想的。


有言道:“有情人相会,千里如一里。”想与自己迷恋的人相见,哪怕走上千里也不觉其苦,感觉只有一里之距。

在漫长的路程中持续努力的原动力,就是“喜欢工作”这一条。只要迷上了工作,看来辛苦的工作,就变得不再辛苦。



意识到这一点后,我就对年轻人说:“必须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不过其中有个秘诀,就是要喜欢上、迷恋上你现在正在做的工作。 一旦你喜欢上、迷恋上了,虽然旁人看你很辛苦,你本人却甘之如饴,一点也没有辛苦的感觉。”

*摘自 《经营十二条》曹岫云、曹寓刚 译 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

既然有时间抱怨
不如花时间奋斗


各位想必也知道,我在酝酿创立“第二电电”时,曾经不断自问,是否“动机至善,私心了无”。

在持续数月的自问自答中,我确信自己的动机基于善念,于是才创立了第二电电。

因此在我看来,要想让事业取得成功,必须具备两大要素:其一为“善意的动机”;其二为“至诚所感,天地为动”的信念以及拼命奋斗、坚持努力的态度。


我今年已经64岁,但即便再次从零奋斗,比如开始经营拉面店,我也照样能够迅速成功,进而成为拥有多家门店的拉面老板,因为我会遵循上述两大要素。


反观一些作为第二代接班人的年轻企业家,却时常抱怨“父母给的企业实在太难运作,赤字不可避免”,每当听到类似的话,我都会叹息他们的不成熟。

假如一个企业家整天只知道怨天尤人,那不就和无所事事的无业游民差不多了吗?


二宫尊德凭着一把锄头和一把铁锹,在短时间内便让村庄脱贫致富。这是因为他每天日出前而作,日落后而息;并且勤俭节约,拼命努力。

如果以这样的精神和态度年年奋斗,必然能够取得成功。


所以说,诸如“父母创立的企业已经不合时宜”“父母从事的产业已经失去优势”之类的说辞都是无谓的借口,既然有时间抱怨,不如花时间奋斗。

*摘自 《企业成长战略》周征文 译 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根本不存在什么绝对的
“好生意”和“好工作”


根本不存在什么绝对的“好生意”和“好工作”,每个人对自己的事业都存在不满,企业家亦是如此。

不少企业家都认为自己的生意稀松平常、难有起色,但事实并非如此。

常言道“事在人为”,只要方法得当,看似难有起色的生意也能做得风生水起。


就像京瓷物流部门一样,只要找对方法,看似稀松平常的业务照样能够创造可观的利润。

所以说,人的因素是关键。


在我看来,10%左右的税前利润率是底线,假如达不到这个水平,那么就算不上生意。 一些企业的税前利润率之所以低于10%,是因为企业家自己缺乏信心。

如果一心念想“无论如何都要实现10%的税前利润率”,则势必能够实现愿望。

请各位想一想,尤其是实体制造业,大家起早贪黑地拼命努力,倘若连10%的税前利润率都没有,那还能有奋斗热情吗?

所以说,企业家的当务之急是提升盈利能力,只有打好高收益的基础,让公司成长为骨干企业,才能谋求深度的多元化发展。

鉴于此,我希望在座的各位务必努力奋斗,首先把自己的公司发展为骨干企业。但就像我刚才说的,这就如同攀登山峰一般,既路途艰险,又危机四伏。


此外,企业家还不应该一味地抱怨“没技术”“没资金”“没人才”等客观条件的局限。

纵观我提到的那些成功的企业家,无一不是门外汉,且都是在“要什么没什么”的艰苦条件下起家的;但他们毫不抱怨,而是坚信“天无绝人之路”,从而积极开朗地面对困难。

由此可见,其实人人都有获得成功的资质,关键在于心念与心态。所以说,企业家首先要提升公司的盈利水平,在实现高收益的基础上实行多元化发展,从而把自己的公司打造成受人尊敬的优秀企业。

*摘自 《企业成长战略》周征文 译 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尽量“抑制烦恼”
和“磨砺自我”


由于你我皆凡人,因此不可能到达佛祖所言的开悟境界。

犯恶行、动邪念,然后反省和改正,我们的人生正是在如此反复的错误摸索中度过的。

由于肉眼凡胎,因此也会不自觉地发抱怨、起愤恨、生欲念。既生为人,自然会有诸多烦恼。


关键在于尽量“抑制烦恼”和“磨砺自我”。换言之,六波罗蜜是贯穿一生的修行。

当一个人要离开这个世界时,他的人格和灵魂的纯净程度,完全取决于其修行的成果,而这种成果是能够带到那个世界的。


在我看来,人的肉体虽然注定会消亡,但崇高的灵魂却能够穿越到那个世界。


即便仅仅为了提升人生方程式中的“思维方式”,我们也要牢记六波罗蜜。

企业家只要能够努力磨炼心志,哪怕自己没有发愿,公司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发展壮大。

不过,大家对此务必要抱有正确的认识——公司发展壮大的结果并非企业家值得炫耀的资本,通过奋斗而提升的人格和人性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宝贵财富。

*摘自 《京瓷哲学》周征文 译  曹岫云译校  东方出版社出版

end


排版 | 米小 | 小娟
校对 | 丽娜 音频 米小 责编 | 松山

【转载须知】

1. 转载本文请注明出处
(盛和塾ID:shengheshu2018)
2. 开白请留言或私信获得授权

今天的学习内容为: 人生哲学-实证-持续净化心灵。

往期精选

稻盛和夫:自己的言行中,哪怕只有一点点值得反省,也要立即改正

稻盛和夫:我们应该反反复复,不断向灵魂诉说希望秉持的活法

稻盛和夫:凡事不着手干,就无从开始

了解更多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