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考新闻
风骚和风骨并存的新闻传播考研资讯平台。从《择校攻略》到《消息训练营》、从《热点解析》到《业界前沿》,让你永别吃土少年的懵逼形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慈怀读书会  ·  十一月,时光向暖,岁月安然 ·  4 天前  
十点读书  ·  别让低耐受性人格,摧毁你的生活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考新闻

评论训练营S5E03丨扎心的拳套

考新闻  · 公众号  ·  · 2017-07-29 09:30

正文

“格斗孤儿”的事件,可评论的方向和角度很多,因为这是一个极度复杂的现实矛盾。宪法规定的强迫性义务教育和现实世界的生存压力形成矛盾,在这个事件中,没有明确的好人与坏人,只有好或者更好。


这对老铁们来说是第一道难关。如果都是好,那谁才是更合适的?如果没有坏人,那该怎么选择?所以我们应该倒退回原点,更为细致的考察每一个环节。并且尝试自己解答下面的疑问。


在多元化的现代社会中,是不是每一个人都只能“唯有读书高”?


“义务”教育,是不是就不能有特殊情况?手段是不是应该压倒目的?


如果“一技之长”和“文盲”是一个单选题,选择权是不是应该交给答题者?


是“格斗孤儿”冲撞了我们的道德观,所以我们无法容忍吗?


义务教育服役完以后,谁会为这些身无长物的孤儿负责?


记住一篇最基本的评论架构,应该是这样的:


1.发生了什么事。

2.你怎么看这个事。它是好是坏?

3.你凭什么觉得它是好/坏的?

4.这个事该怎么解决?

5.收尾。





越俎代庖不是选择而是强迫

近日一段被描述为“格斗孤儿”的视频在网络上引发热议,失去双亲的男孩被格斗俱乐部收养练习格斗并参加商演,但其中一名孩子却说“这边伙食比家里好,回家可能要干苦活儿”,对此不少网友认为不应该让孩子继续“遭罪”应回家接受教育,但笔者认为,任何人不问孩子想法越俎代庖实际是一种强迫。

 

网友“为他好”的发言实际是没有倾听孩子内心的片面言论。网友们从网上无法得知事实全貌,如新闻学家李普曼所说的“拟态环境”,媒体所呈现的大多是媒体愿意让你看到的,正如这篇报道中,不少感情色彩强烈的语句,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孩子们在视频中希望留在俱乐部并成为将来综合格斗领军人物的心愿,故而,网友的想法是基于个人道德标准与个人的内心选择,并不是孩子们真正的想法,若是以自己的选择加以网络舆情的演变为舆论而给相关部门形成合力压力,反而不利于这件事的妥善解决。

 

对于教育部门来说,若是由于网络舆论而把孩子们强行带回进行义务教育恐怕也是一种对教条主义。主人公均为失去双亲的孤儿,本就无法保证基本生活,如何能确保上学过程中可以得到良好的受教育环境?上学所需的各项支出从何而来,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健康等问题又如何解决?这些又改由谁来解决。教育部门仅管理义务教育环节的其中一个组成部分,但是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则是需要诸多环节的共同协调,因此不能仅依靠一个部门解决,也不能让这个部门强硬地解决。

 

对于社会来说,现代社会对“技术型人才”也格外重视,学习格斗与接收教育本来就不是矛盾的,是可以兼容的,俱乐部也可以适当安排孩子们接收教育与参加格斗训练的时间,并且让孩子自己来选择究竟哪一种方式更加适合他们。让孩子选择自己的将来而不是大人以一副“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还多”的尊长架势来强迫,不越俎代庖、不打压道德绑架,才是利于孩子们将来发展的方式。


点评:

1.第一段中出现了首个值得重点分析的句子。“这边伙食比家里好,回家可能要干苦活儿”。这一句话非常值得玩味,什么叫“苦活儿”。难道格斗不比种地要更苦吗?训练不仅苦,还有巨大的淘汰压力和体能的压榨,当然了,还有痛。那么,这个所谓的“苦活儿”到底“苦”在哪里?是不是因为格斗是一个向上攀登的人生,而种地是没有尽头的蹉跎呢?


2.我在上一期的评论点评中明确表示了不要出现“笔者”,这里再解释一遍,“笔者”往往是其他行业的人投发评论时自谦的一种称呼。而我们在考场上写的评论,是以媒体专业评论员的身份撰写的。希望以后同学们切忌不要再犯,我明白同学们很难改掉第一人称,所以需要你们多阅读报纸的评论文章。新京报的就不错。


3.文章在第一段文末点名标题以后,开始尝试从多方论证将孤儿带回原籍地进行义务教育。想法是很好的,但是出现了一些常识性错误。这对文章的伤害很大,属于直接扣分选项。比如“义务教育”是什么——根据宪法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其实质是国家依照法律的规定对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实施的一定年限的强迫教育的制度。


义务教育又称强迫教育和免费义务教育。其强制属性是宪法规定的,这是不允许有挑刺的地方的。所以应该探讨的是为何会造成这种学艺与学习相隔离的矛盾,而不是质疑义务教育的合理性。


4.越俎代庖是个很好的主题,但在文章中沦为一根串联各段落的线,而不是贝壳里的珍珠。越俎代庖的核心论证应该放在我们是否应该尊重孤儿的自由意志,而不是论证越俎代庖的不合理性。让人感觉有些离题。可以改成《越俎代庖违背救助的初衷》就更为切题。


得分:70

这篇评论采用的架构是1500字大型评论通常用到的。在核心主题的论证上,往往通过三条主线齐头并进的去推导。在《人民日报》这样的党报老大哥手里玩儿的最熟。这样的评论,通过旁征博引来达到雅俗共赏的效果,文章说服力相当高,但也极为考校评论员的水平。我们可以看到,在三条线路论证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有的过于浅白,有的出现了常识性错误。并且文章最后没有在结尾处整合主题。但实际效果读起来较为顺滑,也可以一目了然的get作者的思路。值得表扬。




不要让舆论包办人生

近日,一段讲述“格斗孤儿”的视频在网络上引发网友热议。视频中介绍了两名失去了双亲的14岁小男孩。他们来自四川凉山,如今被成都的一家格斗俱乐部收养,每天练习综合格斗术。两个孩子偶尔会参加商业演出,在擂台上比赛,甚至受伤见血。而曾经在俱乐部学习格斗的孩子,总计有四百多名。关于这些孩子是否应该留在成都继续学习格斗,网友进行了激烈的争论。而小吾则在视频中坦言,比起回到老家,更愿意呆在俱乐部。


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信息的沟通愈加频繁与多样,“一石激起千层浪”这样的信息传播模式在现代社会并不少见。在舆论的层层发酵中,人们开始越来越多的靠近别人的人生,从一个旁观者逐渐转化为一个无形的操控者,仅凭借网络上只言片语的信息发表判断,以舆论的名义对一个遥远的陌生人的人生走向“指手画脚”。


的确,在很多时候,舆论促成了许多问题的解决,它们为进步活动造势,加快了社会的进程。几乎每一场重大的社会变革,都少不了舆论的助推力。为关注渐冻症患者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的冰桶挑战,“魏则西”事件引起的全社会对“莆田系”医院的关注与谴责,“钓鱼岛”事件群众一致对外向日本表示不满,舆论无一不起着积极的作用。


然而,细观这些事件,不外乎两类:群众性事件,个人意愿下产生的事件。再反观一些舆论产生了消极作用的案例:刘翔因脚伤宣布退出奥运会决赛后部分网友对其的谩骂与侮辱,朋友圈红人“咪蒙”所写的“致贱人”等引导价值取向的消极文章。我们可以看到,在舆论的引导下,对于他人的人生选择的取向是巨大的。


许多情况下,大众的确地出于好意,给身处舆论漩涡之中的主人公一些建议与提醒。但在舆论的堆积以后,这种出于好意的建议,演变成了一种无形的压力,施加在了与之相关的人身上。甚至由于舆论压力导致的司法审判偏差的例子也屡见不鲜。这时候,我们是不是应该停下来考虑,舆论对他人人生的操纵权是否太大了。


在“格斗孤儿”的事件中,许多网友对于该俱乐部收养未成年人进行格斗训练的行为是片面的抨击,全然没有注意到孩子自身的意愿,便建议让孩子们回到凉山老家。作为一个旁观者,应该站在一个更中立的立场,看清实践的本质与利弊,在此基础上参考主人公的自主选择。而绝非是一口咬定的判断。而对于事件中主人公的教育问题,则可以考虑通过成都政府协助,在当地进行解决。


作为社会舆论组成部分的一员,我们应该认识到,我们自以为对事情的了解或许只是表面的部分,因此我们做出的只能是对他人的建议。关于他人的人生,决定权应该在其自身手里,而不要让舆论演变成另一种“霸权主义”,来控制相关部门的决断,包办他人的人生。

 

点评:

1.很惊艳的标题。“包办”应该加上引号,你只是比喻。“包办”有很大的解读空间,也是这个词让人非常有阅读下去的欲望。


2.第二段的衔接想当生猛,好像下楼梯突然踏空了一阶。说理论述应该要自然,不能突然就整一些感慨。整段话都是一些虚无缥缈的论断,没有任何数据和证明来支撑你的结论。再加上一些文学化的手法,“越来越靠近别人的人生”,会让你在标题中夺得的好感荡然无存。


3.这篇文章应该在第三段就跳出“格斗孤儿”的具体事件,从别的有共同点的事件中寻找到契机。你举了很多事例,但没有抓住共通点。应该从“格斗孤儿”到事件B再到事件C,以此为跳板,跳到一个宏观的视角。“舆论”是永远正确,还是一片混沌?它是不是经常以“正义之名”行“暴虐之事”?它认为正确的事,是不是最终对于事件中的个体来说是对的?个体到底有没有拒绝“舆论”的权利?这些都是极具高度并且拉高分数的好角度。


4.文章最后,稍微点了一下自己的想法就草草收尾了。可惜~好了,你可以哭泣了。


得分:85

文章的立意和角度都是非常有造诣的。虽然差一点成为高精尖水平,但评论首重思辨,其次才是逻辑、行文。有了想法,技术是可以慢慢提高的。祝你好运,冒险者~



媒体范文在第二栏

2018备考 请添加主页君个人微信:kaopress16

备考研友在等着你加入大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