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前,想问下各位宝妈们,
你家娃和谁睡最多?
有娃之后,妈妈们都很享受这种时刻,结束完一天的忙碌后,晚上躺在床上,看到孩子恬静的睡脸,会感到异常满足和幸福。
不仅一天的疲惫全部消散,连带白天被皮孩子搞出来的一肚子火也烟消云散了......
但也存在一个问题,那些孩子不睡在自己旁边的宝妈,又是何感想呢???
这不话赶话,办公室几位女士凑到一起就聊起了孩子跟谁睡的话题。
对于刚当妈不久的阿花来说,对这个问题感到震惊和不解:
“孩子不都该睡在妈妈旁边么?为啥要这样问,我女儿每天睡我旁边的时候,就是我最幸福时刻,什么都打不倒我...”
然后已经晋升为二胎宝妈的慧慧就出来反驳:
“你看你年轻不经事,也有孩子跟婆婆和公公睡的呀,我二宝跟大宝相差两岁,有二宝后,大宝就跟奶奶睡了...”
对此,大家七嘴八舌地讨论了起来,从孩子跟谁睡,到孩子性格,再到孩子情感发育等等,关键词无非是——
变得不亲
:“孩子当然要跟妈妈睡,跟奶奶睡的,都跟妈妈不亲”
影响性格
:“孩子跟不同家长睡,对性格影响也蛮大的”
缺乏安全感
:“跟父母睡肯定最好,不然孩子缺乏安全感”
情感依赖
:“我儿子从小跟姥姥睡,长大后也最依赖姥姥”
可以看得出来,关于孩子跟谁睡,大家最关心的问题有两个:
一是孩子跟谁睡,就跟谁亲;二是孩子跟谁睡,会影响孩子一生的性格。
其中最后一个,普遍讨论度更高,担心会给孩子性格定性,影响未来的人生。
那么今天就围绕着两个话题,跟大家展开深入探讨,可以留言分享自己观点哦~
很好理解,
在孩子年幼时期,最需要亲人的陪伴,这会给足他们安全感,那么自然,孩子就会跟谁亲近一点。
此外,对于一岁左右的宝宝,身体接触和气味,是他们熟悉周围环境和人的最佳方式。
多与宝宝做身体接触,让孩子躺在自己怀里,能让孩子尽快熟悉你身上的气味和拥抱的感觉,以此来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这些条件,“一起睡觉”都可以满足,它能无形中增加孩子对你的依赖和亲近感。
朋友丽丽曾透露,儿子刚生下来的两年,自己辞职在家带娃,虽然自己很疲惫,但欣慰的是,孩子跟自己最为亲近。
后面迫于生计,她开始找工作上班,让婆婆帮忙带娃,由于自己经常晚下班,陪孩子睡也交给了婆婆。
万万没想到的是,才跟婆婆睡了一个月,丽丽就明显察觉到儿子与自己不那么亲近了。
之前早上看妈妈上班,哭得惊天动地,后面就只是跟妈妈招招手。
而且生病难受时一向只要妈妈抱的宝宝,现在也变成了只要奶奶抱......
诸如此类的“不亲近”行为,不胜枚举,让丽丽心里很难过。
也因此,她在心里暗暗下了决定,一定要让宝宝跟自己睡。
姚晨在参加朗读者的时候也曾说过,她孩子一出生就是由月嫂照顾。
喂奶、哄娃、换衣服、换尿布...大大小小的事情都交由月嫂来做。
虽然自己是省心了,但两三个月大的儿子对月嫂的依赖比对她还强,很多时候,连她自己都觉得自己只是个喂奶的。
都说有奶就是娘,在孩子最需要陪伴的年纪,谁陪在他身边,他就跟谁亲,这也是不变的定律。
当然啦,该定律并不绝对,尤其是对于母亲来说,孩子对妈妈是有独特依赖和信任情节的。
为了与宝宝建立更好的亲子关系,希望大家尽量多陪伴孩子成长,像陪娃睡觉这件事,可大可小,有条件都尽量满足。
“孩子跟谁睡,就跟谁亲”,因为带有陪伴因素,大家也更能接受此说法。
但是“孩子跟谁睡,决定了一生的性格”这个说法,很多人都表示怀疑。
说实话,第一次听到这个说法时也觉得有点大题小做了,孩子的性格应该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
先天、父母、家庭环境、周围事物、上学、交友......
故而,其实
不是很赞成“决定性格”的观点,换成影响可能更恰当。
因为在孩子年幼时期,处在学习模仿的高发期,会不自主地模仿周围的人和事物。
那么,对于长期陪伴自己睡觉的家人来说,自然会成为孩子学习的主要对象,因此也会对他们性格的形成产生一定影响。
第一种是孩子跟老人睡,很多人担心的第一点就是容易溺爱,让孩子变得任性、自私、自理能力差等等。
诚然,隔代亲现象很广泛,老人也容易溺爱孩子,这个我们不得不承认。
但是否老人带出来的娃就一定会自私任性,这个不能划等号。
主要还是与老人的教育方式有关,如果确实存在过度溺爱,无条件满足孩子的要求,喂饭、穿衣等等小事都不让孩子动手。
那么无疑最后的结果就是,孩子缺乏独立自主能力,也可能会养成任性的性格。
之前,安徽的一年事已高的奶奶,被自己的亲孙子,锁在门外一夜。
无论奶奶怎么喊男孩开门,男孩都无动无衷,自己跑回床上睡觉去了。
只能说男孩的任性与缺乏同理心,与家人的教育脱不了干系,成才先做人,我们一定要注重孩子的品德教育。
之所以产生这种现象,可能是双方作息不一致,比如爸爸下班很晚,或者一方需要完整的睡眠。
比如在电视剧《亲爱的小孩》中,男主肖路跟老婆一诺在孩子出生后不久,选择了分房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