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社会,真的令人蛮容易感到焦虑的,论坛特别制作一份反焦虑指南,希望对卷不动的同学有所帮助。
论文是加分项,但不是必须品(个别有硬性要求的院校除外)
。老师想看到你有论文,是想了解你真实的科研潜力,以及与其院校的匹配程度。如果没有论文,有一定级别的科研、学术项目,也是可以的,有的学校夏令营会要求参营论文,但是这个以考核学生的思维程度,研究能力为主,
不必为了发水刊而凑发表。尤其是金融硕士、法律硕士之类的以就业输出为目标专硕,更多的是考核学生的实践能力。
但在如此内卷的保研界,大家都在不断提升自己的竞争力,有篇拿得出手的论文何尝不是更好的选择。但需要注意一点,
高质量论文可以称得上加分项,而普通论文只能说毫无用处还可能引起老师反感。
当然可能有些学校评名额的时候可能会有加分,但是具体每个学校政策不一样。是否能获得保研资格,主要取决于学生本科阶段的学习成绩和综合表现,只要成绩优秀、综合表现突出,有当然更好,但是即使没有论文也可以获得保研资格。
和论文一样,竞赛是加分项目,为了丰富你的大学生活,能参加的更好,有的可以为绩点加分,又能体现你的个人综合能力。
当然,如果你缺少竞赛项目,也没有关系。只要成绩领先,或者有不错的科研项目和学术成果,也可以成为你保研过程中的加分项!
如果你想申请的是专硕项目,有实习经历固然是好的,
同时,你的实习经历最好与你申请的专业相匹配。实习经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你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运用能力,并帮助你开阔眼界、改善思维。
如果你想申请的是学硕或直博项目,大可不必担心没有实习经历。
面试老师并不看重这方面内容,而更关心你的学习能力和科研经历,以及你是否有上进心。
当然,无论是想申请的学硕还是专硕,都不必担心自己没有实习经历。
只要专业成绩与排名等足够出色,有一定竞赛、科研经历或学术成果,都有机会去到理想的学校。
保研是一场持久战,这是保研人的共识。
认真学习肯定是需要的,大多数苦尽甘来的保研er都经历过连续三年“学到图书馆闭馆”“早起时天还没亮”“忙碌到没时间吃饭”。如果你才大一,请记住,维持好绩点和排名、和老师打好关系;如果你在大二,请多多参加学科竞赛和科研项目;如果你在大三,最好完成一篇拿得出手的论文,并尽早进行保研定位和规划,“务必”拿下保研名额。
但不用担心、也不用焦虑,走好每一步并享受这个过程,你想要的东西最终都会得到,你的付出配得上你的野心。
小概率事件,不必焦虑!
保研名额的确定需要经过教育部、学校、院系、专业的层层分配。教育部分配给学校的保研名额,会根据实际情况分配到各个院系,再由院系内部根据保研细则进行评比,选出最优秀的同学,最后确定保研人选。
是你的就是你的,谁也抢不走。当然,除了个别不端行为可能会有被举报的可能
,但是小编相信身正不怕影子邪。当然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宫斗无论在学校或者在职场多少都有上演的可能,但是同学情谊是难得的缘分,对于进入社会之后也有很大的帮助,也是彼此未来人生可能重要的人脉,希望大家在大学中能够交到自己更多的朋友。读到这里的你,肯定是一步一步坦坦荡荡走到今天的!
本科专业没有好与坏,只有适不适合你。如果你在深入了解了你所学的专业之后,依然发现自己并不想继续学习,那小编鼓励你大胆的申请转换专业。
其次,如果你认为你的专业所在院系各项资源、师资力量匮乏,保研名额较少,也可以申请转换专业。
转换专业的前提是你已充分了解该专业和该院系各项情况,再选择转换专业,否则可能会带来让自己后悔的结果。
是的,但机会依然很多!
根据相关数据,随着研究生规模扩大,TOP5 基本上夏令营入营人数都有不同幅度的增加。
同时难度有所增加,竞争也会更加激烈。
但根据经验来看,只要保研er背景过硬,有拿得出手的科研项目、论文等,并及时寻求相关指导,保研TOP5不在话下。双非学生也不要气馁,以往也有不少优秀的双非保研er成功上岸TOP5。
当然不是!读研只是你人生中万千条路中的其中一条,没有这条,你依然有千百条可以走。
如果不读研,你可以选择考公、考编、考银行、进国企、进私企、自主创业甚至务农。你也可以试着问问自己,究竟为了什么选择读研。如果是为了从事科研或提高学历,读研当然是最好的选择。
你要相信自己的选择,也要相信,人生是旷野,不是轨道。
保研论坛2025年保研信息交流群
覆盖理工/农医/人文/经管/法学等学科
汇总保研最新资讯,定期分享公益资料
扫码添加论坛小助手
入群即领保研公益资料
(不定期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