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27日讯,基因测序龙头深圳华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大基因)5月24日下午IPO正式过会。根据华大基因招股书,本次华大基因拟发行4000万股,筹资17.32亿元,估算其发行价在43.3元左右。
1999年9月9日,因承担1%人类基因组计划而诞生,是全球最大的基因组学研发机构。华大基因以“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发展模式引领基因组学的发展,通过遍布全球的分支机构与产业链各方建立广泛的合作,将前沿的多组学科研成果应用于医学健康、农业育种、资源保存等领域,推动基因科技成果转化,实现基因科技造福人类
华大基因公司总部位于深圳南山区,在北京、天津、武汉、上海、广州等国内主要城市设有分支机构和医学检验所,并在香港、欧洲、美洲、亚太等地设有海外中心和核心实验室,已形成“覆盖全国、辐射全球”的网络布局,目前, 公司已经覆盖了全球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国内 32 个省市自治区的 2,000 多家科研机构和 2,300 多家医疗机构,其中三甲医院 300 多家;欧洲、美洲、 大洋洲等地区合作的海外医疗和科研机构超过 3,000 家。
目前全国涉及基因检测概念的公司有200余家,申请在上海主板、深圳中小企业板及创业板上市的排队公司达700多家,剔除中止审查以及已经通过发审会并轮候上市的公司共有631多家企业在申请IPO,但IPO在审的仅华大基因一家
华大基因曾赴海外上市但最后受阻,因为基因生物行业属于新兴行业,相关部门审查比较严格,2015年12月以2456万的年利润入IPO创业板排队序列,首次亮相IPO队列即备受市场瞩目;2016年10月27日,华大基因IPO审核状态显示为中止审查,中止情形显示为:申请文件不齐备等导致审核程序无法继续,2017年3月14日,华大基因递交《创业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此次招股说明说的递交,收到证监会59个问题作为反馈,其中,“华大基因自身是否独立于控股股东”成为监管关注的重点,其次是重组引发的质疑。
2012年华大基因走上重组之路,而随后的三年里进行了近20次重组,将华大控股下属的与临床应用服务、科学研究服务合临床应用服务等相关资产和股权纳入麾下。通过多次重组,截至到2016年底,华大基因共有42家去全资、控股子公司和4家参股公司,而华大三生园、华大控股、华大投资和40多家(据申报稿显示,中国人寿、华夏人寿,深创投、上海云锋、同创伟业等国内知名机构皆在列)投资者经过多次增资,成为目前华大基因的股东。
由于重组次数过于频繁,证监会提出种种质疑。而一位财经分析师曾表示:“经过多次重组的华大基因,控股股东、实控人及其直接、间接投资的其他企业有着庞大的关系网 ,想保持其独立性其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被誉为“基因届腾讯” 的华大基因的上市之路虽一波三折,如今正式进入了上市倒计时。上会以后,有审计师监督,财务一般不会出现问题,按照目前上会到核发批文的速度(15天左右)和创业板每周4家发审节奏来看,华大基因大概在一个月内登陆A股
华大基因的主要营业收入来自生育健康类服务、基础科研类服务、复杂疾病类服务和药物研发类服务四大业务板块。其中,收入来源最高的是生育健康类服务。数据显示,2014-2016年生育健康类服务营业收入分别为3.57亿元、5.68亿元和9.29亿元。2016年这部分收入占比54.62%。
财务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42.3亿,总负债7.78亿,净资产34.52亿;2016年营收17.11亿,净利润3.5亿,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3.33亿。2015年营收为13.1亿元。
“华大基因的上市意味着基因生命科技已开始走近寻常百姓。生命科技会对商业社会、工业及农业等领域产生根本性影响,远超过IT对于传统产业的影响。”华大基因战略规划主任朱岩梅公开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