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尚未关注我们,可点击标题下方的“郎club”关注我们
来源:散淡心情
一代中专生的悲情:我那么优秀,却只能生活在底层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至九十年代末,有那么一批素质优异的初中毕业生,为了实现离开乡村这一朴素的愿望,报考中专,成了国家包分配的中专生。这批中专学生包括四个领域:工商财、农林水、医卫、师范。
毕业之后由国家统一安排工作,转为城镇户口。这两个条件,对当时城乡二元化社会里的农村青少年及其家长,所产生的诱惑,是无法抗拒的。离开乡村,在城市、工厂或者单位拥有一份体面的工作,每月领一份稳定的薪水,是当时每一个农村青年的梦想。因此,当上述四个领域的中专学生,改为在初中毕业生中招生之后,报考中专的初中毕业生,非常踊跃。
最初的几年,几乎所有的初中学校,都要进行筛选考试,只有进入全校前十名二十名之内,才具有报考中专的资格。有些学生家长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能够考上中专,不惜违背乡村伦理,检举揭发别人的孩子是初中复读生(当时规定报考中专者必须是应届初中毕业生)。具备报考资格后,才由学校组织这批学生,去县里参加中专招生的正式考试。按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报考中师类的学生,还必须通过面试,才具有入学资格。
那些考不上中专的学生,只好用羡慕的眼光看着这些人将户口迁入城镇,怀着一种失落的心情,去上高中。
在这样一种报考氛围中,能够幸运进入中专学习的学生,大都是读书天分非常出众的孩子。按当年一批老中专生的感叹来形容,就是:“要是我们不考中专,去读高中上大学,那么,那些年上北大清华的学生,也许将换一批人。”这话当然有些绝对。但是,说他们是考重点大学的最有力竞争者,我想任何人都不会否认。
当年在初中任教的一批有识之士,及时发现了这个问题,在经过几年将最优秀的初中毕业生组织报考中专之后,有少数初中学校,对学习成绩特别优异者,实行保护政策,不让他们报考中专,而是让他们考高中上大学。但是,国家包分配的诱惑,对那些生活在最底层的农民来说,实在太大。尽管有学校的保护政策,也挡不住这些家长让自己的孩子去上中专。因此,尽管有少数尖子学生被老师保护去上高中考大学,但大量学习成绩非常优异的初中毕业生,仍然选择上中专,直到全国大中专招生并轨为止。师范类更是直到1999年为止。
然而没想到的是,他们当年选择上中专,却选择了一辈子的悲情。
考上中专,户口迁出农村,毕业后由国家分配工作,在当年的乡村,就犹如范进中了举,是颇为轰动一时的。他们的家长,包括他们本人,一时间踌躇满志。一些家庭甚至大宴宾客庆贺。
可是,在最初的兴奋过后,当这些进入中专学校就读的孩子,发现所谓的中专,其实是农村孩子进入城市的最低门槛。而且这一纸文凭,会将他们约束在最基层工作,他们的发展平台,一辈子都会被这一纸文凭约束之后,失落感便由然而生。
有个别学生一开始就发现了这一奥妙,他们及时选择了从中专退学,去上高中,考大学。我所知道的两个考上中师的学生,就做了这种选择。不能不感叹他们选择的英明。三年之后,他们都考上了重点大学,毕业后进入了大城市,之后又去了国外。
然而更多的,在犹疑之中等到了毕业。在他们毕业之际,他们经受了自己人生最大的冲击。
他们读了三年中专,拿到一张薄薄的毕业文凭,等待分配工作的时候,最先等到的,却是他们当年考不上中专只能上高中的同学,这个时候却通过高考,获得了上大学甚至是北大、清华等重点大学的资格。这些考上大学的同学,对他们内心的冲击,可能不亚于一颗原子弹。这批人当年在学习上不如自己,他们没考上中专只能去上高中。三年过去了,他们只获得了一个吃国家粮的身份,而那些人却考上了大学,甚至知名的大学,他们只能闷闷不乐地看着这批人风光八面。
他们毕业分配的去向,在这份郁闷的心情之中,终于等来了。拿着报到证,他们的心情再一次失落。
他们都去了最基层的单位。农林水专业的学生,大都去了乡镇做农村工作,工商财专业的学生稍好一点,去乡镇工商所或者财税所、供销社,也有一大批去了地方国有企业。医护类专业的毕业生,去了基层卫生系统。这批毕业生分配去向的共同特点是,面向农村,面向基层。换句话说,他们从农村里出来,最终双回到农村工作。所不同的是,他们原来的身份是农民,现在的身份,则是做农村工作的基层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能够留在县城工作的已经寥寥无几,能够到地级市工作的话,则是他们的祖宗烧了高香。
最糟糕的是师范类毕业生。其他大类的中专毕业生还好,尽管分配到了农村,但因为专业的原因,至少还是在乡镇所在地工作,好歹是一个乡镇的中心所在地。师范类却不然。每个乡镇,除了乡镇所在地有一所中学,一所中心小学之外,还有许多中学小学,均衡布局于各个村庄。甚至最偏远的、人迹罕至的村庄,都办有小学。这批中师生刚毕业,基本上都被分配到了各个村小。换句话说,他们真正与农村融为一体。他们的身份,虽然已经是干部,国家工作人员,但他们依然在乡村生活,整天打交道的,都是农民的孩子,和农民本身。我的一个中师生朋友告诉我,他刚毕业时,任教的小学,离乡镇所在地有十六华里路程,而且不通公路,小学就他一个公办老师,他必须自己做饭菜,晚上一个人孤独地住在学校里,外面的每一个响动,都让他担惊受怕。
巨大的失落感,从毕业一开始就伴随着他们,直至终生。
在他们带着强烈的失落感,在最基层工作的同时,他们的读高中考上大学的同学的好消息,一个一个传了来。他们有的去了国家部委;有的留在了省城大机关;有的分配进了高校;有的考上了研究生;有的去了国有大型企业;有的去了国外。每一次这样的消息传来,给他们的内心就是一次冲击。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他们回味着这些消息,就会想,要是我当年不去考中专,我现在会是什么样子呢?
可惜,人生无法假设。
面对基层单位繁重的工作和艰苦的环境。许多人选择用自己的行动,改变自己的命运。他们知道,埋怨已经没有用,只有通过自己的行动改变命运,才是王道。
一批人选择考研究生离开乡村。在师范类毕业生中,通过考研离开乡村讲台的人最多。他们克服自己知识底子薄、没有系统学过英语的困难,怀抱着离开穷乡僻壤的理想,把工作之余的全部精力,都用在考研上。一年不行,两年;两年不行,三年;三年不行,五年。在我所知道的师范毕业生,有些人竟连续考了八年,才考上。当他们考上研究生,离开任教的偏僻山村时,几乎每个人,都会嚎啕大哭一场。
这是对当年的悔恨,还是面对考研究生的喜悦?也许,兼而有之吧。
作为老师,除了考研,在个人的发展上,还有走另外一条道路的,就是发展一门特长。或是写作,或是书法。因而,中师类毕业生,在这两个方面做出突出成就的,比较多。在我所在的城市书法界,稍有成就的书者中,中师毕业者几乎占了一半。文学界也有相当一部分是中师毕业生。他们在用另一种方式,证明自己的优秀。
工商财、农林水专业的毕业生,走的是另一条道路。在基层党政机关工作的毕业生,他们有一条相对固定的晋职通道。只要努力工作,他们会在职务上获得提升。所以,他们在行政岗位上,走得更远。在工作十年二十年之后,他们基本上成了基层党政机关的骨干。那些脱颖而出者,甚至能够走到县市、地市级的领导岗位。
能够成为乡镇、县局主要领导,甚至成为县市、地市级领导,对他们来说,已经算是成功者了。甚至,比生活在大城市,更实惠。至于原因,你懂的。
至于分配到地方国有企业的毕业生,有许多人的人生境遇惨不忍睹。在刚刚分配到企业的时候,他们可能还高兴了一阵子。作为地方国有企业,一般离城镇不远。相对于分配至乡下的同学,要好了许多。可是,很不幸,他们在工作不久,就面临地方国有企业改制。很多工商财类中专毕业生,到企业还没有把人混熟呢,就被买断,不得不下岗失业。这批人中的有魄力者,自己创业,通过苦心经营,最终成了富翁。可是更多的,只能通过替人打工,挣得几个辛苦钱养家糊口。他们的生活很不稳定,经济来源时有时无,不得不整天为生计奔波。
尽管有小部分人通过努力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但是绝大多数人的命运,依然只能和最初的平台捆绑在一起。在学校工作的,成了中国基础教育尤其是中国乡村基础教育的基石;在乡镇工作的,成了中国基层党政工作的基石。在卫生系统工作的,成了中国基层卫生工作的基石。而且,由于他们个体的素质和天份很高,又在学习过程中,养成了听话的好习惯,所以,尽管他们工作在最底层,但是他们依然抑制着自己的强烈失落感,将自己的那一份工作,做到最好。为中国的乡村发展,做出了自己的出色贡献。
而他们自己一辈子,都只能扎根乡村。能够调进县城工作,对他们来说,已经是最大的奢望。
而在他们用自己的才华甚至生命,夯实中国最基层工作的基石的时候,他们的考上大学的初中同学,却走上了另外一条路。由于那批人接受了系统的高等教育,相比于只接受过中专教育的他们,思维更为敏锐,眼界更为开阔,视角更为独特,格局更为高远,发展前景更为远大。这批人,大多留在地级以上城市,做行政管理的,官衔更高,做学问的,职称更高,甚至经商的,利润更丰厚。
而这批人,当年和他们在初中同学的时候,却是跟在他们后面的跟屁虫!
一个中专报考,让他们的人生境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早早地获得一份稳定的工作,却押上了自己一辈子的出息,让这批极具天赋的孩子,在没有灌满浆之前,就被提前收割,然后被晾在最基层,任其凋零。
这对这批中专生来说,不得不说,充满了悲情。他们的天赋如此优秀,却不得不生活在最低层。
尽管对基层来说,因为有了这批有才华的人来夯实,应该感到幸运。
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扫描郎CLUB微信加为好友,及时了解最新点评,点击分享,让更多朋友关注。
广告合作、版权请联系微信号:jishi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