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脑人言
一群青年脑科学工作者组成的团队,希望能做一些有趣而严谨的原创性科普,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脑、保护脑;同时也希望能追踪科技前沿,讨论如何模拟脑。关注领域:神经科学、认知科学、脑机接口和人工智能。
51好读  ›  专栏  ›  脑人言

生物的昼夜节律

脑人言  · 公众号  · 科学  · 2017-10-04 09:04

正文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脑人言”

文:吴思涵(Ludwig癌症研究所博士后)

编辑:X君

一、什么是昼夜节律/生物钟


在高等的光敏感生物中,生物钟是一套由感光神经元,内分泌系统,以及基因时序振荡表达调控共同形成的功能体系,使得生物从微观水平的基因表达、细胞代谢,到宏观的生物行为,形成昼夜更替的节律。


二、昼夜节律的生物学机制


生物钟中的昼夜节律(下文简称为“生物钟”。注意,生物钟是个很大的概念,昼夜节律是生物钟的一种表现。)是怎样形成的呢?其实,它和我们所熟知时钟一样,包括了两大要素:1、时钟的校正;2、时钟的周期。


当我们买了一个新手表,在正式使用之前,需要对其进行校正,使其符合某个标准。生物钟也有这样的一个校正机制。其中,大脑中的视交叉上核(suprachiasmatic nucleus)是中枢时钟(master clock),负责将感受到的外界光信号整合后,向身体外周的时钟(peripheral clocks)传递信息。这个中枢时钟每天都会校对一次,校对的依据便是光。而由于校正每个昼夜都会进行一次,因此这个时钟的周期便是24小时。

除了视神经外,身体的其他细胞并没有感光能力,虽然它们一直在活动,但由于“看不见”,黑灯瞎火地工作,总会有乱套的时候。而中枢时钟就扮演着一个总指挥官的角色,它能够接收视神经(也就是那个“看得见”的领导)传来的信号,然后将信号从中央传达到地方,告知底下的小兵天亮了,统一校对手表调整时间,该干嘛干嘛。而内分泌系统,就通过分泌激素,扮演着传递中央下达的信号的角色。而不同的激素,具有传递不同信号的功能。

总结一下,就如上图所示,视交叉上核神经元接受了清晨第一缕阳光的刺激,调好自己的手表之后,下达命令,大喝一声:睡你麻痹起来嗨!于是外周的细胞接受了命令,也调好自己的手表,然后开始干白天该干的活。


在分子水平,又是怎样构筑起生物钟的体系呢?这个问题的答案,便是由包括这三位诺奖获得者在内的一众科学家揭晓的。


当细胞接收到白天的信号时,就会相应地启动一套有序的基因表达程序。这里有两个要点:1、在白天信号指导下,某些基因(我们叫白天基因好了)的表达会更加有优势,而黑夜基因的功能会受到抑制;2、白天、黑夜基因交替出现优势的步调,并不总是完美的,毕竟生物机体不是机械齿轮,转着转着,细胞之间的步调就会不一致,这时候中枢时钟的命令就起到了让大家保持步调一致的作用。


举个栗子,PER和CRY基因是白天基因。在昆虫中,CRY(Cryptochrome,隐色素)能够感受蓝光。它和PER(Period)基因一样,在黑夜结束、白天刚开始的时候表达量很低,然后逐渐升高,并在快入夜的时候达到表达高峰。而PER和CRY基因又是谁来上调表达的呢?是由CLOCK和BMAL1蛋白,它们结合到PER和CRY基因启动子的E-box区域,促进其表达。

但是好戏来了,虽然CLOCK和BMAL1蛋白能够促进PER和CRY的表达,但是,PER和CRY的表达却会反过来抑制CLOCK和BMAL1蛋白的功能


当刚刚入夜的时候,表达量达到峰值时,PER和CRY就会形成二聚体,进入细胞核中,抑制CLOCK和BMAL1,从而抑制PER和CRY的表达。同时,PER和CRY是不稳定的,会被缓慢降解掉。于是乎,转录减少了,然后自身也被降解了,因此就会随着夜色加深,PER的量逐渐下降,并在黑夜结束、白天刚开始时,回到了整个周期的起点。而由于PER和CRY含量的下降,就解除了对CLOCK和BMAL1的抑制,从而重新转录出新的PER和CRY。如此一来,就形成了一个周期振荡的负反馈系统


用句简单的话来讲,就是A叫B起来干活,而B虽然起来了,却反过来捅了A一刀,叫他闭嘴。可是,B本身也是个怂货,一段时间后就萎了,对A的抑制也就解除了。然后第二天,这样的好戏又再上演一轮。这就是生物钟的分子机制。

除了上面提到的PER,CRY,CLOCK和BMAL1之外,生物钟的重要调控分子还有TIM(Timeless)和DBT(Doubletime)等。


在果蝇中,TIM也是由CLOCK和CYCLE(对应哺乳动物中的BMAL1)调控表达的。当TIM被转录和翻译成蛋白质之后,就会和PER形成一个复合体,防止PER被降解掉。同时,这个复合体还能进入细胞核,抑制CLOCK和CYCLE的功能。而TIM是一个可以被光信号所降解的蛋白,由CRY这个感光蛋白来实现。因此,光线可以解除TIM对PER的保护,从而PER会在TIM降解之后,也缓慢地跟着降解。


而DBT(在哺乳动物中叫CKI)就是那个靶向PER让它降解的因子。当TIM和PER结合在一起的时候,DBT就没办法降解PER了。而当TIM被光刺激的信号所降解,PER就从复合物中暴露出来,被DBT磷酸化,从而被降解。在哺乳动物中,DBT还能够促进PER的核转移,从而使得PER能够去抑制细胞核里面的CLOCK和BMAL1。


(值得注意的是,昆虫和哺乳动物的生物钟调控机制有些许不同,但在这里就不铺开讲了。)


三、三位获奖者在昼夜节律研究的贡献

2017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授予了上面三位老帅哥:Jeffery C. Hall,Michael Rosbash,Michael W. Young教授,以表彰他们在昼夜节律分子机制中的杰出贡献。


Jeffery Hall教授是最早一批研究白天基因PER的人。他首先是拿雄果蝇的求爱歌节律(courtship song,雄果蝇在求偶时会拍动翅膀,形成有规律的求爱歌),并发现PER基因的突变能够影响求爱歌的节律。


随后,他和Michael Rosbash教授合作,发现了PER蛋白能够负反馈抑制其本身转录的现象,从而奠定了生物节律的分子基础。随后,他们两人又一起共同发现了细胞时钟之间互相同步化的机制。


Jeffery Hall教授在他晚期的工作之中,进一步补充和完善了他所提出的生物钟负反馈调节通路理论,这其中就包括了第二部分所提到的TIM、CRY、CLOCK和BMAL1(在果蝇中是CYCLE)在生物节律中的作用。


读到这里,千万别以为Michael Rosbash教授只是在抱Jeffrey Hall的大腿。相反,他是第一个克隆出PER基因,并鉴定了果蝇中的CRY、CLOCK和CYCLE(对应哺乳动物中的BMAL1)基因的人。也就是说,没有Michael Rosbash的工作,就没有Jeffrey Hall研究的基石,更不用说,他也是生物节律负反馈调控机制的共同提出者。


Michael Young教授同样也是最早一批研究PER基因功能的人。说起来,他应该也算是Michael Rosbash教授的竞争对手,在学术期刊上也撕过x(见下图,Y教授说你们R lab的某个实验数据啊,不可重复,一点都不可赛艇,所以R教授只能撤稿惹)。他们两人竞先克隆PER基因,并研究其功能。Young教授同样发现,将PER基因导入到这个基因功能缺陷的果蝇之中,能够恢复其生物节律。

随后,Michael Young团队率先鉴定了生物钟重要的调控因子TIM,并将其序列阐明。他和合作伙伴一起发现,阳光能够导致TIM快速降解,并重设生物钟。随后,他还发现了能够降解PER蛋白的DBT,从而将生物钟负反馈调节中缺失的拼图给补充完整。


四、昼夜节律的进化


这个部分,我们不妨来思考,为什么生物会进化出昼夜节律呢?事实上,这个问题还是比较难以回答的。凡是涉及进化论的东西,都很难设计实验去重现千百万年的生物学过程,因此我们这里仅能从理(脑)论(洞)上进行一些推导。


植物进化出昼夜节律,这一点不难理解,因为光和光合作用的关系。但是动物,或者更微观一些的简单真核生物,又怎么说呢?

其中一个可能的因素是,光线与生存、繁衍息息相关。一些古老的,低等的,缺乏感光结构的生物,如果要从外周获取营养物质,只能是靠瞎摸,或者趋化作用,又或者是感受震动等。等到感光细胞的出现,甚至进化出视觉,光线可以帮助生物迅速发现猎物,躲避捕食者,同时也能找到啪啪啪的对象。而一旦到了晚上,光线变弱,有些生物就开始方了:去哪里找吃的?会不会被吃掉?啪啪啪会不会插错洞?手电筒在哪里?(大雾——)因此,在长期的选择之下,昼夜节律便出来了。而进化上又是充满着随机的,于是,另外一波生物则进化成了夜猫子,发展出夜视及其他在夜晚探测周围环境的能力。


但是问题又来了:假设所有的生物都没有进化出昼夜更替节律,那么对于任何一个生物来说,它的食物、捕食者和交配对象,也都不会有昼夜节律,那自然也不会有进化上的选择压力,来迫使昼夜节律基因的出现。


这个时候,我们就必须再引入一个可能参与调控生物钟的环境因素:温度。入夜,温度降低,然而绝大多数生物都没有维持体温的能力。因此在夜里,温度下降,代谢就会降低。而当太阳重新普照大地之时,温度提高,生物的代谢活性也跟着上升。因此,跟太阳光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温度,也是促进生物钟进化的动力。


2010年一篇Science文章就报道了,外周时钟,而非中枢时钟,是温度敏感的,因此温度也是重设和同步时钟的重要环境因素。有关于温度如何在分子层面影响生物钟,有不少实验室在抢着做,因为这是和太阳光同等重要的生物钟调控与进化因素。这不,上面那篇两位Michael教授互相撕x导致被撤稿的那篇文章,就是在研究温度与生物钟分子的关系。

写到这里,不得不提一句,在原核生物中,也发现了具有昼夜节律的物种,那就是蓝细菌(Cyanobacteria)——一类最古老的(30-35亿年前便存在)具有光合作用能力的细菌,是推动地球从无氧变成有氧环境的大功臣,也被认为是植物叶绿体的祖先。目前已经鉴定出蓝细菌中的三个核心昼夜节律基因:kaiA,kaiB和kaiC。而至于这三个基因和真核生物的节律基因是否有进化上的亲缘关系,会不会是推动植物昼夜节律进化的动力之一,就超出我的射程范围了。


五、生物钟与人类疾病


生物钟的正常运作,和人体健康息息相关。生物钟的紊乱,会导致疾病。


为了理解生物钟和疾病的关系,我们必须先来关注一下生物钟参与了哪些正常的生理功能。前面讲了,在白天时,中枢时钟会告诉外周的时钟起来嗨,但到底起来嗨些什么呢?其中最重要的是细胞的生化代谢。

昼夜交替,跟进食、运动、睡眠是紧密联系的。因此,在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和输出方面,昼与夜本身就存在着区别。但是生物钟影响代谢,却远不局限于控制外部的物质能量输入,它还能直接调控了生化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


通过转录组学的研究发现,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约有10%的基因会呈现昼夜振荡表达的模式,而这其中就包括了糖代谢、脂代谢、氨基酸代谢等重要基因。值得点出的是,虽然这10%的基因之中,只有很少的部分是生物钟核心通路的直接靶点,但是,生物钟信号通路能够调控一些与代谢相关的转录因子,从而间接地促进代谢基因也呈现昼夜振荡表达的模式。

因此我们不难理解,昼夜的节律被打乱,生物的正常代谢就会出现问题,引致疾病。


其中最著名的例子当属II型糖尿病与肥胖。比如有研究发现,那些睡得比较少的小朋友,长大后变成胖子的风险就会增大。另有研究发现,剥夺成年人的睡眠,会导致受试者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


其次,生物钟紊乱也与心血管疾病有紧密联系。有研究发现,长期值夜班,会导致45-55岁的男性的心血管疾病风险提升1.6倍,而女性人群则是3倍。


近十来年也有一些研究在关注生物钟与肿瘤的关系。有许多独立的研究表明,长期值夜班的人群,其乳腺癌、前列腺、结肠癌的发病风险会有不同程度的提升。近期有一项研究表明,长期值夜班会导致DNA修复能力降低,进一步提供了生物学机制。有趣的是,如下图所示,在原癌基因MYC驱动的肿瘤中,MYC会强行霸占生物钟核心通路的CLOCK/BMAL1的作用区域E-box,从而破坏了细胞自身的代谢节律。

一句话总结:不要熬夜。


修仙什么的,会死的哟~




赞赏专用通道



 新浪微博:@脑人言
知乎专栏:行为与认知神经科学
QQ群:638710880

脑人言 | 聊聊脑科学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