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昼夜节律的进化
这个部分,我们不妨来思考,为什么生物会进化出昼夜节律呢?事实上,这个问题还是比较难以回答的。凡是涉及进化论的东西,都很难设计实验去重现千百万年的生物学过程,因此我们这里仅能从理(脑)论(洞)上进行一些推导。
植物进化出昼夜节律,这一点不难理解,因为光和光合作用的关系。但是动物,或者更微观一些的简单真核生物,又怎么说呢?
其中一个可能的因素是,光线与生存、繁衍息息相关。一些古老的,低等的,缺乏感光结构的生物,如果要从外周获取营养物质,只能是靠瞎摸,或者趋化作用,又或者是感受震动等。等到感光细胞的出现,甚至进化出视觉,光线可以帮助生物迅速发现猎物,躲避捕食者,同时也能找到啪啪啪的对象。而一旦到了晚上,光线变弱,有些生物就开始方了:去哪里找吃的?会不会被吃掉?啪啪啪会不会插错洞?手电筒在哪里?(大雾——)因此,在长期的选择之下,昼夜节律便出来了。而进化上又是充满着随机的,于是,另外一波生物则进化成了夜猫子,发展出夜视及其他在夜晚探测周围环境的能力。
但是问题又来了:假设所有的生物都没有进化出昼夜更替节律,那么对于任何一个生物来说,它的食物、捕食者和交配对象,也都不会有昼夜节律,那自然也不会有进化上的选择压力,来迫使昼夜节律基因的出现。
这个时候,我们就必须再引入一个可能参与调控生物钟的环境因素:温度。入夜,温度降低,然而绝大多数生物都没有维持体温的能力。因此在夜里,温度下降,代谢就会降低。而当太阳重新普照大地之时,温度提高,生物的代谢活性也跟着上升。因此,跟太阳光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温度,也是促进生物钟进化的动力。
2010年一篇Science文章就报道了,外周时钟,而非中枢时钟,是温度敏感的,因此温度也是重设和同步时钟的重要环境因素。有关于温度如何在分子层面影响生物钟,有不少实验室在抢着做,因为这是和太阳光同等重要的生物钟调控与进化因素。这不,上面那篇两位Michael教授互相撕x导致被撤稿的那篇文章,就是在研究温度与生物钟分子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