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译言
发现、翻译、分享中文之外的互联网精华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参考消息  ·  欧洲派兵10万?泽连斯基:我不能说得太细 ·  2 天前  
BFC汇谈  ·  USD:鹰派美联储是否过了头? ·  3 天前  
BFC汇谈  ·  USD:鹰派美联储是否过了头? ·  3 天前  
参考消息  ·  台积电将有海外“大动作”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译言

社群的过去和未来

译言  · 公众号  · 国际  · 2017-07-18 09:58

正文

【题注】

我们相信,协议是社群的未来。


【关键词】

全球电子连接(The WELL),斯图尔特·布兰德,实名制,层级架构,弱契约,协议

 

【KK的话】

通过代码而不是制度来塑造社区,这一点被Well 用户总结成一句格言:良好的管理是通过工具而不是规则来实现的。

 

我发现今天的在线语境——用词、玩笑以及许多文本缩写——都可以回溯到 WELL。事实上,如果你进到当下的任何一个在线论坛,立马就可以感受到 WELL 时代的那种氛围,包括那些黑暗面:火药味,攻击性——那些彬彬有礼的人们平时不会对人说出来却可以在这里写出来的东东。

 


下文选自喜马拉雅付费专栏

《KK对话未来》


你好,欢迎来到《KK 对话未来》!

 

我们已经讲了两期关于社群经济的内容,但我们对社群经济还没有下个定义。因为很奇怪的一件事情是,我们在英文文献中很难找到与社群经济这样一个概念相对应的内容。我曾经问过 KK本人对「社群经济」怎么看,而他对「社群经济」这个提法的反应,也显得有些诧异。

 

但 KK本人,实际上是参与了全球最早的社群之一The WELL的创建过程的。

 

The WELL是「全球电子连接」的缩写,正好跟「水井」这个词的拼写相同。WELL 的图标,中间那个字母 e,也做了变形,像是一口水井。

 

The WELL创办于 1985 年,是全球最早的线上社区之一。斯图尔特·布兰德(Stewart Brand)是它的两个创始人之一。斯图尔特·布兰德这个名字,我们可能会不断提到。一方面,他是KK的老师兼好友,KK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就开始追随斯布兰德,参与了布兰德的很多项目;另一方面,布兰德也是美国反主流文化运动中的一个重要人物,他创办了《全球概览》杂志。史蒂夫·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毕业典礼上讲的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就是出自《全球概览》。

 


The WELL可以看作是《全球概览》杂志在网络、在线上的一个延续。它的早期用户主要来自于《全球概览》的读者群,特别是旧金山地区的读者群。在它的用户当中还包括了「感恩至死」乐队以及他们的粉丝。

 

「感恩至死」乐队是美国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一支摇滚乐队,成立于 1965 年,在之后的30 年时间里一直都非常活跃。在《滚石》杂志评选的「史上最伟大的艺人」当中名列第 57 位。2007 年乐队还获得了「格莱美终身成就奖」。

 

这样一群人,包括《全球概览》杂志的读者群,也包括「感恩至死」乐队的成员和他们的粉丝,他们在 WELL 上都做些什么?

 

《KK对话未来》


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开会。当然,所谓「会议」,也就是一个个的主题。用户根据自己的兴趣,加入自己喜欢的会议,并在里面发言、分享和交流。这在形式上跟论坛非常相似。

 

除了开会,人们还在这里分享自己的故事,包括生和死。用户和用户之间建立了非常亲密和深厚的感情连接。

 

The WELL也是很多网络文化元素的发源地:很多的网络用语、缩写,包括一些我们所说的梗(也就是典故),都起源于WELL。

 


The WELL社区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通过代码而不是制度来塑造社群。这一点被社群用户总结成一句格言:「良好的管理是通过工具而不是规则来实现的。」

 

现在,国内的很多社群强调规则,更确切的说,是规矩;一些社群还建立了层级架构,有所谓的「分会负责人」或「班长」。

 

我个人支持在社群当中建立层级架构,因为层级架构可以让社群更有效率地运作。

 

译言在 2012 年上线了一个公版书翻译项目,叫译言古登堡计划。这个项目就设计了三层架构:最顶层的是平台,中间层是社区中的项目负责人,基层则是参与项目的译者。

 

通过这几年的实践,我们相信,在网络社群当中,三层架构是最合理的。少于三层的话,社群就很难形成有效的组织,而如果多于三层,沟通效率就会大大降低。另外,我们还认为,保持中间层级的流动性很重要,有利于社区长远的、可持续的运行。

 

而在所谓的「规矩」这一点上,我个人一直都心存警惕。因为社群有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就是管理者和用户之间是「弱契约」的关系。那什么是「弱契约」呢?就是你和用户之间并没有签署真正具有法律意义的协议,所以社群的任何规矩对用户来讲,其实都不具有强制约束力。

 

当然,社群管理者可以动用最终极的制裁手段,就是踢人。但这样一来,就会形成一个中心化的结构,哪怕社区管理者只是把踢人作为一种威慑力量来使用。现在很多社群,一方面极力宣称要做到社群的去中心化,并把这称为社群最根本的特点,但另一方面又极力强调规矩的重要性。其实,这两者之间是矛盾的。

 

那怎么才能做到通过代码而不是制度来塑造社群呢?

 

Facebook和微信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示范。一会儿我们会说到Facebook。这里还是用译言古登堡计划做个例子,来说明一下。

 

长期以来,在译言古登堡计划的运营上,我们内部只有一个全职编辑,来负责跟社群的沟通。社群基本上是自我运转的。因为每个项目从发布选题,到招募译者,到翻译和校对,都是代码写好的流程,用户只要跟着流程走就好了。所以这个项目的核心就是流程,而代码的作用也是通过流程体现出来的。

 

有意思的是,在这样一个流程中,用户也会生成自己的代码。译言古登堡计划的项目负责人手册,就是用户来编辑和维护的。

 

好,说回到The WELL 上。 你知道它当初的价值有多大吗?今天,很多人把它称为是Facebook的前世版。那时候,人们要花 700 到 1000 美金买最好的调制解调器上网,但速度也只有今天我们家庭网络速度的 1‰ 不到,而且加入The WELL是要付费的。尽管如此,到 1987 年,也就是 The WELL 成立两年之后,它的用户数就达到了2000,而且在当年底就实现了盈利。

 

那时候,美国在线和微软都曾经对The WELL做过仔细的研究。但后来发生了什么呢?为什么今天我们没有听到The WELL,而是Facebook、推特这样的社区呢?

 

《KK对话未来》


2012年的时候,The WELL被它当时的东家挂牌出售,如果没有人接盘的话,那The WELL就面临关停的结局。后来,一些The WELL上的老用户就专门成立了一家公司,用来收购The WELL,据报道,收购价是40 万美金。

 

当时,KK作为《连线》杂志的特约记者,也是The WELL社群的早期用户,同时还是斯图尔特·布兰德多年的追随者和好友,对布兰德进行了一次专访。布兰德在这次专访中对The WELL的衰落进行了反思,总结出来有这么几点:

 

  • 第一,他认为The WELL在坚持用户的真实身份上做得不够彻底。

 

布兰德很早就认定,匿名是一剂毒药。一开始他并不想在The WELL上实行匿名制,但是这引起了其他人的争议,有些人喜欢在线的匿名性,认为它可以让人们讲真话。争论的结果就是采取了一个折中方案,允许用户给自己起一个绰号,或者叫昵称。当然,平台知道谁是谁,因为每一个昵称后面都会跟一个信用卡上的真实姓名相关,但是在社群里的其他用户就无法知道昵称背后的人是谁了。

 

布兰德认为,与其这样折中来解决问题,倒不如像 Facebook 的扎克伯格那样,一步到位,甚至将问题变为功能。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在 Facebook 上,你的身份认证是由你的朋友来完成的,因此在这种网络关系当中,你是一个真正的你,跟现实中的你是同一个你。这样一种身份认证,就会形成一种自我监督的机制,而且这个功能被证明是可以变现的。

 

所以布兰德总结说,Facebook 恰恰是做到了 The WELL 当初没能做到的事情。

 

  • 第二点,布兰德认为,他们应该找到更好的欢迎新人的方式。

 

「对新人不够友好」其实是任何一个存在一段时间后的社群都会面临的问题。新人进到一个老社群里,他会面临两个问题:第一,是比较难进入老用户的圈子,有一种被孤立的感觉;第二,是平台功能和一些利益的分配权重上都会偏向于老用户,新手的门槛很高。

 

  • 第三个教训是,当时人们还没有学会如何去应对社群当中的冲突。

 

像布兰德本人,就因为无法面对社群管理的巨大压力,很早就不再参与社群管理。之后,更因为在一些话题上受到其他用户攻击,干脆退出了 The WELL。这是一件非常非常可惜的事情。

 

KK 在采访当中也对这个问题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他说,那个时候还没有网络行为规范,人们用了将近20年的时间才学会如何应对网络上的无理取闹——最好的办法就是置之不理。

 

The WELL 作为一段历史,已经是过去了。我们从它身上能学到什么呢?

 

像我们刚才谈到的实名制的问题,用代码而非规则来管理社群的问题,对新人应该更友好的问题,以及如何应对社群冲突的问题,这些都是我们可以从 The WELL 上学习的。

 

那未来的社群又会是什么样的呢?

 

像 KK,还有克莱·舍基(Clay Shirky),也就是《认知盈余》的作者,他们都认为,开源社群给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

 


在开源社群中最最核心的东西,是协议。

 

The WELL 的用户认为,代码可以是工具;译言古登堡计划的经验告诉我们,代码也可以是流程;而开源社群则说,代码就是协议。开源社群中最有名的协议,就是《知识共享协议》,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 CC 协议;CC 的全名是 Creative Commons。

 

协议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也是一个人人都要遵守的规则,或规矩。那协议跟我们平时所说的规矩有什么不同呢?一个最大的不同就是,协议的裁量权是去中心化的,而规矩的裁量权是中心化的。怎么讲?就是说,当你不遵守社群的协议时,社群当中的每一个人都会拒绝接受你,而不是一定要有某个权威的中心来裁决。像我们之前提到的区块链,就是一种非常典型的去中心化的协议。所以,我们相信,协议是社区的未来。

 

最后的最后,再强调一点,我们所说的协议,虽然包含有日常的「协议」的意思,用英文词,就是 agreement,但它更是指代码层面上的协议,也就是 protocol。

 

好,这就是今年的全部内容。谢谢收听!



  

扫描二维码关注译言,获取优质译文资源,享受优质便捷的即时译服务。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走进译言•古登堡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