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视远惟明·惟视眼科
及时,权威的眼科资讯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勤于奋  ·  月入98美刀的网站 ·  昨天  
勤于奋  ·  月入98美刀的网站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视远惟明·惟视眼科

【爱尔康玻切新势力】羊城再会圆桌派,“迷茫”眼底共探讨

视远惟明·惟视眼科  · 公众号  ·  · 2018-08-15 17:24

正文

敢为天下先,勇向潮头立,风采展示助长医者之才;

敢为天下先,无畏才有为,技艺切磋精进医者之术;

敢为天下先,志存当高远,直面前辈铸就医者之魂。


如同举办地广州承载着 敢为人先 ”的羊城精神一般, 爱尔康一直担负着推动中国眼科事业发展的使命,助力为中国眼底外科治疗的发展打开新篇章。 承大师荣耀,尽显“视界”风采 采新秀之辉 创造 “WE” 。“V”观视界,尽在2018 爱尔康玻切新势力!

琴声悠悠起,画从诗中来


伴随着悠扬的古筝曲调响起,偌大的展厅里充斥着《小城故事》的古韵旋律。作为此次会议的东道主,伴着广州爱尔眼科医院陈倩茵医生的优美演奏,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的林晓峰院长以“国画配古韵”的方式,对远道而来的各位玻切同道们表示热烈的欢迎。



圆桌派 ——谁的眼底不曾迷茫


大会由中南大学爱尔眼科学院唐仕波教授、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梁小玲教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沈丽君教授携手主持,同时,邀请到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林晓峰教授、吕林教授,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李甦雁教授进行会议点评。


唐仕波教授首先以“上香”的方式对玻切的“大师们”进行了“敬礼”。唐教授谈到,玻切的前辈们、大师们,对中国、世界的玻切做出贡献的创始人及奠基人都是我们应该感激及敬佩的人。新的平台更是为了让青年医生在前人的基础上继往开来,得到更大的锻炼,实现更好的发展。


咦?晶状体怎么跑出来了?

——姜春晖 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医院



姜教授切合主题,此次带来两个案例,其一“曾经迷茫过,现在不迷茫”,其二“曾经迷茫过,现在仍迷茫“。

曾经迷茫过,现在不迷茫——脱位晶状体的处理


脱位晶体,特别是核硬(>3级),当掉入玻腔时该如何处理呢?行医过程中,玻切术后晶体脱位不在少数。那么,姜教授又是如何解决的呢?


  • 最初——打重水保护黄斑,左手将晶体吸到前面,右手进行超乳

  • 如今——多打一点重水,使晶体浮在前部,传统超声的方法处理硬核脱位


重水在玻切术后晶体脱位的手术处理中起到了保护作用,使超乳过程中产生的超声能量不至于损伤睫状体及视网膜。在传统白内障术中,晶状体囊袋中间深,两边浅,核倾向于中央位置;而当发生晶体脱位,打入重水后,易形成中间突、两边凹的现象,此时,核易跑去周边,残留在玻璃体上及前部。因此,选择在吸走重水时顺带吸走残留的核块,以最大化的清除脱位的晶状体。

“姜氏秘籍“——重水+超乳之要点总结


  • 玻切中彻底清除玻璃体

  • 将晶状体上浮到接近虹膜平面——限制玻璃体活动度,同时保护角膜内皮

  • 削梨法优于劈核

  • 在23G、25G、MIVS中提供了另一种选择

曾经迷茫过,现在仍迷茫——玻切术中的脉络膜上腔出血


姜教授随后抛出了其“现在仍迷茫“的问题。玻切术中的脉血总是困扰眼底医生的一大问题,通过几个案例,姜教授认为其主要原因在于玻切中顶压玻璃体时眼内压突然下降,但对于其发生的具体原因及方法他仍表示困惑,遂积极与众位大咖们进行探讨。


答疑点评时间到


贾亚丁 教授: 该方法创新性好,应用性强,大大节约了手术时间,但难点在于遇到高龄患者要考虑其是否适合,术前需进行良好的评估。


李甦雁教授 大大节省手术时间。发生玻切术中脉血的重要因素是术中压力不稳定。一旦发生,建议采取2期液化处理。


林晓峰教授: 玻切术中脉血常发生于:①取硅油时;②气液交换处理乳化的硅油时,因水进入速度太慢,压力太低所致。


沈丽君教授: 创新性佳。玻切过程中保持压力的稳定很重要。


梁小玲教授: 为避免脉血的发生,应密切关注术中眼内压的升高。


唐仕波教授: 可将重水拖至虹膜层面解决,此方法中核易出现残留的问题。对于高度近视更易爆脉,不要过多顶压眼球,“少粗暴,多温柔”。


悬吊I OL 倾斜&网脱处理

——马进 教授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马教授谈到,若遇到晶体是悬吊的且伴有网脱的现象,处理时,手术无特殊之处,关键在于评估眼内是否具备填充条件。如果条件符合,那么填充物是气,是硅油,还是什么呢?


首先,若无囊膜隔存在,空气填充是完全可行的;但若填充硅油,则需进行详细评估虹膜晶体隔的完整性,以评估其是否能对所填硅油进行阻挡,使其不至于进入前房。同时,还需评估IOL是否正位,若虹膜IOL完整性好,但IOL不为正位,硅油填充时仍有进入前房的风险。此外,做Ando切口时一定要保证瞳孔区开放,以保证良好的房水循环。

案例:悬吊晶体倾斜较重,眼压低(5mm Hg )伴脉脱及网脱。


术前要求:保证IOL矫正倾斜,恢复隔挡——保证眼内硅油填充安全

术前设计:三点固定人工晶体减轻“吊床反应“

术中:找到倾斜的方向和位置进行固定,同时进行脉脱及网脱手术

术后:一月后,瞳孔变圆,UBM示晶体平,无任何倾斜

“马氏秘籍“——悬吊晶体倾斜伴网脱之要点总结


  • 正确判断IOL倾斜的作用力

  • 术中可通过反作用力验证

  • 缝线张力控制——避免葫芦眼形

  • 保留IOL调位手术可作首选


答疑点评时间到


张军军 教授: 无任何支撑的人工晶体在眼内极不容易稳定固定。此固定方法佳,但要注意缝线的张力问题及切割作用。同时,还需关注硅油取出后晶状体再次倾斜的风险。


陈辉教授 该方法创新性好,通过打油的方式进行了稳固。


沈丽君教授 晶体稍偏不可怕,倾斜很可怕,术后视力不易矫正,小心谨慎很重要。


高度近视牵引性黄斑病变——发生、发展、治疗

—— 汪朝阳 教授

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52岁女性,双眼黄斑裂孔,双侧高度近视,眼轴29.4。入院行超乳+PPV植入+剥膜+注气术。术后气下行OCT示黄斑孔闭合。术后14天黄斑孔再次裂开,再次进行手术。


汪教授谈到,黄斑劈裂导致原因众多:黄斑前膜、内界膜的牵引力、PVD后残余玻璃体皮质、后巩膜葡萄肿的轴向牵引力及眼轴增长等引起的牵引力均可导致其现象的发生。高度近视引起的后巩膜葡萄肿形态和位置各异,由眼轴增长、眼球不规则及葡萄肿本身的位置所决定。


目前,高度近视黄斑病变有三种手术方式:


  • 玻切或半内界膜填塞(解除切线方向牵拉)

    时机:若黄斑区中心凹进行性视力下降,进行手术干预

    结果:复位成功率各异

  • 黄斑外加压术——外路手术:巩膜外加压、巩膜扣带术(解除前后方向牵拉)

    可为巩膜后壁提供支撑,解决近视牵引性黄斑病变的另一主要因素——后葡萄膜内拉升,有效解除前后方向作用力。


  • PPV联合外路手术

    黄板扣带术联合P PV (I LM 剥离)对治疗极长眼轴(>30mm)近视的黄斑裂孔性网脱更有效。

可促进3个月黄斑裂孔闭合,并且术后无一例复发再次手术

“汪氏秘籍“——高度近视黄斑病变的手术适应症与时机


  • 黄斑劈裂者不建议立刻手术

  • S4期,应仔细频繁随访,一旦OCT示劈裂进展或视力下降,立刻手术

  • 初诊时发现ILM受损患者,长期随访观察


答疑点评时间到


马进教授 手术可调节性较小,熟练操作后可进行推广。


创新微创技术处理玻切中的难题

——吴荣瀚教授

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医院


19世纪七十年代,第一台玻切机器的出现开启了微创手术的新纪元。眼底疾病情况复杂,总会出现各式各样的难题,此次,吴教授便以自身经历与我们分享,利用创新微创技术处理玻切中的难题,争取让一切“不愉快”看起来未曾发生过!

“吴氏法宝”解决难题


1

晶体脱位的创新微创处理

碎核后,由于玻腔范围大,没有类似囊袋一般的边界限制,碎裂的核“漫天飞舞”,操作困难。对于严重的全脱/半脱,以往采用单手超乳方式   如今:打捞一片式人工晶体/经角膜切口打捞人工晶体

  • 囊膜的创新微创处理:修复不完美的囊膜

  • 前房玻切技术修整晶体前囊

  • 后囊严重破裂的囊袋


2

灌注管的新用途
  • 网膜前出血:灌注后将积血冲走

  • 网膜下出血:用灌注头将积血轻柔地赶出来


3

玻切头剥除ILM

答疑点评时间到


贾亚丁教授: 创新性佳,且临床应用性佳,值得后期推广。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