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张维迎教授2014年8月在凤凰财经“智友会”上的演讲
第一个观点想谈谈启蒙。启蒙的本意就是原来生活在黑暗当中,我们看不见,我们在一种愚昧状态当中生活。
而启蒙的核心就是“灯”,让我们自己清醒,从愚昧当中解放出来。我们所谓的“愚昧”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不知道人究竟是什么。
可以说,我认为现在大部分中国人,60%以上甚至于说99%,不把自己当人看。怎么不把自己当人看呢?
人和动物之间最大的区别是什么?不是吃喝拉撒,吃喝拉撒这些方面动物都会有一般。生物性欲望的满足方面人和动物是一样的。能把人和动物区分开来的,其实就是我们的思考,我们的自由意志。这也是康德讲的。
我们之所以是人,是因为我们有理性、能思考、有自由意志。自由意志包括了要去表达。如果你想说一个话,别人不让你说,你就不说了,这就是你不把自己当人看。
启蒙就是要认识人就是人,人之所以跟动物不一样就是有自己。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只有有了自由,我们才活的有尊严。如果没有自由,你就没有尊严,这一点非常重要。
西方在几百年前,尤其是十八世纪,无论是法国的启蒙思想家,还是苏格兰启蒙思想家或像德国康德这样的人,他们做的就是这样的工作,告诉人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权利,什么样是有人的尊严。
我们中国一直没有经过这个阶段,我们直到在一百多年前,特别是在甲午战争之后才认识到这个问题,所以开始了思想启蒙。
但是这个思想启蒙到了上世纪二十年代基本上就中断了,被“一个主义”代替了中国人应有的启蒙,然后一直持续到七十年代末期。改革开放以后好多思想界的人做了一些启蒙性的工作,到1989年也中断了。到现在仍然没有经过真正的启蒙,启蒙在中国是一个“半拉子”工程,也就是一个“夹生饭”。
中国人对基本的权利,对自由这些东西都是非常模糊的,也包括对民主的看法。自由是比民主更重要的东西。如果没有自由的理念,那么我们不可能有真正的民主,也不可能有真正的法治。这是我谈的第一个意思。
第二个意思,这本书里面已经多次讲到了。我这几年还有一个重要的认识,就是“理念、思想、观念对人类的重要性”。人类的历史某种程度上就是一种观念历史。
所有人类的创新,甚至于物质上的合作其实都是从观念变来的。我在这几年对传统讲的历史唯物主义产生疑问,因为历史唯物主义没有解决人类的很多问题。比如说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会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这个东西是讲不通的。
我们看一下人类的历史,其实你的生产力、技术很大程度上是由上层建筑来决定的,是由生产关系决定的。我们看一下中国和美国之间的比较,最新一些技术的创新都出现在哪儿?出现在美国,而不是出现在中国。那么我们唯一能找到的理由就是我们的产权制度约束了人们创造的自由。
甚至从一般的技术来讲,其实就是由一个想法导致的。如果没有自由思考环境的话是不可能的。比如新的电动汽车特斯拉为什么在美国出现了,在中国为什么出现不了?
在中国搞企业的人就会想这个事能不能去做,是不是符合法律的规定?这些约束性就导致很难有创造性的思想,更不用说社会科学这个行业了。
自由就像空气一样。不是说搞社会科学的对这个敏感,搞自然科学的就不敏感。自由就像空气,无论搞什么学科如果没有自由空气的话,人的思维本身就会僵化。
我在书里面谈了好多例子,在这里我也不多讲了。由于我是搞经济学的,大家知道经济学家谈的都是利益。主流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人只受利益的驱动。我想这是一个悖论。
按照经济学传统假设的话,经济学家说什么与人们的行为没有关系,因为人们最大化自己的效益、利润。无论经济学家主张什么观点,人家知道自己怎么做,该怎么做就怎么做。所以有没有经济学家、有没有经济学都不影响社会。
但是,话说回来要经济学干什么?我们之所以研究经济学或其他的社会科学,就是我们相信理念在影响人的行为。再进一步讲,过去经济利益上的好多理解比较片面。我们认为利益是一种客观的,尤其是物质主义的利益。这种理解是错误的。我们好多对利益的理解是通过观念进行的,或者说利益是由观念构造的。
举一个例子,好比几十年前在中国被灌输这样一种理念,工人阶级的利益跟资本家的利益是矛盾的,工人和农民的利益和地主的利益是矛盾的。
如果要追求利益的话首先要打倒资本家、地主阶级,但是现在来看显然这不是利益所在。当你打倒资本家的时候,全世界都是这样,任何消灭资本家的地方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是最惨的,工人阶级的利益是最没有保障的。
再进一步看计划经济。计划经济完全是一种理念的产物,从马克思最初对经济的批判,到未来的社会应该是有计划的协调机制,到最后斯大林,到中国搞计划经济。看起来我们都是在追求自己的利益,但是这种理念错了。
计划经济制度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的灾难。中国和苏联的灾难是最惨重的,仅仅大跃进就几千万人饿死,这在和平时期真是不可想象。理念无论好或坏都会对人类发生重要影响,所以我们人类需要一种正确的理念去引导的。
为什么说所有学科的
最高层级是哲学?
哲学能让孩子获得什么?
怎样判断对错?
如何有效地学习?
为什么要养成好习惯?
在哲学的大树下,
感受枝繁叶茂……
我想讲的第三点,就是思想的重要性。人类新的理念、进步的理念,只能是人类自身创造的。当然创造思想的人并不是平均分布,并不是像过去经济学家讲的那样,所有的人都是一样的。其实并不一样,有一部分人比大部分人更善于思考,更能提出一些新的观点来。这些新的观点一开始是少数人提出的。这些人一定是很孤独的,而且受到多数人的反对。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人提出的观念不断的被人们所接受。于是就变成了一种制度,我们就生活在其中。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思想和表达的自由对人类的进步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扼杀了思想的自由、思考的自由,扼杀了思想的话,人类进步的种子就扼杀掉了。我们的所有进步都隐藏在新的思想当中。
我们知道,思想的自由竞争并不一定导致被普遍接受的思想一定就是最好的思想。因为要受到来自于人类本身无知的限制。我们接受一个观点,最后也可能被证明是错误的。但是如果人类要避免犯巨大错误的话,不同的思想自由竞争是唯一的办法。从历史上来看,如果我们的思想市场是市场化的,非强制的,没有一个思想可以长期的主导社会。
如果施加了一种强制,使某一种思想变得垄断之后,就会遏制其他的思想,会对人类的生活造成影响。像我刚才讲的计划经济,再往前讲,像中国历史上思想市场最好的时期是什么时候呢?是在春秋战国时期,那时候创造了灿烂的中国文化。但是到了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就是否定儒家的思想,再到汉武帝的独尊儒术,这种思想都是错误的,无论是肯定它还是否定它。从此之后中国的思想就非常单一,除了到南北朝期间比较混乱的时候有新的佛教又起来了。无论是扼杀或者是树立垄断地位,其实都是对思想市场的破坏。
还有一个意思,人类社会的所有进步都是多元化的,包括观念、思想的多元化是非常重要的。人类从生物学上是怎么进步的呢?一定是由变异引起的,变异就是跟之前不一样。如果不允许变异,如果把变异扼杀掉的话,人类恐怕跟猴子差不多。新的思想就是一种对传统的变异。我们知道在多元化的状态下人类才能够取得进步。
《看漫画读经典》
(系列全套14册)
只给6-14岁孩子读的经典:
《达尔文的物种起源》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
《卢梭的社会契约论》
《柏拉图的理想国》
《西塞罗的论义务》
《牛顿的原理》
《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
《伽利略的对话》
《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
《霍布斯的利维坦》
《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
《密尔的论自由》
《培根的新工具》
鲜活幽默 有趣有料有故事
大开本 图文并茂
环保油墨全彩印刷
内页纸张厚实
有韧性,装订牢固
原价531元
限时特价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