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
全球知名咨询公司普华永道
基于对占全球GDP三成以上的15个国家、5 亿多个招聘职位的分析 ——包括但不限于AI 对于工作、技能、工资和生产力的影响,发布了一份调研报告:
《2024 AI 工作晴雨表》
。
报告显示,AI 渗透率较高、融合得更深的行业,正在获得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增长。反映在薪资上,
要求 AI 技能的律师岗位,薪资溢价可以高达49%
。
无独有偶,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法学院
于今年开设了首个专注于人工智能(AI)的法律硕士学位课程;
美国律师协会(ABA)
最新调查也显示,超过一半(55%)的法学院表示将提供专门的AI课程。
不管是否做好了百分百的准备,律师都需要
适
应 AI 时代做出改变、学习培养AI使用技能
,才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业务市场,把握住AI变革带来的新机会。
理解生成式AI的工作机制并掌握编写精准提示词的技能,已经成为每位法律从业者的必修课;然而,这还远远不够。要想领先于99%的同行,势必要达成
一个人就能带领AI团队完成复杂任务
的目标。
那么,
如何用AI提效增能,把它变成自己的专属律师助理?
11月23/24日19:00
,
北京植德律师事务所首席运营合伙人
潘扬老师
,就将教你6大AI核心使用技能,并手把手教你如何在3大高频业务场景下进行实操,从而输出更适配法律场景的内容,利用AI轻松实现自动化、场景化办案!
法律与AI的结合,不是简单的工具应用,而是一种思维方式的革新。它要求我们
重新定义律师的角色,重新思考法律服务的本质
。
显然,很多法律人对于AI技术在法律中的应用还存在着不少误区,一是
认知方向错误
,即没有认清法律人与AI之间应该处于怎样的协同关系;二是
实践方向错误
,即不能很好地将现阶段已发展成熟的AI技术高效地为自己所用。
目前来看,不少法律人都接受过AI技能相关的培训,但要么
浮于表面
,比如只会输入简单的提示词;要么
没有形成体系
,学到的技能不足以支撑具体业务场景的应用。
AI法律时代的核心,是由传统的人与人之间的法律协作模式转变为
人与机器人协同的模式
。这也是法律人在学习AI技能时应该重点发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