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晚,10月24日白天,应该是全球大部分资产普跌的一天。
纳指跌1.6%,标普500跌0.92%,道指跌0.96%。
不管是传统行业,因为食品安全问题出了大麻烦的麦当劳,还是手机和Vision Pro头显都明显卖不出去的苹果,股价都有点弱。
当然美股这些年已经给我们训练出了,回调即买入,大跌大买、小跌小买的巴甫洛夫效应,
所以与美债比起来,美股的这点回调根本不叫事。
美债收益率压不下去啊
在9月联储之前,我写过《
降息也奶不动A股了
》。
当时的言辞非常的悲观,那时我在文里主要表达了对两类资产的看好,港股和美债。
大逻辑都是直接、明确受益于联储降息的标的。
事实证明港股确实在内外政策的影响下beat了,但美债却错了个离谱。
我们看公募主流的美债基金,这段时间的跌幅——
除了摩根海外稳健配置,其他纯粹投美债的跌100BP是常态。
相比于美债,中债最近一段时间的调整,简直不叫事了,今天股债继续跷跷板,中债甚至还反弹了。
9月美联储确实了,可美债收益率却掉头反弹,咋回事?
你可以说美国的经济数据还是十分的火热,导致没什么降息动力,当然你也可以说,美债正在Price in特朗普上台之后,无法抑制的高通胀。
在哈里斯参选的蜜月期过去之后,现在川宝的赢面更大。
假如建国重新上任,关税大棒一挥,廉价商品更进不去美国,国内通胀更按不下来,所以美债收益率,更应该涨。
我看很多专业投资者的分析认为,10年美债4.2%是比较好的介入位置
,但这就涉及到你投资海外资产时必不可能迈过的心理门槛,即:
追涨没什么问题,抄底心理负担较重。
尤其是像美债这种,近年来跌多涨少的资产,即便你知道它这个位置有性价比,也还是不敢买。
所以我们看待美债的这种心态,倒是可以解释很多外资对国内资产的态度,我知道你便宜,但不知道会不会更便宜,那我宁可错过做右侧,也不主动买套。
而对借公募买美债的朋友,两个建议——
第一,那些投资跨境资产希望均衡配置的投资者,配一定的美债仓位是可以考虑的,比如香港的养老金计划都会让你挑几个品种投资,每个月工资直接投进去,对这种投资,7成标普500+3成美债就挺好。
我看现在有的全球配置型投顾、FOF,在标普、纳指之外也配了一定的美债,这都没问题。
第二,如果就想吃美债的高票息,那我认为还是兑换美元,买美元份额,不然各种汇率变动的磨损+管理费,投资者还剩多少就不好说了。
风险收益并不划算。
除中债反弹外,其他资产都在跌
美股之外,不管是国内权益还是黄金,除了中债都是普跌。
最直接的原因当然还是股债跷跷板,A宝终于又回到了熟悉的样子。
这是我们梳理的境内主要资产ETF年内的表现,上午收盘科创板、芯片半导体方向还行,下午也被拽下来了。
有朋友可能会说新高的北证,但北证没有ETF,场外你们也不好快进快出,而且大涨之后很多都限购了,这里就先不论。
目前这几大类资产,黄金跟美股的感觉比较像,新高之后必回调,但震荡一段时间之后,该新高还是会新高,因此我们不追涨但可以考虑逢跌加仓,思路不变。
今天主要想说的是,在主要资产年内收益基本都转正之后,目前还亏着钱的板块。
游戏、食品饮料,科创100,恒生医药。
游戏只有波段价值,爱玩网格的设个网格就好,我没什么能说的。
其他三个很值得说。
首先,食品饮料主要还是白酒,涨不涨跟两件事有关系——
房地产以及对内需刺激的政策。
前者是企稳还是见底,短时间还看不出所以然,但关于内需刺激这件事,我总有一些期待。
早在公募中报披露之后,写张坤和萧楠关于白酒股分歧这个选题时,我就表达过一种想法——
大家对消费的悲观,是对宏观经济一阶导的真实反映,地产有压力——经济有压力——消费不景气,是很顺的链条,所以从这个角度回避内需板块是对的。
但是,我们如果多想一层,可能会对消费有三种“一厢情愿”的猜测。
第一,假如特朗普上台,我们的出口压力必然很大,那剩下的两架马车,投资和消费,领导层会不会更加的重视?
第二,消费的下滑既然是一件无法回避的问题,那上面就不可能放任不管,一定会研究对应的政策或者释放未来会有政策的预期。
第三,很多食品饮料股再跌跌都能用股息率估值了,作为A股少数自由现金流还算充裕的板块,历史上最好的几次买点就是需求出问题的时候,比如世界之交、比如十年前,这次会不会也这样?我个人还是倾向于认为,是的。
然后是科创100和恒生医药。
放在一起说,因为拖后腿的都是医药。
关于医药,市场有这样几个段子——
第一,昨天群里发了个图
第二,
昨天有朋友在评论区留言,关于科创板的投资,建议只考虑科创芯片方向,因为投其他的容易踏空,用意就是说明科创100有医药这种拖后腿的、困境等待反转的板块。
医药现在狗都不看,它是有原因的。
国外,药明的直接竞争对手,三星生物制药刚刚拿下一个12亿美金的订单,一叶落知天下秋,地缘问题还是出海企业绕不过的坎。
国内,2024年《中国医疗保障基金监督管理发展报告(2023-2024)》显示,1至9月各级医保部门追回医保资金160.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