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十点读书
深夜十点,陪你读书,美好的生活方式。好书/故事/美文/电台/美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慈怀读书会  ·  不发霉,不开裂!大厨超爱的银杏砧板!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十点读书

这一次,我不跟孩子讲道理了

十点读书  · 公众号  · 读书  · 2017-01-28 21:39

正文


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甄大甄朗读音频

  

文 | 鱼爸 


我发现自己是一个特别认理的人,有时候我自己都被弄糊涂了。为什么这么好的道理,却讲不通?

 

比如,给妻子讲道理,最后还是没用。有人会拍着你肩指条明路:“仁兄,你还是省点心,跟老婆不要讲道理,因为她们永远是对的。”多么痛的领悟啊!

 

而有了孩子之后,我竟然有段时间也经常“讲道理”,所以对着儿子噼里啪啦讲讲讲。有时候还没讲完,儿子早就跑的不见了踪影。

 

如今想起来,在孩子眼里,我当时的样子肯定特傻。很多妈妈说要我从一个爸爸的角度来谈谈,在养育孩子的路上,爸爸应该怎么做。

 

其实,爸爸们往往就是太过于理性。但是对一个充满了生命活力,而又情感丰富,变幻莫测的孩子来说,理性地去讲道理,往往是最无用的。


可是现实情况是,妈妈们也在不断地跟孩子讲道理。



前几天,去一个朋友家谈点事情。正在客厅喝茶,这时隔壁房间传来了骂声。


“你赶紧给我收拾好,你知道这是你爸爸辛辛苦苦挣来的吗,就这么破坏掉了。”

“你知道我们养你有多累吗?为什么就不为我们想想?”


朋友示意我先坐一会。然后他去看了一下。过了一会把低着头的儿子领了过来。


但是孩子妈还是不依不饶地跟了过来,还一手拿着一个被单。


“你看看,你儿子做的好事,你就得好好给他说说道理。”

 

原来是孩子用自己的彩色笔在床单上涂鸦,还别说,涂得真好看。但我可不敢说,真怕那个被气坏的妈妈连着我也骂一顿。


幸好朋友止住了妻子的愤怒,答应好好给儿子说说道理。小家伙在一边低着头吓坏了,等候着爸爸的处置。


我赶紧小声说:“别吓了孩子,洗一下就好了。”


朋友笑笑没说什么,让儿子先在旁边坐会。


 

太多的孩子因为调皮捣蛋被父母拿来好好说教一番。可是,我们可曾真的去蹲下来,探求孩子内心的秘密以及行为背后的原因呢?

 

“在被黑暗的理性吞噬前,童年的世界由听觉、嗅觉、视觉来建构和丈量。”


这是《穿条纹睡衣的男孩》这部电影里的一句话。当时我看到了这句话,一下子点醒了很多疑惑。


孩子的世界就是这样的,那些所谓的理性,几乎是不存在的。他们认识世界的方式就是通过最直接的感官接触来完成。当然也会有思考,对于男孩来说,大都是天马行空的冒险故事,或者还能去异想天开的恐龙王国呢。而对于女孩来说,他们喜欢做小公主,喜欢美丽的城堡,喜欢美食和洋娃娃。

 

所以,在美好的童年里,不要跟一个充满冒险冲动,说要去找恐龙的男孩说“恐龙都死光了,你不要做梦了。”更不要跟一个女孩说“你不可能是公主,因为你爸爸不是国王。”

 

那些理性的道理有时真的如同黑暗,吞噬孩子的童真。


父母要做的是保护童真,而不是做一个黑暗的帮凶。



是什么让我们小心菜刀?我想很多人的左手大拇指上都会有一个疤痕。因为我自己就有好几个,那都是小时候用刀切菜的时候弄的。但就是这些伤疤,让我们留下深刻的记忆。

 

自己习得的经验才是实在而受用的。别人说的再多,你也许都会觉得是多余的。

 

孩子个人对事物的理解决定着他的成长,而不是你讲的那些道理!

 

记得有一次孩子的姑姑来家里,我们晚上说外出吃烧烤。吃货儿子蹦得好高。这个时候妈妈跟他说烧烤有很多垃圾食品,不能多吃,吃多了会肚子疼。我看他是没听一个字进去的,满脑子是烧烤的美味。


然后上桌了,果然是火腿肠、鱿鱼、鸡翅,样样要来点。

 

我也是让他开怀吃。他妈妈责怪我不管束他。我说让他吃吧,吃了就知道了。


然后第二天他捂着肚子跟我说:“爸爸,我肚子好疼!”


“怎么回事呢?让我们好好想一下”

“我也不知道!”

“你昨天是不是吃了什么东西坏了肚子?”

“噢……”

“是不是吃了太多的烧烤,小精灵们集体罢工了?”


这个时候他自己表情严肃地点点头。

 

因为教训而记住“垃圾食品“这个东西,之后路过那些烧烤摊,我开玩笑说要不要再去吃一顿呢?他摇摇头说不去。“吃多了肚子疼”。


 

没有危险的事,尽管放手让孩子去尝试一次,因为禁止反而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对孩子来说,他们从游戏或者破坏中得到的快感,往往不如得到父母的鼓励和关注时那样快乐。

 

所以,积极陪伴在孩子身边,一起玩游戏,一起看一会电视,一块读一本绘本。彼此之间的交流,对孩子的鼓励,常常让孩子更加信任我们。有了这个基础,很多事情不需要讲道理就能解决。



我想每个人对自己都有一个期待,好比小时候的梦想,虽然模糊,但往往还是会朝着那个方向前进。最后,我们要么活成自己期待的那个样子,要么就活成了那个一直在拒绝的样子。


这一切都跟我们小时候的原生家庭有关。

 

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常常是相互影响的,无法切割。有时候会陷入恶性循环,比如小时候家里有一个酗酒的父亲;女儿将来也容易嫁给酗酒的男人。因为我们总是不自觉地向童年的自己靠拢,因为在内心深处渴望这种归属,一直在寻找联结。

 

身教远远比说教有用。不要凡事都要靠嘴去讲道理,因为聪明的父母有很多办法让孩子明白道理,我想最有效的就是父母的榜样示范。

 

所以为人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今后幸福,那自己就要努力给孩子播下幸福的种子,努力活出幸福的模样。

 

另外可以集中精力把那些我们期待的样子按适合于孩子的形象印在孩子的心中,比如借助图书,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老师,也是益友。


就拿适合孩子们读的绘本来说,绘本构造的人物形象适合孩子们内心的接纳方式,非常容易印在孩子的心中。

 

比如孩子不刷牙,不按时睡觉,老是做危险动作,或者打扰别人……这些行为的确需要纠正,可如果讲道理没效果,那家长就可以借助相应的绘本,让孩子看到,然后去管理自己的行为和情绪,培养一个好的习惯和性格。

 

做父母最难的,其实不是主动去教孩子什么,而是能主动不教孩子什么。


少说,多观察,多学习。


试着去听听孩子内心的声音,感受孩子的世界。


是时候管好自己的嘴巴了,学会闭嘴,可是一门大学问。


有时候,讲多了,还不如一个爱的抱抱管用。 


-背景音乐-

《I will Follow You》

-作者-

鱼爸,家有小子一枚,立志做一名合格的80后奶爸,童书编辑,阅读推广人。公众号养育男孩,ID:breedboy (一个最有爱的公众号,面向家长群体,每天原创分享亲子养育常识、亲子阅读推广、家庭关系建造知识)。十点读书经授权发布本文,转载请联系作者。

-主播-

甄大甄,微博账号甄大甄。还记得曾经的诗和远方吗?我在这座听起来遥远的城市,用声音温暖你。

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也欢迎把十点读书推荐给你的家人好友

祝大家新年快乐~

回复“晚安”,十点君送你一张晚安心语,祝好梦

点击本文底部阅读原文订阅刘轩【实用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