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按图片,自动识别二维码关注VOCs减排站
挥发性有机物 (VOCs)是指参与大气光化学反应的有机化合物,包括非甲烷烃类(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等)、含氧有机物(醛、酮、醇、醚等)、含氯有机物、含氮有机物、含硫有机物等。
挥发性有机物,常用VOCs表示,它是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三个词第一个字母的缩写。关于挥发性有机物(VOCs),不同国家和组织给出的定义不同。
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定义为熔点低于室温而沸点在50~260℃之间的具有一定挥发性的有机化合物的总称。
德国将其定义为在常温常压下,任何能自发挥发的有机液体和/或固体。
我国生态环境部2014年给出的定义是:VOCs是指在标准状况下,饱和蒸汽压较高、沸点较低、分子量小、常温常态下易挥发的有机化合物。
我们生活中常说的甲醛、苯这些有毒气体就是VOCs的一部分。尤其是在装修过程中,各种家具、涂料、洗涤剂、添加剂、装修材料挥发出的气体混合在一起,他们看不见摸不着,却有毒有害。当室内的VOCs超过一定浓度,短时间可致人头痛恶心,呕吐乏力,此时一定要赶紧撤离现场,否则这些症状将会加剧,严重时还会抽搐、昏迷,导致记忆力减退。更可怕的是,VOCs对病菌、污染物具有较强的吸附力,VOCs内含的具有致癌性物质等会损害肝脏、肾脏、大脑和神经系统,甚至导致人体血液出问题,患上白血病等其他严重的疾病。
VOCs不仅本身具有较强毒性,是空气中的一次污染源,而且还是PM2.5和O3生成的重要前体物,造成光化学烟雾等二次污染,可谓隐身于它们背后的“杀手”。
VOCs PK PM2.5
我们都知道,雾霾是PM2.5数值升高的结果,而VOCs就是PM2.5重要的前体物。VOCs经过一系列光化学反应,其中某些较低蒸汽压的二次有机物,可通过成核作用、凝结、气粒分配等过程形成二次有机气溶胶(SOA),成为颗粒物的一部分。所以VOCs,这个潜伏在PM2.5背后的黑手,今天终于被我们揭发了!
VOCs PK O3
VOCs在太阳光的照射时,与空气中氮氧化物等化学物质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主要生成臭氧、过氧硝基酞(PAN)、醛类等,形成光化学烟雾。VOCs的氧化过程会打破NO2-NO-O3三者之间的平衡,导致O3的生成和积累。
VOCs污染源种类繁多,涉及我们生活生产的方方面面,总体来说,分为自然源和人为源。其中,自然源包括植物、湿地、草场及动物粪便等。人为源包括工业源、农业源、生活源及移动源(指飞机、火车、轮船、汽油车以及柴油车的尾气)等。
无处不在的VOCs不仅涉及众多行业,而且各类VOCs污染源排放特性、组分都不尽相同。所以管控VOCs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对不同企业和行业制定“个性化”的治理方式,也因此,VOCs成为2019年北京大气污染治理的重点任务。
为防治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北京市制订了《北京市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北京市污染工业行业、生产工艺调整退出及设备淘汰目录》等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产业政策,从控制增量和压缩存量两方面限制相关产业发展。发布了北京市石油化工、汽车制造、家具制造、印刷、工业涂装等重点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针对行业特点和污染防治策略,从排放限值、原辅材料、污染管控措施等方面提出严格要求,指导企业强化源头控制,深化末端治理,规范污染防治设施运行。
近年的清洁空气行动计划、蓝天保卫战都将挥发性有机物的防控作为重点。通过疏解退出非首都功能企业、实施环保技改升级改造、推进低挥发性有机物原料产品使用、优化机动车车型结构等措施,北京市挥发性有机物排放大幅下降。当前,生活源挥发性有机物排放已成为主要排放源之一,占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总量的一半以上,主要来自于居民家庭生活、餐饮、建筑涂装等。
免责声明:
所载内容、图片来源互联网,微信公众号及单位/个人投稿等公开渠道,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仅供参考,交流之目的。
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和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END
长按自动扫码,加入VOCs减排工作站微信群聊大家庭
历史好文推荐:
VOCs深冷冷凝回收工艺专题 |基本原理(一):机械压缩制冷
VOCs深冷冷凝回收工艺专题 |基本原理(二):膨胀制冷
VOCs深冷冷凝回收工艺专题 |基本原理(三):液氮制冷
VOCs冷凝回收撬装设备:国家标准对正压通风型防爆安全性的定性解析
VOCs治理设备防爆识别:防爆国家标准(GB3836)要点解析
储罐VOCs呼吸排放量计算——用于设计VOCs冷凝回收设备
VOCs治理安全防爆:VOCs的闪点及爆炸极限
油品装车油气(VOCs)的收集和输送技术
最新发布!油气回收处理设施技术标准(征求意见稿)
VOCs深冷冷凝撬装设备(油气回收设备)防爆证真伪鉴别方法
VOCs治理行业乱象——VOCs冷凝回收(油气回收)篇
阻火器在VOCs废气治理领域的重要作用简介
涉VOCs治理爆炸风险工程实践中阻火器的位置设置
VOCs(油气)深冷冷凝回收工艺关键配置——换热器深度解析
VOCs治理技术 |行业(九):煤化工行业储罐区VOCs治理项目设计难点及解决方案
VOCs开放式技术讨论会(一):装卸、储运过程VOCs废气回收关键技术及安全防爆措施
VOCs开放式技术讨论会(二):等离子技术应用乱象及关键问题解析
VOCs冷凝回收技术运用中遇到的几个问题及分析
VOCs(油气)深冷冷凝回收| 机械压缩循环式制冷系统四大配置解析
安全防爆:RTO焚烧炉与企业各类设施的防火间距汇总探讨
VOCs治理技术 |一文读懂国内油气(溶剂)回收行业发展史
VOCs冷凝回收| 我国第一台冷凝法油气回收装置国产化发展艰辛历程
VOCs处理技术 |“冷凝+吸附”与“吸附+吸收”两条工艺深度对比解析
VOCs冷凝回收 | 储油库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2018草案版)全文
VOCs冷凝回收篇(一)| 油气(溶剂)冷凝回收设备整机防爆的两种方法比较解读
VOCs冷凝回收安全篇(二)| 隔爆与正压通风防爆两类方法细节对比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