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齐著有《Linux PowerPC详解》与《PCI Express体系结构导读》,偶尔写些小文章,如《ARM与x86》,《浅谈Cache Memory》。曾在Intel任职。
2006年2月,Martin Varsavsky在英国注册了一个名为FON的小公司,这家公司的梦想是鼓励用户使用FON路由,通过共享,形成一个巨大且无缝连接的Wi-Fi网络大同世界。FON路由将用户分为三类,无私奉献的Linus,有偿服务的Bill和自封的Alien。FON路由在缓慢成长,尽管情怀感人,这家公司在初期的生存之道依然是销售Wi-Fi热点设备。
从创建起至2014年1月,FON路由总出货量为1200多万台。这个数字,对于2013年就已号称全球出货量为1.5亿的TP-LINK,微不足道。即便是对于D-Link和Netgear,FON路由取得的成就依然不值得过分解读。这一切并没有阻挡FON路由得到高通的认可,2014年1月21日,QUALCOMM Venture给予FON路由1400万美金的投资。在此之前,中国的极路由得到创新工场与GGV的投资之后,进军Wi-Fi路由器这个行业。
这些投资,是Wi-Fi路由器领域在近期的重要事件。在天天都号称有颠覆式创新的中国,许多人判断传统路由器厂商已经不堪一击,是移动互联网时代设备领域中最薄弱的环节;许多人认为路由器在未来将成为流量的主要入口,在家中可以连接各类智能设备,在户外是各类计算广告的有效载体。一夜之间,满城尽是Wi-Fi。华为、联想与几乎所有的设备制造商;小米、百度与几乎所有的移动互联网巨头均投身于这个行业。
这些厂商所做的第一步是将无线路由器赋予了一个闪亮的前缀“智能”。在国内2014这一年也被称为智能路由器元年。不同厂商所持有的不同利益、战略与价值观在Wi-Fi路由器中汇集。从家庭存储、电视互动、私有云、网络安全、IoT、直到若干种类的O2O概念,近些年在移动互联网中出现过的所有绚萌词汇,凝聚于Wi-Fi路由器这个不堪一握的设备之中。
至今这场入口之争并未愈演愈烈。更多的人开始现实与冷静地看待这场Wi-Fi路由器之争。一个事实不容争辩,经过近两年的努力,这些智能路由器没有深入人心,这些厂商生产的智能路由器加在一起不及TP-LINK的零头。许多人在思考这些智能路由器,除了必备的上网功能之外,智能这个前缀解决了哪类刚需而不可或缺?没有解决刚需,需要厂商去创造,去培育这些市场,使其逐步成为刚需所需的投入是否足以承受。
一年前,可以在地铁沿线,楼宇中随处可见的极路由广告已消声觅迹;五彩城下小米的地下停车库在周末不是一位难求;还有更多参与者没有来得及打出广告,壮大到租一栋体面的办公楼。不断降温的市场,依然有新的更为冷静的参与者。奇虎360处于退市这场巨大的风波中,选择与磊科合作进军这个市场。2015年8月,Google发布了OnHub这款豪华的智能路由器。
这些厂商,从最初依靠移动互联网的生态与概念,转而对用户体验的关注。他们明白在拼完体力活之后,极致用户体验以技术为本。他们开始将企业与运营商级技术引入家庭。这些技术使得这些增强版的路由器在用户体验上,足以战胜之前仅值两包烟钱的路由器。但是对于多数用户,这些路由器使用的定向天线、智能天线没有想象中实用,与IoT(Internet over Thing)设备相关的Zigbee与BLE (Bluetooth Low Energy)接口至今无太多用武之地。
或许我们可以等待时间推移,出现更多惊喜;或许可以等待周边生态环境逐步完善,使路由器的智能部件焕发出新的一春。而当我们退后几步,在更大的网络格局中重新审度Wi-Fi时,却发现无论是小米、奇虎360、Google、包括TP-Link等一切Wi-Fi路由器生产制造商实质上是盟友,他们将一道面对另外一支强大的无线阵营的挑战,LTE (Long Term Evolution)和不久即将到来的5G。
大家可能还感兴趣: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