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业谈债市
我们将在此公众号平台及时分享最新研究成果,寻找债市投资方向,为广大投资者提供全面、及时、便捷的固定收益市场分析。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湖北商务  ·  正式开放!阿里巴巴落子武汉 ·  2 天前  
湖北商务  ·  正式开放!阿里巴巴落子武汉 ·  2 天前  
资质体系认证中心  ·  【重要通知】信息技术服务标准(ITSS)运行 ... ·  3 天前  
资质体系认证中心  ·  【重要通知】信息技术服务标准(ITSS)运行 ... ·  3 天前  
幸福东台  ·  为什么这个电话必须接? ·  3 天前  
幸福东台  ·  为什么这个电话必须接? ·  3 天前  
李楠或kkk  ·  我就不明白,同样价格,想要 c ... ·  3 天前  
陕西生态环境  ·  媒体聚焦丨全链条防控环评造假(人民日报)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业谈债市

大行的压力与偏紧的资金|国盛固收杨业伟团队

业谈债市  · 公众号  ·  · 2024-10-27 20:09

正文







本周债市再度调整,信用利率上升幅度更为明显。 本周利率债和信用债都有下跌, 10 年国债累计上升 3.3bps 2.15% 30 年国债累计上升 5.5bps 2.36% 。而信用债利率上升更为明显, 5 AAA- 二级资本债上升 10.5bps 2.41% 1 AAA 存单也在本周累计上行 1.75bps 1.95%

债市再度走弱,政策预期不稳定持续存在的同时,更重要的是短端资金偏紧,以及存单的短债利率过高约束了整体利率的空间。 9 月下旬央行降息之后,资金价格并未随之下行,特别是非银融资成本。政策利率央行 7 天逆回购已经调降至 1.5% R007 则基本上在 1.8% 以上,在本周五上升至 1.95% R007 DR007 利差在近几个月快速上升,目前月均利差上升至 30bps 以上,流动性分层再度加剧。资金价格偏高导致短端利率上升, 1 AAA 存单在降息后持续保持高位,基本上在 1.95% 附近运行。而存单高位推高了整体短债利率,通过收益率曲线导致整体债市弱势。那么为何资金和存单利率持续偏高呢?

大行资产配置压力大,负债缺口上升,是推高存单利率的主要原因。 随着政策压力的上升,大行承担越来越大的责任,资产配置压力明显上升。近几个月集中表现在对政府债券的配置上。 3 季度大型商业银行累计增持金融债券 1.8 万亿,考虑到银行增配信用债较为有限,因而这部分更多是政府债券。这占到 3 季度政府债券净融资额 4.0 万亿的近一半。大行成为主要的政府债券承接者。同时,大行作为主要的一级交易商,同样承担了一定的货币政策执行者功能。央行买卖国债的实现的同时也传递为大行在市场上买卖国债。大行在卖出长债的同时也在买入短债,整体持债规模则有所上升。

大行资产配置压力加大,但负债端却面临较大缺口,在存款不足情况下,大行负债更为依赖同业,进而推升存单甚至非银融资成本。 大行由于承担较多政策功能,资产端配置压力加大,但存单回升幅度却有限,这导致大行负债需要更为依赖同业。大行存款同比增速从去年末的 13.0% 下降至今年 9 月的 8.3% ,存款增长乏力。这导致大行负债更为依赖同业。今年 7 月以来同业存单整体同比仅增加 660 亿元,而大型商业银行存单净增加 4665 亿元,大行资金来源中金融债券部分同比增速也从 6 月的 5.9% 提升至 9 月的 8.6% 。大行存单供给的增加直接推升了存单利率。同时,大行负债的缺乏也导致大行更愿意以较高的成本吸收同业负债,这导致部分有资金的非银机构不愿意较低成本融出资金,推高了整体的资金价格。

除大行存在负债缺口,发行存单增加推升利率之外,股市上涨导致非银资金回流存款,也加大了流动性分层并提升了非银资金价格。 过去几周,股市强劲的表现导致居民大量赎回理财和货基,投入股市后形成保证金存款。根据 Wind 提供的周度理财规模数据,按理财业协会调整后,我们估算结果显示,相较于 9 月份高点,目前理财规模大概收缩约 8000 亿元。同时, 9 月货基份额继续收缩, 9 月减少 3589 亿元。理财货基等规模收缩之后,资金进入股市转为保证金存款。 9 月其它存款性公司中对其他金融性公司负债环比增加 9683 亿元,明显高于往年季节性。资金从非银流入银行存款推高了非银融资成本,加大了流动性分层。同时降低了存单的配置力量,推高了存单利率。

同时,部分非银机构资金紧缺,叠加短端期限利差上升,导致市场杠杆也有所抬升,这也进一步推高了资金价格。 资金回流存款导致非银机构资金宽裕度下降,融资需求增加。同时,较高的存单和短债利率,也意味着加杠杆交易能够有效的增厚收益。目前隔夜融资成本在 1.6% 左右,与 1 AAA 存单利差在 30bps 以上,与 1 AAA 中票利差更是超过 40bps ,加杠杆交易能够有效的增厚收益。因此,目前银行间回购交易量上升至 7.5-8 万亿,明显高于往年同期水平。杠杆水平的上升也进一步推升了资金价格。

我们预计资金状况有望逐步改善,因而短端资产加杠杆性价比更高,长债或保持震荡。 过去一段时期资金价格偏紧,存单利率偏高是大行负债缺口上升,非银资金回流存款共同作用的结果。往后来看,随着股市单边大幅上涨出现调整,以及存款利率新一轮的下降,非银资金流出压力将有所缓和。目前 1 年存款基准利率为 1.10% ,这明显低于余额宝等货币基金 1.4% 左右的收益,货基和理财更高的收益将吸引存款资金外流。而我们预计后续政府债券发行节奏将有所放缓,或者央行或加强配合以稳定资金状况。随着跨月冲击过后,资金状况有望逐步缓和。因此短端利率有望逐步下降,短债资产加杠杆具备更高性价比。而政策预期不稳定情况下,长债或维持震荡态势,我们延续对 10 年国债短期 2.05%-2.2% 震荡区间的判断。

风险提示: 风险偏好变化超预期;货币政策超预期;外部不确定性超预期;测算结果可能存在偏差。







本周债市再度调整,信用利率上升幅度更为明显。 本周利率债和信用债都有下跌, 10 年国债累计上升 3.3bps 2.15% 30 年国债累计上升 5.5bps 2.36% 。而信用债利率上升更为明显, 3 年和 5 AAA 城投收益率本周分别上升 11.3bps 14.1bps 2.28% 2.41% ,而 3 年和 5 AAA- 二级资本债则分别上升 11.5bps 10.5bps 2.32% 2.41% 1 AAA 存单也在本周累计上行 1.75bps 1.95%

债市再度走弱,政策预期不稳定持续存在的同时,更重要的是短端资金偏紧,以及存单的短债利率过高约束了整体利率的空间 9 月下旬央行降息之后,资金价格并未随之下行,特别是非银融资成本。政策利率央行 7 天逆回购已经调降至 1.5% DR007 目前保持在 1.5%-1.7% 左右,而 R007 则基本上在 1.8% 以上,在本周五上升至 1.95% R007 DR007 利差在近几个月快速上升,目前月均利差上升至 30bps 以上,流动性分层再度加剧。资金价格偏高导致短端利率上升, 1 AAA 存单在降息后持续保持高位,基本上在 1.95% 附近运行。而存单高位推高了整体短债利率,进而通过收益率曲线导致整体债市弱势。

那么为什么近期资金偏紧存单利率持续偏高呢,税期的季节性因素能对短期一两周提供解释,但没法提供 10 月以来资金持续偏紧以及短债利率持续偏高的解释。资金偏紧存单利率持续偏高与当前金融机构资产结构性变化相关,同时也与资本市场走势变化后资金流动相关,需要更深入的分析。

大行资产配置压力大,负债缺口上升,是推高存单利率的主要原因 。随着政策压力的上升,大行承担越来越大的责任,资产配置压力明显上升。近几个月集中表现在对政府债券的配置上。 3 季度大型商业银行累计增持金融债券 1.8 万亿,考虑到银行增配信用债较为有限,因而这部分更多是政府债券。这占到 3 季度政府债券净融资额 4.0 万亿的近一半。大行成为主要的政府债券承接者。同时,大行作为主要的一级交易商,同样承担了一定的货币政策执行者功能。央行买卖国债的实现的同时也传递为大行在市场上买卖国债。大行在卖出长债的同时也在买入短债,整体持债规模则有所上升。

大行资产配置压力加大,但负债端却面临较大缺口,在存款不足情况下,大行负债更为依赖同业,进而推升存单甚至非银融资成本 。大行由于承担较多政策功能,资产端配置压力加大,但存单回升幅度却有限,这导致大行负债需要更为依赖同业。大行存款同比增速从去年末的 13.0% 下降至今年 9 月的 8.3% ,存款增长乏力。这导致大行负债更为依赖同业。今年 7 月以来同业存单整体同比仅增加 660 亿元,而大型商业银行存单净增加 4665 亿元,大行资金来源中金融债券部分同比增速也从 6 月的 5.9% 提升至 9 月的 8.6% 。大行存单供给的增加直接推升了存单利率。同时,大行负债的缺乏也导致大行更愿意以较高的成本吸收同业负债,这导致部分有资金的非银机构不愿意较低成本融出资金,推高了整体的资金价格。

除大行存在负债缺口,发行存单增加推升利率之外,股市上涨导致非银资金回流存款,也加大了流动性分层并提升了非银资金价格 。过去几周,股市强劲的表现导致居民大量赎回理财和货基,投入股市后形成保证金存款,形成资金回流股市的情况。根据 Wind 提供的周度理财规模数据,按理财业协会调整后,我们估算结果显示,相较于 9 月份高点,目前理财规模大概收缩约 8000 亿元。同时, 9 月货基份额继续收缩, 9 月减少 3589 亿元。理财货基等规模收缩之后,资金进入股市转为保证金存款。 9 月其它存款性公司中对其他金融性公司负债环比增加 9683 亿元,明显高于往年季节性。资金从非银流入银行存款推高了非银融资成本,加大了流动性分层。同时降低了存单的配置力量,推高了存单利率。

同时,部分非银机构资金紧缺,叠加短端期限利差上升,导致市场杠杆也有所抬升,这也进一步推高了资金价格 。资金回流存款导致非银机构资金宽裕度下降,融资需求增加。同时,较高的存单和短债利率,也意味着加杠杆交易能够有效的增厚收益。目前隔夜融资成本在 1.6% 左右,与 1 AAA 存单利差在 30bps 以上,与 1 AAA 中票利差更是超过 40bps ,加杠杆交易能够有效的增厚收益。因此,目前银行间回购交易量上升至 7.5-8 万亿,明显高于往年同期水平。杠杆水平的上升也进一步推升了资金价格。

往后来看,年内资金状况有望缓慢改善,但这需要以股市平稳、政府债券供给平稳或央行进行足够的配合为前提 。近期股市单边快速上涨行情趋缓,预计资金流入股市节奏也将转为平稳。而在存款利率调降之后,存款相对于理财和货基优势下降。目前 1 年存款基准利率为 1.10% ,这明显低于余额宝等货币基金 1.4% 左右的收益,货基和理财更高的收益将吸引存款资金外流。而另一方面,资金改善也需要大行负债压力缓和,这需要政府债券发行节奏放缓。目前来看,年初预算确定的政府债券剩余规模已经较为有限,剩余规模约 6000 亿,年内新增预算概率有限,如果置换隐债的专项债发型规模不大,那么对大行负债端冲击将逐步缓和。如果市场化发行的置换隐债地方债规模较大,而且主要也是大行承接,那阶段性的还是会对大行负债产生压力,此时需要央行更多的进行配合,例如通过降准等方式增加资金投放,以缓和大行负债端压力。

我们预计资金状况有望逐步改善,因而短端资产加杠杆性价比更高,长债或保持震荡 。过去一段时期资金价格偏紧,存单利率偏高是大行负债缺口上升,非银资金回流存款共同作用的结果。往后来看,随着股市单边大幅上涨出现调整,以及存款利率新一轮的下降,非银资金流出压力将有所缓和。而我们预计后续政府债券发行节奏将有所放缓,而央行也将加强对资金的调控。随着跨月冲击过后,资金状况有望逐步缓和。因此短端利率有望逐步下降,短债资产加杠杆具备更高性价比。而政策预期不稳定情况下,长债或维持震荡态势,我们延续对 10 年国债短期 2.05%-2.2% 震荡区间的判断。


风险提示

风险偏好变化超预期;货币政策超预期;外部不确定性超预期;测算结果可能存在偏差。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