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极客公园
科技创新者的大本营。汇聚优秀的产品报道、评测视频和高质量的线下活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浪科技  ·  【#通用汽车拟裁员1000人#】据知情人士透 ... ·  2 天前  
新浪科技  ·  【#通用在美召回461839辆车#】据财联社 ... ·  4 天前  
新浪科技  ·  【双11刚结束,#菜鸟驿站遭甩卖# | ...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极客公园

丑闻缠身的 Uber 与共享出行的「下半场」危机

极客公园  · 公众号  · 科技媒体  · 2017-04-06 21:01

正文

模式创新和人口红利空间正在变小,管理挑战将是共享出行「下半场」的重要命题。


作者 |  一柳


    文章转载自 顶楼TopView

长按二维码关注 顶楼TopView



4 月 6 日,一位美国法官 William Alsup 警告称,Uber 可能因为 Alphabet 无人车项目的诉讼而面临法庭禁令,还可能失去手下最资深的无人驾驶汽车工程师。

这只是 Uber 自进入 2017 年以来 “霉运缠身” 的一个侧面而已。

2017 年 3 月,Uber 总裁辞职;年初,Uber CEO Travis Kalanick 为 Trump 站台引发了全网 “DeleteUber” 运动;不久后前女员工爆出遭受公司高管性骚扰事件,随后 Travis Kalanick 与 Uber 司机吵架的视频传遍了 Youtube,《纽约时报》则再加一把火,揭发 Uber 利用隐身程序躲避政府检查。

Uber CEO Travis Kalanick,以果决、严峻著称

6 年来,融资 310 亿美元,估值近 700 亿美元的 Uber,业务遍及 70 多个国家,它被人奉为共享出行的标杆。所以在丑闻频繁爆出后,心疼 Uber 的人会说,Uber 只是流年不利,各种倒霉事一不小心全被它碰上了而已。

的确,与一家 700 亿美元估值公司 CEO 每天思考的大战略相比,这些引发争议的事件看起来都是 “小事”,说 Uber “倒霉” 也不为过。但这些小事在这个特定时间里集中爆发,并酿成对Travis Kalanick的信任危机,偶然的背后也有更深层的原因。

3 月,《财富》杂志发表了一篇题为《为什么说 Airbnb 比 Uber 有竞争力太多》的文章,从经济学模型的角度分析了 Uber 的今日困境。

这篇由硅谷风投人联合撰写的文章中,作者采用了两个角度剖析 Airbnb 与 Uber 商业模型差异。

第一个角度是纵向的,建立在共享经济体的核心——供给和匹配需求上。

先说蓝色线条——供给(Supply),即 Airbnb 有多少房子,Uber 有多少辆车;区别在于,前者存在差异,不同房子的位置、装修、家具等各具特色;而后者提供的出行服务都是同质的。

再是黄色的线条——需求匹配度。不同的 Airbnb 用户喜欢不同房子;而对大多数 Uber 用户来说,换个车来接也没太大差别。这条线反映每增加一个供给能够刺激多少交易。

这两者的不同造就了 Airbnb 和 Uber 迥异的增长曲线。


Airbnb 的双曲线如上图所示。当房子没到一定数量时,用户没得可选,交易几乎没有起色;而一旦房源积累突破某个临界点,每个用户都更容易找到喜欢的房子,交易量飞速上涨,甚至比房源还长得快。经济效益被迅速放大,此时的 Airbnb 的垄断地位是竞争者无法撼动的。


反观 Uber 则前期迅猛,后期乏力。起步阶段上,服务同质,用户没有偏好,加上资本补贴,交易量飞速上涨。车辆供给增多意味着更便宜的车费和更短的等待时间,促使交易涨得更陡。但达到某一个临界点后,车费和等待时间都降不下来了, Uber 也不可能无休止的补贴下去,交易量的增长会趋于平缓。作者认为,此时如果出现一个提供差异化服务的出行公司,很有可能挑战 Uber 的地位。

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商业增长模型:一种以 Airbnb 为例,起步艰难,后期爆发;另一种则以 Uber 为例,早期势如破竹,中后期则会遇到瓶颈。

该模型中的第二个角度则是横向的,建立在另一个核心差距上:Airbnb 是利用本地资源卖给各地用户,把一个城市资源做好就存在竞争优势了。而 Uber 利用本地资源面向本地用户,所以它需要不停攻城,不断投钱守城,然而任何一个城市都有可能出现一个挑战者提供类似的服务。

这就决定了Uber必然要靠不断融资来维持增长。一是为了避免陷入交易增长瓶颈,要靠无休止的补贴来让用户体验不出现过快的下滑。二是为了开辟新的战场,需要源源不断的资源来守住新的市场。

《金融时报》称,每趟出行产生的实际成本中,乘客只需负担 40%,剩下的 60% 都是 Uber 自掏腰包。

因为一场强奸案,印度新德里政府宣布驱逐 Uber。图为抗议 Uber 的人群。

这明显是一个难以持续的模式,因为目前的低价优势,是基于 150 亿美元的投资额烧出来的补贴,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 Uber 必然面临的横向与纵向的增长困境。

接二连三的公司问题,或许正是商业模式的诅咒:既要融资,融了钱以后还要飞速扩张。这些压力也不可避免传导到公司内部,造成动作变形。既然是场恶战,军队必然难以慈悲。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说,Uber 的性别歧视等等内部 “千疮百孔” 的问题不过是公司在高速奔跑和巨大压力下无暇精细化运营的结果。这些矛盾必然会爆发,只是时间早晚。

2016 年,滴滴收购优步中国,成为中国出行市场第一玩家。

与 Uber 最相似的就是滴滴。2016 年底,滴滴乘客们就发现打车补贴变少,打车更贵了。而在 2017 年春节前夕,滴滴用户更是遭遇了一波集体打车难:不加钱根本打不上车。上海市委还专门找到滴滴,要求下线加钱功能。2017 年 4 月 1 日之后,北京网约车新规实施,停止对外地牌照派单,更让滴滴的处境雪上加霜。压力面前,只有继续输血,3 月底传出滴滴正与软银洽谈 50 亿美元的投资也是滴滴对当前处境的反应。

7 年时间,在共享出行的模式创新下和资本加持下,Uber 长成了全球估值最高的未上市公司;而滴滴也在 5 年内成为估值 338 亿美金的独角兽,但今天断言他们的成功还为时尚早。

虽然,Uber 和滴滴们已经各自是全球市场和中国市场领先者,但模式创新和人口红利能带来的增长空间越来越小。于是瞄准自动驾驶,从模式创新向技术创新跨越,成了两家公司不约而同的选择。

当前的时间节点正处于下半场的当口。自动驾驶等新的增量业务还未起势头,公司已经进入低增速时期,管理的挑战将会更加凸显。这也是这一批共享模式的独角兽共同面临的大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