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多条车辆召回信息,涉及多个品牌和厂商,包括乘用车和商用车。召回原因涉及软件问题、制动系统问题、转向机问题等。其中,特斯拉、小米汽车等也出现在召回名单中。官方通过短信、手机APP等方式通知车主,并提供解决方案。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召回涉及的品牌和厂商众多,包括特斯拉、捷尼赛思、奇瑞捷豹路虎等。
涉及的品牌和厂商广泛,涵盖了多个乘用车品牌以及商用车和摩托车品牌。
关键观点2: 召回数量达到约353.8万辆,其中特斯拉和东风本田的召回数量较多。
具体涉及特斯拉的部分国产Model 3、Model Y电动汽车以及东风本田的部分国产汽车,召回数量较大。
关键观点3: 召回原因主要包括软件问题、制动系统问题、转向机问题等。
从各家品牌的召回信息来看,问题多样化,涉及车辆的不同系统。
关键观点4: 小米汽车因软件策略问题导致授时同步异常,可能影响智能泊车辅助功能。
小米汽车因软件问题导致安全隐患,将通过远程升级技术解决。
关键观点5: 官方通过短信、手机APP等方式通知车主,并提供解决方案,包括远程软件升级和更换零件等。
官方积极回应,通过多渠道通知车主并提供解决方案,以确保消费者安全。
正文
1月24日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在官网
连续发布多条车辆召回信息
从品牌来看,此次召回涉及品牌和厂商较多,其中乘用车包括
特斯拉、捷尼赛思、奇瑞捷豹路虎、江苏悦达起亚、现代汽车(中国)、上汽通用五菱、东风本田、广汽本田、比亚迪、小米汽车、华晨宝马、上汽大众等,
而在商用车和摩托车范畴,也有
上海申龙和宝马(中国)
在列。
根据统计,
此次召回的车辆总数达到约353.8万辆,
其中召回数量较多的包括特斯拉在2022年1月3日至2023年9月23日期间生产的部分国产Model 3、Model Y电动汽车,共计871087辆,东风本田2021年5月20日至2024年9月23日期间生产的部分国产HONDA HR-V、思域(CIVIC)、思威(CR-V)系列汽车,共计856303辆。
而从各家品牌的召回信息来看,
召回原因集中在集成充电控制模块(ICCU)软件问题,制动系统的液压电子控制单元(HECU)内部可能发生短路,电子助力转向系统软件问题,以及转向机内部蜗杆弹簧预压力问题,以及前照灯制造问题等。
其中,
东风本田、广汽本田所有召回的136.7万辆车,
全部因为转向机内部蜗杆弹簧预压力设置过高,可能造成齿轮咬合部位的润滑脂因压力过大被挤出,滑动阻力增加,可能导致车辆转向操作力增大,极端情况下,存在安全隐患,召回范围内的车辆将免费更换改善后的转向机内部弹簧,同时向齿轮咬合部位注入润滑脂,以消除安全隐患。
而
特斯拉的两批召回汽车,
原因分别为车辆上电时的反向电流可能损坏行车电脑主板上的电源组件,导致后视摄像头功能异常,以及因电子助力转向系统软件问题,可能触发转向助力受限,造成电子助力转向功能失效。
召回范围车辆都将进行远程软件升级,若无法进行远程技术升级,则将通过特斯拉服务中心联系相关用户实施召回。
2024年刚刚亮相的
小米汽车
,同样出现在召回名单中。
据悉小米此次召回了2024年2月6日至2024年11月26日生产的30931台SU7标准版电动汽车
,部分车辆因软件策略问题,可能导致授时同步异常,
影响智能泊车辅助功能对静态障碍物的探测,增加剐蹭或碰撞的风险,存在安全隐患。
小米生成将通过汽车远程升级(OTA)技术,为召回范围内的车辆免费升级软件。
公告称,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将以短信、手机APP等方式,通知相关车主。用户可致电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客户服务热线:400-182-6888,了解此次召回的详细信息。此外也可登录市场监管总局召回中心网站www.samrdprc.org.cn、www.recall.org.cn,关注微信公众号(SAMRDPRC),了解更多信息,反映缺陷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