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陈海贤
动机在杭州(陈海贤)的个人公众号,主要用来发我自己原创的关于幸福和成长的活动、问答、文章和书评。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搜猪  ·  生猪现货日报|全国均价15.91元/公斤 ... ·  10 小时前  
51好读  ›  专栏  ›  陈海贤

谁是受害者?

陈海贤  · 公众号  ·  · 2024-08-01 18:45

正文





董宇辉、俞敏洪老师和东方甄选在网上的风波已经持续了很久,到现在余热未了。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早就习惯了对社会热点保持沉默,觉得除了在言论市场搏点流量,并没有什么价值,更不可能因此改变别人心里的想法。


但俞敏洪老师和东方甄选的事,总有些话,不吐不快。尤其今天看了古典老师写的文章 《我不喜欢董宇辉,俞敏洪不是铁公鸡》 的文章,更想讲讲我的看法。


前段时间去东方甄选做直播,和俞老师见了一面。那时候他遭遇了很长时间的网暴,只要他一露面、一说话,就有一堆董宇辉的支持者来骂他。连带东方甄选的直播间,主播一说话,就有一堆人来骂。


俞老师的人生经历过很多大风大浪,当然不会因为这些事太想不开。但我也看得出,网上这些攻击他的言论,其实伤他很深。对于普通人来说,公众人物是很遥远抽象的符号,所以很难想象他们是有血有肉、同样会受伤的人。正是因为这种距离,才让他们的攻击肆无忌惮。他们不知道自己在做的是一种廉价的恶,一种不自知的暴行。


后来我又有机会,跟俞老师交流了一些看法。我从心理学的视角讲了我对这些风波的思考和理解。在这里,也把我的思考分享给大家。


让我从故事讲起。




1 故事。


社会事件之所以成为社会事件,不是因为发生的事,而是因为事情背后,群体所讲述的故事。这个事就以特定的方式,暗合了他们的情感需要,镶嵌到了他们的人生故事里。


一个能成为社会焦点的故事,常常包含三个要素:


(1)群体动力。也就是,大家的生活境遇让他们需要这个故事。这样他们才能投入自己的感情,把社会事件变成自己人生故事的表达。他们才会关注它、传播它、参与它。


(2)角色。当一个故事在大家的头脑中成立,人们会自动地分配角色。故事最基本的三个角色是 施害者、受害者、拯救者 。群众有时候觉得自己在扮演受害者的角色,有时候觉得自己在扮演拯救者的角色,但不会觉得自己在扮演施害者的角色,虽然很多时候他们就是施害者。


(3)事情。故事里总有一些事情发生。但事实并不重要,一旦故事形成,他们会根据他们心目中的故事去摘取事实、甚至扭曲事实,来让故事成立。 故事之所以成立,不是因为事实,而是因为他们需要这个故事 。一旦事实证明这个故事不成立,他们不会修改心里的故事,而是换一件事关注,重新讲述他们需要的故事。




2 东方甄选的故事。


东方甄选 的崛起,起源于一个故事 :转变和重生的故事。在当时特殊的社会背景下,很多人的旧自我被现实打破,他们在迷茫和失落中重新寻找自己,而他们的愤怒无处表达。这时候,转变和重生的故事,就有了巨大的感染力和生命力。


那时候,人们需要这个故事。他们努力地传播它。他们希望东方甄选和董宇辉能够成功,就像希望自己能够成功一样。 董宇辉的英语卖货之所以引人注目,不是因为英语本身,而是“英语”提示着新东方和董宇辉恋恋不舍又不得不放下的那个旧自我,提醒人们这是转变的故事。 我还记得那时候董宇辉在直播间最动人的片段,是他说自己离开讲台,希望有一天,能把那些离开讲台的老师们,重新接回来。


那是有巨大感召力的片段,提示我们一个深情留恋讲台,留恋自己同事,却又无法回去的过去。这个故事既是董宇辉的,也是东方甄选的,也是俞老师的。我们都还记得,俞老师在遭遇行业打击以后,把所有新东方崭新的桌椅捐给山区小学,而带领新东方的老师到直播间寻找出路的片段。那是一个人无奈告别旧自我,去探索新自我的过程。


所以董宇辉有一次座谈中,说东方甄选的崛起,是俞老师积累的福报,我觉得这个说法是有道理的。




3 小作文风波。


故事的规律是,当施害者消失,或者无法言明,拯救者会寻找另外的角色,来扮演施害者,以维持他们拯救者的角色。


小作文风波背后,是人们需要的另一个故事: 有才华的员工被老板欺压的故事。 在劳资对立如此严重的社会氛围下,人们需要这个故事。相比于原来那个宏大叙事下,施害者暧昧不明的转变故事,这个故事更安全、更能寄托他们的情感,更和普通人的感受更容易有链接。


而在这个故事中,很不幸,东方甄选、俞老师、小孙老师,被安排到施害者的角色,而董宇辉则扮演了有才华却受老板欺压的受害者的角色。这开始未必是董宇辉老师自己想要扮演这个角色。是他的粉丝需要扮演拯救者,所以创造了一个受害者。


那些不请自来的拯救者,把公司原本可以调和的纷争,放到显微镜下。把东方甄选和董宇辉卷入一种危险的三角关系。这些粉丝在以攻击东方甄选的方式支持董宇辉,这样,就算董宇辉跟东方甄选的关系再好,董宇辉对这些人的态度,也会微妙地影响他跟东方甄选的关系。 如果他沉默,他的沉默代表他同意了这些粉丝对东方甄选的控诉,默许了这些粉丝伤害东方甄选——他就会变成伤害东方甄选的一部分。而如果他要出声反对——且不说这需要莫大的清醒和直面冲突的勇气,就算他真的做了,这些人很可能也不会听他的。 他们要么会觉得他是被迫的,要么会觉得董宇辉都这么好了,东方甄选还委屈他,真是对不起他。


他们以这样的方式,把他们心里的故事,强加给了东方甄选和董宇辉。


需要说明的是,在这件事上,董宇辉选择了什么也不做,任由自己的粉丝以支持自己的名义攻击东方甄选和俞老师。无论是出于什么样的理由,他都或明或暗地选择了,配合粉丝扮演这个受害者的角色。这个选择就算可以理解,也谈不上光荣,更谈不上有情有义。


有情有义的是俞老师,他做了能为董宇辉做的所有一切,扶他上马,而独自去面对留下的一摊烂事:失去董宇辉的东方甄选、质疑他的股东、仍然不依不饶的粉丝们。


至于这些粉丝,看起来他们支持董宇辉,但我觉得,真正重要的不是董宇辉,也不是东方甄选,而是他们心里的那个故事,和故事里扮演正义的拯救者的自己。正是这个最能投入情感、也最有成就感和正义感的角色,让他们着迷。


4 老罗。


老罗的部分不需要客观,也不需要心理学原理。我用老罗自己十分之一的刻薄来评价他,你们感受下。


简单说,老罗扮演的角色,很不光彩。他是个聪明的坏人、熟谙舆论场的老油条,看似直率的心机婊。这么多年网红生涯,他早已百毒不侵,知道什么角色对他有利,什么角色对他不利。他热衷扮演仗义执言的白马骑士,来搏支持董宇辉的那批人的流量,喝人血馒头,实际上就是个包藏祸心、挑拨离间的坏胚子。


用心很歹毒。他左一个铁老师,又一个铁老师,完全不想想自己当初他高中都没毕业,是谁因为一封我看也就写得一般般的自荐信,动了惜才之心,破格把他录取到新东方。俞老师跟这种人扯上联系,真是倒了八辈子血霉了。


至于人家东方甄选和董宇辉老师好不容易分手,他还能腆着脸说是自己的功劳,这廉价的拯救者扮演的,真是脸比山厚。


创业干啥啥不行,动嘴皮子第一名。他是战士身边的苍蝇,是伶牙俐齿的小人。他能混得如鱼得水,是时代的耻辱。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