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第一教育
“第一教育”是《上海教育》杂志公众微信号,并联合了《现代教学》《成才与就业》《教育参考》、上海教育电视台“教育新闻”栏目等媒体,致力于成为专业的教育资讯服务者,与教育管理者、教师、家长实时互动,提供最前沿、有用的教育资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老俞闲话  ·  老俞闲话丨景德镇的千年穿越 ·  5 天前  
上下五千年故事  ·  洪秀全选妃有多苛刻?不但要求容貌漂亮,还有一 ... ·  1 周前  
史事挖掘机  ·  “猪湾”事件:危机的预演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第一教育

2000校友冒雨返校,上海这所市重点高中110岁了

第一教育  · 公众号  · 历史 教育  · 2024-10-26 18:35

正文


今天(10月26日),上海市奉贤中学举行建校110周年校庆活动。


110岁的奉贤中学装扮一新,奚定华、蒋辉蘽、施楞、季洪旭等多位学校的前任校长也来到现场,和师生同庆。



2000校友冒雨来到母校,从八旬老者到“00后”大学生,他们激动拥抱,互诉别后经历,红了眼眶。



毕业照前,挤满白发苍苍的校友

早上8点多,就有白发苍苍的校友走进校园,还有三十几岁的校友带着孩子回到母校。奉贤中学在校门口设置了校友打卡牌,按动按钮,就能看到自己的打卡次序。


连廊里的签到台旁,校友们围着不同年级的照片墙,寻找着自己和昔日同学的身影。


图:曹轶姗


教室里,校友已经按年级或班级集结,互诉离别后的经历。“我选了体育,听说期末不太好过,有点后悔了。”“我们已经去学校实习了,给学生上课。”已经读大学的毕业生交流着在不同学校里的学习生活。



“同学,帮我们拍张合影!”校史馆里复刻的老校区大门,成了不少校友的打卡点。2004年,奉贤中学整体搬迁到南奉公路占地350亩的新校区,1988届的一位校友说,当年学校还在新建中路的老校区,没有现在这么好的学习环境。她还带来了自己的女儿,“希望她以后也能来这里读书。”


图:曹轶姗


“爷爷,您跟着我做一样的动作!”73岁的钱老先生是奉贤中学1968届初中毕业生,去年孙子也考进了奉贤中学,“孙子很孝顺,他今天做志愿者,特意跑过来跟我合影,现在又回到他志愿者的岗位上了。”


图:曹轶姗


回母校任教,“八大金刚”再聚首

奉贤中学创建于1914年,由南桥天主堂附设石瑟艺塾(石瑟公学),历百年风雨洗礼,1985年恢复上海市奉贤中学校名。

20世纪50年代,一群上海师范大学的毕业生来到奉贤,奉贤人亲切地称这些大学毕业生为“上海老师”。老校长奚定华回忆说,“上海老师”充满朝气、观念新,而且吃苦耐劳。他们以校为家,早上跟学生一起晨练出操,晚上辅导晚自习、查寝。他们致力于教育事业、无怨无悔,用智慧和汗水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优秀人才。

奚定华坐轮椅参观校史馆(图:曹轶姗)

1985年,又一批上海师大的毕业生来到奉贤中学,作为“上海老师”的传承者,他们被称为“八大金刚”。其中的6位老师,也是奉贤中学校友,他们带来了那个时代的回忆。



“八大金刚”之一的陆建国1993年即被评为上海市高级教师,30岁的他也是当时上海最年轻的高级教师。“奉贤对我有养育之恩,奉贤中学也给了我很好的平台,当时的校长蒋辉蘽给予年轻人充分的信任,我在工作第八年就担任了教研组组长,这是非常好的机遇。做一名好教师勤奋也必不可少,也要有宽阔的视野,还要有积极参与教育改革的锐意进取之心。”


张育青曾获评全国先进工作者、上海市“教书育人楷模”等称号,她回忆说,自己进入奉贤中学工作的第二个学期就接受了艰巨的挑战,同时教授高一、高二两个年级的英语课,接下来又带教毕业班,并申请了考研,投入了非常多的时间和精力。而让她非常感动的是,学校创设了初中班,为教工解决了子女入学的后顾之忧。



同为“八大金刚”的蒋耀龙、李龙权、顾建明在奉贤中学任教后,都调入奉贤区其他学校任校长、书记等职务。蒋耀龙说,奉贤中学为国为民、造福学子,爱岗敬业、不断进取,互助互学、和谐共生,铸就品牌、追求卓越的精神一直影响着自己,他任奉贤区胡桥学校、景秀高级中学校长时仍旧以此为标准,办让老百姓放心的学校。


李龙权回忆说,物理教研组那个时候盛行“地板文化”,“每次公开课后,我们就在地板上进行复盘、讨论。在奉贤中学工作的那段时光对我个人影响非常大,感谢奉贤中学对我的培养,我也将把奉贤中学的精神继续传承下去。”


顾建明在奉贤中学任教15年,此后赴奉贤中专工作,并成为上海市职业教育首批正高级讲师,他说,奉贤中学始终把教师队伍发展作为主要工作,进而激励学生全面有个性发展,“我在奉贤中专的工作也延续这一理念,教育是相通的,职业教育与基础教育都要关注学生与教师的发展。”


金瑞莲在奉贤中学工作近40年,见证学校在5任校长、书记的带领下走向辉煌,她说,作为教师只要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学生,脚踏实地、积极有为,就能够收获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导学案改革,从零到有

2004年,在一场全国竞聘中,季洪旭成为了奉贤中学的新一任校长。经过12年努力,他让一所在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里高考升学率靠后的学校,一跃而成郊县最有影响的学校。



学校的变化从课堂教学改革开始。语文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学校语文教研组原组长邹群还记得,2009年的一天,经过无数次会议研讨和头脑风暴之后,时任校长季洪旭邀请她长谈,希望语文教研组能率先在文科组进行导学案开发。


季洪旭的鼓动下,邹群充满了斗志,并脱口而出此生最张狂的一句话:“我们可以完成,但学校领导不能指手画脚,更不能以外行领导内行。”季洪旭给予了她充分的信任。


走出校长办公室,邹群进行了认真地思考,感觉语文组遇到了极大的挑战。她又找到了当时的教导主任林春辉,询问是否有导学案的模板,或者其他学科可借鉴的资料。然而,她也没有得到自己期待的回答。



导学案改革也由此从零开始。在基础型课程的校本化实施中,奉贤中学推出“二二三四”导学制课堂教学范式,教学内容更加切合学生实际;作业设计更加有效,作业过程更加侧重于引领学生诊断、纠偏和建构;课堂教学更加注重激发学生动脑思考、动嘴表达和动手实践,引领学生质疑、互动和探究,学生主动学习蔚然成风。


向阳而生,科创教育兴起

2013年,奉贤中学科创课程开始实施小班化、走班制教学。2018年,科创大楼落成,各类实验室的建立为课程的实施提供了更有力的硬件保障。

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科学教育正在布局未来教育。现任校长林春辉表示,奉贤中学致力于培养民主担当、人文浸润、潜能发展的研究型人才。

首先,学校搭建科学探究的沃土,开发具有学校特色的科学教育课程体系;第二,教师要激发学生探索的热情,通过项目化驱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的魅力,对未知充满渴望;第三,利用社会资源拓展研究的深度,整合跨界资源,邀请各行业的精英进入校园,为学生提供更多探索体验的多样化成长空间。

“我们计划创办一所上海一流、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现代化研究型高中。建立研究型高中的核心目标仍然是育人,学校将学术研究视为育人的关键途径,使学术研究成为师生共同的基本习惯与生活方式。”林春辉表示。

活动中,奉贤中学“科学素养培育校友指导团”成立

奉贤中学与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同济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华东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上海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上海师范大学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生物资源与管理学院合作共建的实验室也在活动中揭牌。




文字:曹轶姗

图片除注明外,均由学校提供

编辑:周紫昕

校对:曹铒

责任编辑:吴华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



关注“第一教育”

分享至朋友圈惊喜更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