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陕西《都市快报》9月21日报道,最近,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3名学生的饭卡里,突然凭空多出720元,收到短信提醒后学生们一度以为是“诈骗短信”。
原来,这笔钱是学校通过大数据分析学生2018年在学校刷饭卡的记录,给每月在食堂吃饭60次以上、每天吃饭花销低于平均值8块钱的学生发放的助学金。
消息一出,网友纷纷点赞,称这种方式“既保护了学生的尊严,又使资助落到了实处”。
其实,像这样提供“隐形补助”的高校,不止一家。
据陕西广播电视台《都市快报》9月21日报道,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专业的聂同学告诉记者,因为爸爸工资不高,妈妈身体不好不能工作,所以大一大二期间,她的生活费都比较少,每月在三百元左右。
而就在前不久,小聂在食堂刷卡时,却发现自己的饭卡平白多出了七百多元,这让饭卡余额从来没有超过三位数的她感到十分诧异。
与聂同学一样收到这笔意外打款的,还有202名同学,在收到短信提醒后,有人还以为是诈骗短信。
原来,这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为困难学生提供的“隐形补助”。
学校通过大数据分析学生2018年在学校刷饭卡的记录,找出了每月在食堂吃饭60次以上、每天吃饭花销低于平均值8块钱的学生,按照每天6元的补助标准,一学期720元的餐补就这样悄悄打进了孩子们的饭卡。
同学们得知后,十分感动。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卢琳说,传统的通过各级评定选定贫困生的方式,让不少孩子难以启齿,思想负担很大。
所以学校想到利用数据分析,比对困难学生账户,找到了需要帮助的学生,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在享受补贴的同时,还能够充分保护他们柔软的内心,让他们没有心理负担。
据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网络技术中心的赵宇健介绍,学校自主开发的数据平台从18.73万条的数据之中,找出了去年一年每个月在食堂消费60次以上的学生,过滤了不太在学校食堂吃饭的学生的异常数据。
系统找出了310个学生,这310个学生的消费远低于全校的平均水平,有144个学生是经过学校困难认定的学生,还有166个学生不在困难学生数据库里。
于是,经过辅导员二次核查,其中有59人平常生活非常简朴。
最终,学校确定了这203个学生作为资助对象。
此事被报道后,网友们纷纷出来点赞,认为这样的方式“既保护了学生的尊严,又使资助落到了实处”。
还有网友指出,同样的“暖新闻”其他学校也在上演。
据观察者网此前报道
,2017年时,一条知乎回答曾火遍网络,网友Shannon的故事让中科大“偷偷”资助学生的消息变得广为人知。
原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2004年就首创了这项“隐形资助”。
具体操作上,中科大通过校园卡消费数据统计,对每月就餐60次以上,平均每次费用分别在4.0元和3.7元以下的男、女生,发放160元生活补助,每个月有400多名学生受助。
隐形资助目前仍在实施,并根据物价标准做出调整,到2017年时统计门槛增加到每餐7元。
除此之外,这样的暖心高校还有很多……
南京理工大学,研究孩子饭卡,如果一个孩子,一个月在食堂吃60顿饭,平均一顿都不到7块钱,就给孩子饭卡打钱,保证孩子每顿饭能吃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