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东莞乐视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在进行视觉光源方案评估时,应该为视觉光源预留多大的位置,是一个很考验工程师的技术问题。
在评估视觉方案时,如果视觉机构设计前期没有做光源测试验证,后期大概率会出现机构预留空间过小的难题,即实际可用的光源往往比原来预留的位置大,从而与机构发生干涉;如果为了满足尺寸要求,采用可安装的小光源,又极可能因光源不符导致成像质量差、照射效果不理想等问题,从而影响整个项目的进展,最终还是需要根据实际光源大小,改动机构安装空间,整个过程费时费力。
因而在评估视觉方案时,前期做好光源选型评估尤为重要,目前大部分的视觉方案都是先进行打光测试,确定好光源大小与高度后,再进行视觉部分的机构设计,这对后期整个项目顺利开展会有很大帮助。
选型案例
图1、图2是两张光源大与小的成像对比图,图1由于光源小,导致光斑不能覆盖视野区域;图2光源大小合适,能覆盖整个视野区域,整体效果均匀,检测特征明显。
在未经初期打光实测的情况下,如何选择大小合适的光源呢?
在拿到测试样品后,先要了解检测特征,判断光源的光路类型与颜色。选好这些以后,就可以判断所需光源的大小了。
主要有以下三点参考依据:
第一:照射方式。照射方式有两种,一为正面照射,二为底部背光照射;
第二:镜头选择。镜头有两种,分别为FA镜头及远心镜头;
第三:光源的工作距离与视野大小。
照射方式
由正面照射方式去判断检测面是否光滑反光,不反光的面对光源大小要求不高,大概为视野的1/2大小的光源即可。
重点以反光面为例去判断如何选择光源的大小。首先需要检测反光面上的特征,将光斑布满整个视野,均匀成像,这样才能有更好的对比度。
同时需要知道三个参数:相机的靶心尺寸、相机到检测面的工作距离、视野大小(视野长与宽对应的是相机芯片的长宽)。如果是FA镜头需要了解夹角参数,以得出相机镜头的投射角度与反射角度,如图3-5所示,可以看到投射与反射形成一个W状图形。如果光源在投射角度外(见图3),反射角度内就会有光斑存在;如果光源在反射角度临界区域(见图4),成像的视野边就会看到光斑;只有光源在反射边(W)以外(见图5),才能得到一个均匀的成像效果图。
底部背光照射同理,但是不需要计算反射角,光源离检测面越远,投射的角度延伸宽度就越大,FA镜头选择背光时可以这样去计算评估,如图9-11所示。
镜头选择
上面的两种照射方式只提到FA镜头,图文也是以FA镜头举例参考,其实还有一种镜头需要说明,就是常用的远心镜头。远心镜头基本为平行光路类型,所以在配合远心镜头选择光源大小时,只需要比实际的视野略大一点即可,如图12-13所示。
光源的工作距离与视野大小
已知相机靶心与工作距离、镜头夹角、光源工作距离与视野后,就可以通过计算来确定光源的大小,还可以通过CAD等绘图软件按照参数绘制出图形,直观地观察光源的光斑在哪个位置,确定是否选到大小合适的光源,如图14-15所示。
当镜头为普通FA镜头时,由相似三角形的特征,可得到光源工作距离Wd与面光长度L的关系:
WD FOV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