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公众号“冷咖铺"(微信ID:ColdCP)授权转载。
关于世界上最优美的英语口音的问题,人们一直争论不休。但在近年来的一项全球性的票选“最性感的英语口语”的投票中,英国口音以27%的票数位于榜首(爱尔兰和苏格兰口音被单独划分出来,分别占有8.1%与4.7%的支持率),将第二名只有8.7%的美国口音的甩了一截。
提及英国口音(简称“英音”),很多人都会有“睿智、优雅、绅士风度”等一系列印象,不少人更是将说一口标准的英音当作奋斗目标,但说出这种言论的人,是不是很多对英音有些误解?
首先——
很多人会将“英式英语”和“英国口音”混为一谈,其实两者的对象和范围是截然不同的。
“英式英语”在狭义上是指英国(即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人民所说的英语,略广义一点是指不列颠诸岛上的居民所说的英语,就是包括了爱尔兰英语,而目前对“英式英语”最广义的解释是英联邦国家所说的英语,相当于与“美式英语”所分庭抗礼的阵营,这种说法难免让“英式英语”的拥护者们不满,且不说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口音已经与英国差距甚大了,要是再把印度英语归入“英式英语”,恐怕大多数人都会感到崩溃吧?
“英国口音”相对来说就是一个局限的概念。它更强调英国内各地区的发音与语调,而不包括上述“英式英语”所包涵的语法与措辞习惯,也与所谓“方言(dialect)”不尽相同。当然,英音不是一种口音,更不是被很多人追捧的“伦敦腔(cockney)”,而是很多种地区口音的总称,它们彼此之间可能存在极大的差别。
《窈窕淑女》中的语言学教授拥有将英国口音锁定到某几个街区内的神奇能力。当然主流英国口音并没有多得那么夸张,但被英国官方认可的主流口音就有56种。
你尽管开口,猜不出你住在哪条巷子算我输!
由于笔者对英格兰的口音更熟悉,本次就主要给大家介绍英格兰的口音。狭长的英格兰岛大约可以分为南部、中部、北部三部分,这三区的人民口音各有风味,笔者选择了各个地区最标志性口音介绍一下:
虽然口音常常被诟病的美国人总声称“标准英语”(Standard English)是不存在的,但英国人大可骄傲地说,我们拥有王室钦定的“标准英语”!
标准英音(简称RP)是一种现实存在的口音,是英音中的“学院派”,但不同于其他的“地方口音”,它的地域性并不那么强,而更多是阶级性。
19世纪以来,英国的顶尖学府,包括九大公学,牛剑等,就用RP来教学(RP也叫Oxford English,因为牛津郡的原始地方口音非常接近RP),BBC的播音员被要求用RP播音(RP也叫BBC English,但如今BBC已更加多元),更何况英国的王室成员也都说RP(RP也叫King’s/Queen‘s English,根据当朝君主的性别而定)。所以RP自然会与受教育程度高,或地位显赫的中产阶级和上流阶级联系在一起,成为posh/classy的代表。
但如果你教育程度不高又不属于这些阶层,却想用RP装腔作势,恐怕会被周围人视作装逼的典范。如果你本来就posh,乱入了伦敦东区,端着这口音也会被群嘲。不得不承认英国的阶级社会还是挺势利眼的。
当然平时我们所说的RP主要是指当代RP,历史上的RP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有一定发展阶段的。最早期的RP叫做“老式RP”(Conservative RP),主要是老一辈的贵族以及如今爷爷奶奶级别的戏剧演员所说的一种口音,比如大家熟悉的伊丽莎白二世,丘吉尔,以及老戏骨Derek Jacobi爵士说的都是老式RP,这种RP中元音更短促而容易发出,因此也显得很轻盈。
接下来演变为抑扬顿挫,字正腔圆的“通用RP”(General RP),是更为主流的一种口音,后来又产生了更加雅致,戏剧腔更浓的“进阶RP”(Advanced/Heightened RP),这两者合称“当代RP”(Contemporary RP)。基本上当今的英国演员(除口音特色很强的)大多都会说当代RP,你们熟悉卷福抖森大表哥等等都是代表。
也就是大家常说的“伦敦腔”,是伦敦四大公认口音之一,也是使用人数最多的口音。Cockney如今通常被视为很low的口音,因为不同于上流社会人士云集,艺术文化生活丰富的伦敦西区,伦敦东区是中下工人阶级的聚集场所,是个非常市井化的区域。《窈窕淑女》与《王牌特工》这两个麻雀变凤凰的故事,两位主角Eliza和Eggsy也都是从地位卑微的说cockney的伦敦东区佬,蜕变成说起“高贵”RP的“上流人士”。
最原始对Cockney的定义是所有城里人(在那个年代的英国,“城里人”可不是什么“高大上”的代名词),后来进化为:他出生的地方能听得到伦敦城区里圣玛莉波教堂教堂(St Mary-le-Bow,也叫“伦敦鲍”)的钟声,那他才算得上是真正的Cockney。可见它确实是验证是否为标准伦敦佬(Londoner)的标杆,例如大家的男神济慈,据说就有着很浓的Cockney口音。
Oh, go smell the coffee, BBC.
当然Cockney不止作为一种口音,更是作为一种方言存在。标准伦敦佬们其实也是很排外的一个群体,他们为了拉帮结派地搞地方主义,将彼此间的很多黑话也加入了cockney方言中。
最经典的莫过于“押尾韵”,将一个词用一个尾音押韵的词组代替,例如Adam and Eve=believe, China plates=mates等等。最迷的莫过于Tommy Trinder(某喜剧演员的名字)=window,因为在cockney中ow读作er,这些确实能营造一种外地人听来一头雾水的效果。有时候东区佬嫌这样还不够,嚼舌根怕被听懂,会再绕一层。
例如Bottle and Glass=Arse就太明显了,要来一层Aristotle=Bottle,再缩成Aris,这结果反而和原词Arse无比相似。盖导的电影《两杆大烟枪》中伦敦街头混混与毒枭们就全程各种Cockney黑话,这也加深了人们对Cockney的那种“地痞流氓”的印象。
当然,如果你也是Chavs的一员,Cockney也不乏为一种很酷的装备。如今Cockney已经不仅限于伦敦内部了,不少北方工业城市的口音。甚至澳洲口音也很受Cockney的影响,譬如把think念成fink,毕竟Cockney也算英国穷逼文化的地标了吧!
除了RP与Cockney以外,伦敦口音还包括Estuary English(河湾口音,指泰晤士河沿岸与河湾的人们的口音)与Multicultural London English(伦敦新生口音,简称MLE,常被叫做“Jafaican”,意思是假牙买加口音(fake Jamaican),很有国际范儿,带着抑扬顿挫的非洲味,融合着各地新老移民的口音,主要出没于城中劳动阶级聚居区),他们都代表着很不一样的身份认同。
位于英格兰西南半岛上最西南角落的康沃尔郡(Cornwall),西北临凯尔特海,南临英吉利海峡,是凯尔特民族布立吞人(Britons)的聚集地之一,其他主要在威尔士。
康沃尔郡的语言本来不是英语,而是康沃尔语(Cornish),与威尔士语很相似,二者同为布立吞语的子语言。来随着不列颠王国的统一,当地语言被英语代替,其最后一位母语者也在18世纪去世。虽然20世纪中期出现过一次康沃尔语复兴运动,21世纪康沃尔语初被正式列入官方英国少数族裔语言,带动康沃尔语走入大众视野,但总体上康沃尔语仍是呈现一种消逝的态势,西南半岛这一独特的语言已是濒临灭绝。
多丽·彭崔思(Dolly Pentreath),最后一位使用正宗康沃尔语的人,死于1777年。她后来成了英国各地人民用来捍卫本土方言的典范人物
不同于康沃尔语这种语言,康沃尔方言隶属英语,虽然它很大程度上受到康沃尔语语法的影响。例如主格宾格不分(e.g. He likes she),混乱的定冠词(e.g. In the Christmas),也吸取了很多康沃尔语的词汇,例如在动词不定式后加y,但其本体仍然是日耳曼语言。
在19与20世纪,康沃尔人出现了一次大规模的向美洲与大洋洲的迁徙,在北美的康沃尔移民为美国的方言也创造了一个新的分支——美式康沃尔口音(American Cornu-English)。
康沃尔口音又和康沃尔方言不同,指的是康沃尔人英语发音之“特别”,不包括借自康沃尔语的用词。这是种同伦敦腔一样被视为教育程度低的中下阶级的口音,因难听懂而倍受吐槽。譬如攻号时不时要提一提的英耽大手K.J. Charles老师就曾在小说《Jackdaw》里绘声绘色地描述道——
“E ‘as tha thurr, Bethy.” His accent was almost impenetrably thick, unlike Mrs. Linney’s. Ben’s ear was still adapting to the Cornish speech. “Whyn’t ee go in an’ us follow drekkly?”
英格兰中部地区(Midlands)其地理位置在英格兰中心,虽然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文化与口音特色却不及南北方那么鲜明,南方人认为他们说北方口音,北方人认为他们说南方口音,位置实在有些尴尬。
就以最常见的“伯明翰口音”(Brummie)为例,除了鼻音更重(很多人认为是工业发展时产生污染造成的),它就基本上是南北口音的融合体,是种不太讨好的口音。
比Brummie更有趣的是与之相近的Black Country的口音,其主要特色在于其打破常规的诡异的语法。他们将“I am”和“you are”融合了一下,发明了“you am”这种说法,连读作Yam;“How are you?”也就被十分魔性地念作Owamya,伯明翰人戏谑地把这种口音叫做“Yam yams口音”。
英格兰北部最出名的口音,尤其是泰恩河河岸地区的工人阶层的主流口音,分布于纽卡斯尔、利兹、约克等地,尤其是纽卡斯尔分布最集中。曾有英格兰人吐槽:整个英格兰最不posh的口音,不是Geordie就是Scouse。此话说得不公,毕竟除了中产聚集的市郊以外,英国大部分地方都曾被槽为shithole,很难分出到底谁比谁更low。
纽卡斯尔很多都是煤矿工人(pitmen),因此对Geordie这个名称来源的一个解释就是,矿工帽的安全灯就叫做“geordie”。但关于名称来源的争论从未休止,另一种说法是,”George“是当地煤矿工最常用的名字,也有人说因为这里的居民大多是乔治一世的支持者。
中世纪英语的很多习惯都在Geordie中保留了下来,最典型的例如thee, thou, thy依旧被他们使用。英格兰北部发音短促而清脆,尤其特别的是将o与u的发音从开音/a/改为闭音/u/,于是某著名F**k听起来就像是”福克“,儿子“son”也会听起来像“孙”,辈分突然就变得好奇怪了。
Geordie由于其接近苏格拉兰南部,受到部分苏格兰和北爱尔兰的影响,其实与某些苏格兰、爱尔兰口音有许多相似之处。
全英格兰最迷,最奇葩的口音大概非Scouse莫属了,与其毗邻的兰卡斯特与曼切斯特的口音有着非常大的区别。利物浦是一个港口城市,起源于一个小渔村,后来深受大航海时代之益,加之赶上工业革命的潮流,发展成为一个超级大都市。由于历史上一直以航海航运业为主业,这里的商业和金融等行业也极其发达,也让利物浦人带着探险家和白领双重身份的特殊优越感。
关于Scouse这个名称的来源,最权威的版本认为,它是一道英式料理lobscouse的缩写,这道菜是航海的水手们经常食用的一种炖肉炖菜的大杂烩,由于价格低廉而深受喜爱。后来外地人也把利物浦人叫做Scousers。
↑这就是lobscouse,好像我妈做的土豆烧牛肉。而且没错,它确实就是土豆烧牛肉
Scouse是名副其实的“语言大熔炉”,就像其港口接纳着来自英国甚至世界各地的商船一样,利物浦接纳着无数语言文化的洗礼,其中最主要的是来自苏格兰和爱尔兰的影响。尤其是在爱尔兰大饥荒出现后,它接纳了众多爱尔兰人,这使Scouse比北英格兰大部分地区的口音都要硬气,且连音也多得可怕。随后的大航海时代也为它增添了众多外来词汇,披头士的文化代言也让Scouse有了更多人气,使Scouse成为英格兰辨识度最高的口音,但其诡异难听懂是公认的,还有着许多独特的俚语。下面是一段视频,让你了解一下利物浦方言跟主流英国英语那可怕的差别。
在这拥有五十亿人的世界上,不能再一粒一粒捡芝麻;你必须扩大影响。但像利古尔和哈斯塔这样的恶魔是不会理解的。比方说,他们绝对想不出威尔士语电视广播。或是增值税。或是曼彻斯特。
——《好兆头》
前面提到康沃尔语和威尔士语都源自布立吞语,目前主要是威尔士西北部的人在使用威尔士语。
↑下面就是对照的威尔士语,感受一下它跟英语的重大差别吧
可以想见,这些地方的英语口音受威尔士语影响更大,和威尔士南部(例如首都卡迪夫)的口音非常不同。科幻电视剧《火炬木小组》的主角Gwen和未婚夫Rhys就是典型的卡迪夫口音。当然,每个地区的口音都很有特色,例如峡谷地区,就是所谓的隔一道谷变一种音。Thank you有的地方念Thank ow,有的地方念Thank ewe。有的地方还喜欢在词后面加-a,譬如公路A470也能变成A470-a,甚至还有的地方索性就是利物浦口音的味儿,变化多得非常狂野奔放爱自由。
侯亮平唱了三次的《智斗》背后有哪些真实历史:胡传魁、阿庆嫂有没有原型?刁德一到底姓蒋还是姓汪?
《人民的名义》开播以来,侯亮平唱了三次《沙家浜·智斗》,阿庆嫂到底怎么不寻常?刁德一到底姓蒋还是姓汪?
△点击图片进入文章
△点击图片,查看所有往期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