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谋篇布局之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大、责任重大。当前,挑战机遇并存,要认识到危中有机,敢于化危为机,从国内看,我国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立足荆门,高铁开通进一步奠定了荆门中部之中的战略地位,加速资本、技术、信息等要素在我市的集聚。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千方百计稳增长、调结构、壮产业、增动能、提质效,全面升级“4211”现代产业集群,加快构建体现荆门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做好2025年工作要重点抓好“六能工程”。
一是实施工业运行聚能工程,夯实经济发展稳底盘。
坚持把工业经济稳增长作为首要任务,科学有序调度,用好“三量工作法”,努力做到“域内作贡献、省市当标兵、全国有影响”,不断打响荆门工业强市的品牌。
二是实施产业转型升级增能工程,强化产业发展新支撑。
以“三线并进”为突破口,集中力量对接省突破性发展五大优势产业,谋划推进“4211”重点产业链建设,推进产业链优化、价值链提升和创新链强化,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
三是实施产业集群扩能工程,塑造产业集聚新优势。
坚持企业进园、县域强产,实现“强产业”和“强园区”双向发力,促进产业园做大做强。各县市区建成1-2个新型工业示范园区,全市新增1个示范园区,总数达到12个。
四是实施创新发展赋能工程,激活工业发展新引擎。
强化“三融合一引领”,补足发展短板,实现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新增15家省级以上工业设计中心。推动规上工业企业建好用好标准化研发机构,覆盖率达到50%以上。
五是实施优质企业强能工程,激发量质齐升内生力。
“高站一位、前出一步”,抢抓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推动主导产业“一产一策”。
六是实施服务质效提能工程,营造工业发展优氛围。
建立完善产业谋划研究和服务效能机制,提升现代产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深挖“荆门工业大讲堂”,深化“企业家接待日”“惠企政策直播间”“3+N暖企慰问”等服务品牌,隆重举办荆门市第四个“企业家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