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桌子的生活观
桌子:一个用文字疗伤的病人,著有:《你只是假装很努力》、《我们终将与美好的一切相遇》等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内蒙古市场监管  ·  局处长走流程 走出服务便捷暖心路 ·  7 小时前  
内蒙古市场监管  ·  局处长走流程 走出服务便捷暖心路 ·  7 小时前  
21世纪商业评论  ·  没买金手镯的人,在捶胸顿足 ·  21 小时前  
21世纪商业评论  ·  5300亿资产杭州房企,开年冲锋拿地 ·  昨天  
中欧商业评论  ·  2.12-18限时申领 | “高绩效经理人 ... ·  2 天前  
商业洞察  ·  雷军,让无数股民欲哭无泪!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桌子的生活观

河南37岁女子拒绝认亲事件:谁都没有资格审判她!

桌子的生活观  · 公众号  ·  · 2024-12-19 12:06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讲述了一个发生在河南的关于生育和养育之恩的争议事件。小艳是家里的第五个女儿,因家庭贫困被送给养父母抚养。她在养父母家长大,但亲生父母出现并寻求认亲。文章讨论了小艳是否应该原谅亲生父母的问题,分析了她的心理和处境,指出原谅与否是个人选择,强调把自己的感受放在第一位。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小艳的成长经历及困境

小艳在养父母家长大,经历了养母去世、养父重病等困境。她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中感受到了寄人篱下的酸楚和痛苦。

关键观点2: 亲生父母的寻求认亲

亲生父母出现并寻求认亲,给小艳带来了情感上的冲击。他们给小艳留下了十万块钱,试图弥补过去的遗憾。

关键观点3: 小艳的决策和心路历程

小艳坚决拒绝认亲,她认为亲生父母没有在她需要的时候给予支持,现在来认亲只是为了自己的心理安慰。她表示只认养父母为亲人,不会原谅亲生父母的过去。

关键观点4: 关于原谅的讨论

文章讨论了原谅与否的问题,指出原谅是个人选择。心理学家武志红认为不要劝别人原谅他的父母。有些伤害是一辈子无法愈合的,不记恨已经是最宽的宽容。


正文





生育和养育,哪个恩情更大?

最近发生在河南女生小艳身上的一件难事,再次激起了大众对这个问题的讨论。

事情要从网上的一段视频说起。

视频里,是小艳狠心和亲生父母决裂的场景。

她声泪俱下地痛斥着对方:你们知道这些年我是怎么过来的吗?


而两位老人只是低头不语,看起来很是后悔。

最后,小艳在地上给母亲磕了三个响头,以报怀胎十月之恩。

然后,她决绝地斩断了和亲生家庭最后的情缘:

“从此以后,咱们再也没有关系了。”


都说父母和子女,没有隔夜仇。

到底是多大仇多大怨,才能让一个人如此坚决地不要自己的亲生父母?

原来,小艳是家里的第五个女儿。

三十多年前的河南农村,重男轻女的思想严重。

小艳的父母也一样。

她的出生,对他们来说并不是什么喜讯,反而为这个家庭增添了几分愁云。

因为家境不好,小艳前面的几个姐姐已经被相继送走。

为了让父母拼上一个儿子,她自然也延续了这样的命运。


于是,小艳出生三天后,就被送给他们的远方表亲,也就是小艳的养父母。

开始几年,小艳在养父母家生活得很好。

尽管家里的日子过得清苦,但他们毫不吝啬地给了小艳全部的爱。

养父脾气急躁,哥哥姐姐做错了事经常要挨训。

但是到了小艳身上只有无尽的温柔和宠溺,鲜少对她说一句重话。

为了她,笨手笨脚的父亲特意去学了扎辫子,只希望她和别的姑娘一样,漂亮明媚的长大。


小艳考了100分,他恨不得带着她在全村面前炫耀。

从来没有把她当抱来的孩子一样对待,总是小心呵护。

可惜,好景不长。

小艳9岁那年,养母去世。

随后养父也患上了重病。

临走之前,他最挂心的还是这个小女儿。

他偷偷从病房溜出去,用自己救命的钱,给小艳买了一对银手镯。

他说:别告诉你姐,爸就给你一个人买了。

这是他能给小女儿留下的最后一件傍身的东西。


没过多久,养父也去世了。

小艳再次陷入了孤苦无依的困境,只能在奶奶和姑姑家辗转。

村里人感慨这个孩子命苦,一些风言风语传到了她的耳中。

她这才知道,原来自己是被送养的。

寄人篱下的酸楚,颠沛流离的心酸,对命运不公的埋怨,让她心里的痛苦如泰山压顶。

亲生父母不要她,养父母又走了。

这个世上到底还有什么是她能够为之依靠的?


关键时候,是姐姐为她撑起了一片天。

提到姐姐,小艳总是忍不住流泪。

她深知姐姐的苦。

虽然已经成家,但是家里的三个孩子,让姐姐已经不堪重负。

即便如此,她还是拼尽全力地去供养这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妹妹。

为了小艳每月300块的生活费,姐夫每天都去工地上扛钢筋赚钱。


那是最苦最累的活,没什么人愿意干。

但姐夫却说:只要有我一口吃的,就饿不死你。

小艳把这份恩情,牢记在心。

每一分钱,她都恨不得掰成几瓣花。

高中三年,她没吃过一顿饱饭,几乎都是 馒头就咸菜凑合着一顿,饿就逼自己忍着。

好在,日子再难,总是能熬得下来的。

小艳顺利地毕业结婚,还和丈夫干起了养殖买卖。

虽说不上大富大贵,但情况也不错,日子越来越有奔头。

直到有一天,亲生父母的到来打破了生活的平静。

他们装成买羊的客户,走的时候给小艳悄悄丢下了10万块钱。

隐隐约约,小艳猜到了是他们。

这些年,小艳不是不知道对方在找她。

他们让熟人带话,也让警察找过,要认回这个孩子。

都被小艳坚决地回绝了。

哪怕送来了这10万块钱,刚好能解她生意上的燃眉之急,但小艳还是坚决要把钱退了回去。

这才有了开头视频里的这一幕。


见面那天,小艳一忍再忍,还是没控制住夺眶而出的眼泪。

她泪如雨下地控诉着多年的委屈:

“为什么以前要抛下我?

为什么我需要你们的时候你们不来?

现在你们老了,你们想弥补当年的遗憾了,想让所有孩子都围到你们身边了,你们来认我了?

你们这样做,还是为你们自己啊。你们是想让自己心里舒坦啊,是想让自己没有遗憾啊。”

这个苦命的孩子,一生没有被亲生父母爱过。

难以想象,她要有多坚强,才能闯过这么多关卡?

要有多勇敢,才能独自面对人生的万般艰难?

然而,随着这个事件在网络上发掘之后,一些不明事理就劝别人大度的“白莲花”,又出来作妖了。

有人说:无论如何,他们给了你生命,他们也有自己的难处。


有人劝她原谅:原谅父母,不也是放过自己吗?有些事,过去就过去了。


甚至有人说她不原谅就是为了炒作。


简直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网友轻飘飘的一句原谅,可对小艳而言却是锥心之痛。

不是所有的对不起,都能换来一句没关系。

为什么小艳拒绝原谅?

所有的不原谅,都分两种。

第一,是无法原谅。

我要原谅你,但我说服不了自己,我得对之前的自己有个交代。

试想,两家人本就是亲戚关系。

亲生父母不可能不知道小艳9岁时,养父母去世的消息。

明知道小艳没有家了,却没有和她相认,没有想着拉她一把。

现在出来做这个好人,还有什么意义?


小艳在姑姑家寄人篱下的时候他们在哪?

姐姐姐夫拼尽全力供她上学的时候他们在哪?

她吃了上顿没下顿,生活难以为继的时候他们又在哪?

那个时候,他们是真不知情,还是怕给自己带回去一个累赘呢?

小艳说, 这辈子只认养父母一个爹妈,只认姐姐一个亲人。


真正的亲人,从来不是生物学上的血脉相连。

如果小艳就这样轻易原谅了亲生父母,那么姐姐这几十年的付出,自己前半生吃的所有苦,难道不像一个笑话吗?

真实的情况就是,所谓的血脉,在几十年的养育之恩面前,简直是不堪一击,不值一提。

第二点我想说的是, 不能原谅。

有人说,亲生父母给了10万块钱,说明他们真的意识到错了,真心想要弥补。

但真实情况又是怎么样呢?

认亲的时候,他们甚至连小艳是第几个孩子都记不清了。

父亲说是第四个,母亲却说是老五。


如果真的是出于爱,出于刻骨铭心的真情,何至于此?

自始至终,他们心里考虑的都只有自己。

自己想要儿子,所以牺牲女儿。

自己日子好了,所以拿十万要求认亲。

这10万块钱与其说是弥补,不如说是他们自己图一个心理安慰。

好像给了钱,前尘过往就能一笔勾销,他们就从没有苛待过这个女儿。

这10万块钱,他们就是想赎回自己前半生过错,买断女儿所有的恨。


那小艳拿十万认父母后,后续等待她的又是什么呢?

要不要给他们养老送终?

要不要在他们生病的时候去服侍,在死亡的时候披麻戴孝?

自己的养父母还没有养老送终,给他们养老送终?又凭什么?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