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克勒kk
喜欢经典,追求极致,只介绍最好和最顶尖品质的好东西。买东西的准则是:能力范围内买最好的,不一定是最贵的。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开发者全社区  ·  Top2本硕:一把好牌打的稀烂 ·  昨天  
开发者全社区  ·  当初和你结婚,对你的定位是P7 ·  昨天  
开发者全社区  ·  山东相亲食物链:码农沦为底层 ·  2 天前  
开发者全社区  ·  女孩住酒店注意安全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克勒kk

腔调 | 文身了被赶出家门怎么办?

克勒kk  · 公众号  ·  · 2017-06-17 11:03

正文

文身,一直是个蛮敏感的话题,有喜欢,有不喜欢的。


允许别人文身,也允许别人排斥文身,这才是社会包容度。


这篇回答可以知道下目前社会对文身的一些看法,虽不一定全面,但可以了解一二。


作者:天涯麦克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世上有一种东西,叫生活常识。


缺乏生活常识,就是我们所说的“愚蠢”。


服饰和文身,本身都是中性的。它们不过是一种样式或一个身上的图案。如果有什么涵义,那也是“后天”被赋予的。


但你穿着黑西装,带着胸牌,站在小区门口,别人会怎么看你?90%的人会认为你是房产中介。

你穿着网纹袜,露着胸站在街边,抹着艳丽的口红,别人会怎么看你?很多人会认为你是站街女。

你带着大金链子,穿着布鞋,文着花臂,遇到的人会怎么看你?大多数人会觉得你是混社会的。

你要穿个红扑扑的旗袍,大多人会认为你是礼仪小姐或服务员。

你要染个绿莹莹头发,一身动漫风,大部分人会看你是二次元。


从个人自由的角度看:我就喜欢这样,觉得这样美,你管的着吗?凭什么认为我是中介、站街女,黑社会、服务员?我只是留个发型,穿件自己喜欢的衣服而已。


可惜,这事不归你说了算。明知它带有某种行业或人群的特征,有生活常识的人会避免这么样。非要这么样,就是愚蠢。


话说,大金链子,网纹袜,黑西装,它们招谁惹谁了,何其无辜?旗袍本身也很好看,但被服务行业用得过多,生生给穿坏了。不少女孩子也喜欢旗袍,但并没有穿,因为她们不蠢。这并不是“歧见”。恰恰是社会的“共识”。一样东西,如果大部分人觉得它代表了什么,它就有了某种象征含义。这不是空穴来风,是无数中介小哥、站街妹妹,社会大哥、服务员妹妹身体力行,才让这些象征意义深入人心的。


回来说文身,它只是一种身体的装饰手段。从原始社会就有,既不邪恶,也不“更有逼格”。和描眉画眼,涂指甲没什么区别。可能更省事一些,装饰一次,永久有效。缺点也是明显,想去掉或改变都很麻烦。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很多人,会对它有“歧见”,觉得这样的人像“妓女”?不是这些人有歧见,是“现实”就是这样的。目前文身的女孩子,从事色情行业的、美容美发业的、按摩洗浴业的等等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大部分属于边缘性职业和边缘性人群,它在这些职业里面最流行。


不是穿旗袍的都是服务员,但穿旗袍和服务员有太高的重合度。文身也是如此。你如果到了某些场合或场所,会发现文身比例达到一半以上,而在高端写字楼里面,几十个个里面也找不到一个,这就是歧见的来源。


有人曾经说过:自从中介小哥开始穿正装,搞得小白领们都不太那么穿了。这是笑话,更是现实。所以首先你要知道,这种歧见不是毫无来由的。你可以说,我tm穿的是最正式庄重的旗袍,怎么就成服务员了?那你可以从中华服饰的传统谈起,直到写一本书来证明自己有道理。但你在别人眼里,就是“穿得像个服务员”,穿得好一些,也就像个领班。


实际上,一个人选择文身,想法往往并不是中性的,它往往传递的是叛逆的、非日常的生活态度。我见到的文身的姑娘……还不是文那么大面积的,要么从事文艺类的“颓废”工作,要么往往有和常人不太一样的观念。比如,喜欢泡酒吧,喜欢玩,爱抽烟,甚至有人会尝试大麻,性观念相对更开放,更喜欢享乐,更喜欢张扬个性,有更多幻想,更容易陷入各种奇怪的情感纠葛,也往往难以安心于正常的工作。不是每个人都是这样的,但很多都是这种路子。不能说她们是坏女孩,有些还是很好的人,可以做很好的朋友。却也不是传统上的好女孩。作为老板不招这样的员工,作为男人不找这样的媳妇,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明智的,她们大都不是那种喜欢扎实做事的员工或适合过日子的女人。


话说回来,文身只是一种装饰、图案。文在身上和印在 T恤上差别没那么大,真皮、精梳棉或桑蚕丝都有他们的优点。如果非要文身才能表现个性,和非要拿个LV的包想向人证明什么,实际上没什么区别。


一个真正自信的人、有个性和坚持的人,不需要这些外在的东西来证明什么。如果靠这个才有“个性”,恰恰说明你与众不同之处太少,相当不自信。


记得前些年流行“文眉”,近几年这东西几乎消失了,因为后来爱美的女人们发现,这玩意刚开始还好,很美。等不流行的时候,就很傻。如果现在你见到个文眉的女人,几乎可以立即得出结论:这是个土鳖。文眉也是个性啊,爱美啊,也是自由啊,尼玛怎么就被你们看成土鳖了?本来要追逐流行,后来成了很难摆脱的“土鳖”的符号,这太悲催了。

(这段有点不够准确,纹眉还行,只是那个年代太早,审美极差,大部分都文的很丑,导致这个土鳖的结论。现在审美上去了,流行普及了多了,相应纹眉的水准也大大提高,这种文的很丑的情况少了。)


何况,一件再好看的衣服,如果穿上就很难脱下来,也相当吓人。姑娘,你真觉得就喜欢这一种图案,这辈子百看不厌了?所以,为了这么个破图案和家人失和甚至分崩离析,值得吗?爸妈未必觉得你真是“妓女”,但也许会担心你要“学坏”。


更重要的是,一个姑娘大面积的文身,会把70%以上的“好工作”过滤掉,也会把70%以上的“优秀男人”过滤掉。也就是说,你要比别人牛逼3倍或幸运3倍,未来才能达他们一样的水平。

(这段数据应该是原作者毛估估的,只是想表达这个意思而已。)


文身的成本太贵了,从这个角度,你能理解作为父母的愤怒和痛心吗?你说奋斗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不让世界改变自己。但是,文身不是“奋斗”,不比花钱做个头发更有难度。和父母“斗”也不是奋斗,甚至连“斗”都算不上。年轻时的很多个性张扬,在成年人眼里可能就是中二和愚蠢。遗憾的是,大多数情况下,确实如此。


以上



kk 后记:

文身的流行也就最近十来年的事,社会还是需要个过程慢慢适应。


记得小时候很怕看到和接近剃板寸甚至光头的人,因为那个时候只有一种人会这么剃头 (在古代称为髡,刑法的一种) 那就是刑满释放的,俗称山上下来的。在小时候比较保守的世界观里,家长都会说不要接触这些人,哪怕是严打时期进去的,都属于不好的人。

谁也不会想到先进这种发型因为简单易打理而变得流行,直接剃成光头的也不在少数,现在可能不会再说光头是流氓了,最多会说“比较生猛”。


这就是所谓的刻板印象。

(我一直认为对上海人的刻板印象主要来源于巩汉林。)


我个人是不喜欢文身的,原因有几个,也可以一起参考下:

人的皮肤不算是好材料,燃料上去颜色不算很纯,不纯的颜色kk个人是很难接受。


文身现在是蛮流行时髦的,只是图案文字一旦上去几乎是永久的,现在还没有太好的办法可以无暇的去掉文身。所以,实在要慎重,万一选了不满意或画了不好,代价实在太大了。


每个人在青少年时代和成人以后所接触的社会都不一样,思想也会慢慢成熟,难保你对文身或文身图案的想法不一样,再改只会越画越大。


我有些朋友会说,反正图案是在背后,要看也是别人看到,自己不会心烦。心态我懂,可是自己骗自己没啥意思。不过其实我也知道,因为已经文上去了,也没办法,只好这么说了。

(所以说大部分情况下,不要去说已经文身的朋友了,会得到激烈的反击的,因为已经文上去了。)


文身确实是个人的事,自己喜欢就好了,但也要允许别人不喜欢,甚至说不好。再者,每个人的审美不一样,你觉得好看 甚至有纪念意义的 (小) 图案,别人不一定觉得好看。所以文身和文身一起混朋友圈也是很正常,相同的爱好,也容易相互理解。


个人也并不觉得文身时髦,原始土著才会去文身,也并不是因为贝克汉姆满是文身就时髦了。现代人展示个性的方式多了去了,不需要用这种原始的不可逆的方式。


文身大部分会是年轻时候的举动,难免会有冲动的嫌疑。文身上去很容易,现在各个城市的文身店鳞次栉比,谁知道哪家是最好的,哪个师傅水平高,只能听别人说说而已。


我自己买个毛巾还花了十来年时间才知道好坏,更不用说文身了,而且毛巾还是可以随时换的。


所以,文身是一辈子的事情,下手需谨慎。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